【墨池·国展精英专栏】2020国展精英 NO.5冯华

董文科  游胜利

余震东  陈剑锋

刘远明 冯华 赵振


访谈者:凌霜茗

采访对象:冯华老师

冯华,号二马头陀,河南广播电视台主任记者,著有《初学集》。性本疏阔,不善应酬贤达,爱在网上吃瓜。酷嗜临帖,时时血战古人,往往化敌为友。偶作小文,假充深沉,笑骂由人。
2014年开始临帖,2019年获翰墨中原——河南省第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2020年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五届正体书法作品展、“中国书法·年展”全国楷书作品展前100名、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学成果展前50名等。

Q1

冯老师好,不同生活和学习轨迹,往往成就不一样的人生。您从临帖开始,短短五六年时间就能够几次入围国展,您在学习上有什么心得?是不是有什么高效的“秘笈”?请谈谈您的学书之路,给书友们做个参考好吗?  

冯华老师:

在书法上我还是新人,是一个初学者,没有太多经验,只能讲讲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走过的弯路。每个人都会有个体的认知偏执和路径依赖,我的体会,对其他人不一定适用,大家凑合看吧。

一、感恩网络时代,是网友的批评让我开始知道临帖

说起来我和毛笔的缘分,最早是小时候在老家村里读小学,上过“大字”课,我现在还记得那时的“描红”作业是一张纸,上面印着类似楷体印刷体的毛笔字,内容是“大兴五讲之风、达到四美要求、热爱祖国”这些当时的宣传口号。以后按部就班读高中、上大学、参加工作,也和大家一样,基本就没有上过书法课了。因为我的钢笔字看着还行,所以也时常会被要求抄抄材料,年底也写写春联,别人夸奖几句,虚荣心得到满足,内心也暗自觉得自己写的不错。当时,我并不知道自己写的毛笔字实际上是自由体,自己眼光有限,喜欢的也是街上常见的江湖体、老干体。

我真正从临帖开始学书法是在2014年。当时网络书法热刚兴起,有一天晚上,我把字发到网上,有一个网友直接告诉我:“你这是胡写啊!你是不是从来不临帖?!”这话一下子让我震惊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我这个人是不服输的,我至今很感谢那位网友的直言,后来我很快买了些书看,知道了学书法的步骤,又从网上看了不少学习资料,慢慢就从临帖开始,把学书当成一件很投入、很正式的事情来做了。

现在看来,批评是一种福音,如果我能更早些听到那样有益的批评,可能我很早就开始临帖了,也不至于浪费了时间。

二、初学时注意“只选对的,不买贵的”,不迷信、不盲从

2014年前后,网络上很流行二王,当时有一种风气,强调学二王从《集王圣教序》入手。我随大流练了一段时间,作为小白,遇到不少问题。从笔法学习的角度,《圣教》是刻本,有的地方模糊,有的地方怪异,我看不懂笔画的来龙去脉,写起来遇到这些地方就糊里糊涂。当时网上常用的社交软件主要还是QQ,在QQ群里请教了高手,得到一个结论——从墨迹下手,更容易入门。于是决定放下《圣教》,改学《书谱》。《书谱》是高清墨迹,很适合学笔法,每一个笔画怎么写出来,笔锋怎么运动,形态与动作,都能看的清清楚楚。为了学的深入一点儿,既买了原大本,又买了放大本——放大的读帖,原大的临帖,两相参照,自己觉得比原来写《圣教》的感觉要好了太多,于是就从《书谱》开始,一点点深入学习起来。

回头看,不是《圣教》不好,而是我当时还没有“透过刀锋看笔锋”的能力,还不能从刻帖中体会笔法的要点,所以一开始死磕《圣教》,并不适合我那时的情况。我的体会是,学书法在不同的阶段,得选合适的对象和办法,大师的经验、别人的高招、潮流的风气,一定实事求是,要与个人实际相结合,要找寻自己能学习、能理解、有效果的具体路径。

三、书法学习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要主动问诊,主动吃药,学会自救

《书谱》学了半年多,自觉小有所得,尤其在笔法上有了不少的进步,正磨刀霍霍、准备创作时,又遭遇到意想不到的新困难。《书谱》的单字容易写像,可是要使用这些字,凑成一篇像样的作品,便似乎无从措手了。此外,草书毕竟非常用字体,用草书创作,遇到些字草法不熟,还得停下来翻检字典。查了再写,顿感滞塞。更何况草书变化丰富、形态多样,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日积月累,太吃功夫,短时间没法快速突破。所以后来我决定先放放草书,改学行书。斟酌比较的结果,是学宋四家中的米。

米芾的厉害之处,在于他是有史以来学习二王技术排第一位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二王技法的通俗版表演者,是联结晋唐古法和近古书法的最好桥梁。学米对我的最大帮助,是初步建立了对技法的系统理解和强化训练,在笔法、字法、章法上都有了不少体会。具体来说,主要包括:用笔的发力、弹性、沉着、痛快,书写的节奏感;结字的欹侧,错落,收放;行轴线的摆动,行轮廓的开合;行间的彼此呼应;一篇中的块面组合;整体篇章的统一性、协调性,等等。

学了一两年米,新的问题又来了。随着审美的提升,我自我审视,感觉自己的字不能免俗,每作一篇,不是扭来扭去,就是摇头摆尾,形成一种单字左低右高、字组左歪右斜的习气,似乎不摇摆就不会写字,格调之恶俗,实在令人作呕。鲁迅在《藤野先生》里讽刺那些头顶辫子的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除下帽来油光可鉴,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我很疑心,自己也长有这样一个油光水滑的无形辫子,而且想想自己还不以为耻,到处招摇过市,常常把字发到各个群里,名为求批,实为求赞,真是惭愧的很,从此就很少往群里发字了。

如何改变自己字的这种野气、俗气、习气呢?我想了一段时间,决定学苏。从技术上来说,可能苏字的技巧并不如米丰富,但苏字有一个绝大的优点,就是有一种难得的书卷气。这种雅的气息与格调,说不清道不明,在苏的作品中却客观存在,而这恰是米字中过于强调炫技所缺乏的东西。

学苏告一段落之后,我又开始琢磨一个新的问题——怎样写自己心中想要的字。之后,我陆陆续续又学了宋四家中的黄与蔡,元代的赵孟頫、鲜于枢、柯九思、康里子山、倪瓒,明代吴门书派中的祝枝山、王宠,晚明的董其昌,明清易代之际的王铎、八大山人,也包括白蕉、沈尹默等一些民国风的作品,把自己感兴趣的历代书家,大体都捋了一遍。

这个摸索的过程实际也是唤醒自我的过程。我慢慢发现,这些大家的书风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能体现雅正与书卷气的部分,他们都或隐或现地指向一个共同的源头,于是千回百转之后,从2018年起,我的学习又回归到了帖学共同的母体——二王本体,以及以二王为核心的周边产品,主要包括大观帖、魏晋残纸、敦煌写经、三笔三迹等等。

反刍这段经历,自己在《圣教》、《书谱》、米芾、苏轼这些帖上的盘桓瞻顾,实际上代表了一个初学者为了入门而反复寻找突破口的过程,代表了一个自学者到处问诊急于治疗的焦灼,于我而言,既是一个必经的阶段,也是一个修炼的过程。

四、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会化零为整,让书法学习融入日常生活

我们成年人学书法,最大的障碍是时间。要工作、要忙家务,还有其他各种身不由己之处,所以必须利用好碎片化时间。碎片化的时代,碎片化的学习,也算“以毒攻毒”吧。上班的路上、工作的间隙、会议的场休、出差的途中,只要手机在手,都可以看图读帖,读文章,记体会。网络时代,有不少书法培训平台,学习便捷,墨池我就报过100多个课程,帮助不小。书法自媒体很多,上面有不少高手写字的视频、专家讲课的链接,其实信息量丰富的很。

如果不能看,那就听。做家务的时候,可以一边放语音平台上的书法内容。如果能坐下来,那就更好了——我的字帖都是买两套,家里一套单位一套,保证连续剧不断片。

把空闲时间都花在书法上,碎片积累成堆,其实时间也不少。有个学习的术语叫“浸润”,这样比较深度地融入书法,随时学习随时触发,沉浸其中,思考和实践同步推进,自然比每天只在写一小会的时候才想想书法,效果要好一些。

有时候也会听到有人抱怨,说网络时代了,碎片化了,没时间专心学习了云云,我听了觉得好笑。这个时代,其实学习的方式、载体、工具,包括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可能性,实际上都要比以前方便太多、手段也更多。最关键的是你有没有这种意识。意识才是决定书法学习效果的关键。

《乐山诗选》,180X69cm,2017年

Q2

从临到创,是很多书法爱好者在成长中很难突破的一个大关口。“临的还可以,创作一团糟”。针对“临创转换”这个难关,您是怎么突破的,有什么好的方法?

冯华老师:

这是一个好问题,也是初学阶段经常遇到的一大“痛点”。我没有体系化的思考,只能大概谈感受。临得好创不好,我想可能是在观念、技法、方法上都多多少少都有些问题吧。

一、临创转换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问题,破除观念误区

初学者往往有两种习见的误区:前者是只临帖,不创作;后者是天天创作,基本不临帖,或者名为临帖,实为“抄帖”。我的观点是:“只临不创,等于白忙;只创不临,一定雷人。”从结果上说,后者大概率会沦为老干体、自由体,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我们主要讨论前者,前者的最大问题是误把临帖当成了书法学习的终点。实际上,临帖只是起点,我们临帖的目的,是为了可以随手创作,写出一篇好字,而不是为临帖而临帖,临帖只是手段,不能把手段当成目的,不能把起点当作终点。我曾经有一个“渡船论”:笔墨是此岸,创作是彼岸,临帖只不过是渡船,如果把船当成彼岸,上了船就待在船上不到对岸去,跟刻舟求剑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二、解决了思想问题,咱们再说说技法训练,弄清楚古今学习方法的差异所在

我猜想古人大概不存在“临创转换”问题,大多数人都是一路学过来、一路写过来,自然而然就过渡过来了。我们现在的书写和古人书写至少有两个区别:一是古代文人练字要有幼功,要参加考试,从开蒙练字念书,到可以写文章,大部分读书人在十六七岁前应该都已有十年左右的练习时间,早已解决了基本的用笔和技法问题。我们现在当做很大障碍的技法训练,古人在成年之前大多已经完成了。第二个区别就是“日常书写”的问题。现在毛笔已经退出了实用领域,我们不像古人那样随时随地使用毛笔,缺乏“日常书写”的长期濡染。日常书写包括抄书、写日记、记笔记,写书信、写对联、写寿序……古人要应对各种应用场景,大约就类似今天所谓的“创作”训练,他们在大量的实践中把这个问题解决掉了。我们现在,临的不深、写得不多,形式的丰富性、场合的复杂性都没有了,加上练习时间不够,脑子动的不多,出现作为“临创转换”的难题,实在是挺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理解了古今差异,我们再回过头认清现实,就明白我们今天要突破的发力点在哪里了。核心是意识和学习方法的跟进,你不能满足于每天抄抄帖,以为抄上十年就会创作了,不可能的,我们身边抄了十年不会创作的大有人在,还不够让你警醒吗?在具体方法上,绝对不能拒绝技法训练,必须认真分析研究技法、努力学习“创作”的各种技巧和形式。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时势已变,不得不然。面对各种形式和技法分析,会有人会质疑说:“古人写的时候会想这么多吗?”我想大概率不会。但古人不想,不等于古人没做到,一切都体现在墨迹的结果上。既然古人做到了,我们自然也必须做到位、做精准。我们解析的越透彻,学习的效果就越好,这是毫无疑问的。自然,技法不是书法的全部,但却是书法入门与否的门槛。从未进行过技法训练的人,很可能终其一生徘徊在书法门外。

三、要解决临创转换问题,核心是还得注意“法”与“理”的汲取和日常化的学以致用

在临帖的时候,不能只靠死记硬背一个一个的“形”,而是要努力寻求其中存在的“共性”,这些共性就是通用的“方法”和“道理”。此外,还得把随手创作和日常书写贯彻到学习全过程中去。比如在学米的那段时间,我要求自己每天临帖数幅、仿创几幅,把当天的临帖所得应用到书写中,把“模拟性创作”作为日课,抄古诗,写日记,乐此不疲,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回忆,那对我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段训练,是突破临创转换的一个关节。慢慢地我感到,创作一篇字,好像不那么难了,随手抄一段古文,也能看了。

四、临创转换要想求得突破,还要不怕丑,要多拿创作作品找高人请教,带着问题意识回归临帖

很多人喜欢往群里发各种临帖作品,以临的多像为能,好像会的很多,但看其创作作品往往惨不忍睹,有的竟好像从来没临过帖一般。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值得我们学书者深思。根据我有限的观察和思考,不少人的临帖实质上是一种不动脑筋、自我陶醉的假象,是对个人更高能力训练的放弃和欺骗,是经年累月不敢直面创作问题后的一种心理安慰。

必须承认,书法学习从根本上来讲,你的创作水平才真正显示你究竟学会了多少。字不欺人,创作时,你会多少才能写出多少,是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要怕丑,要多拿你的创作作品,找高手请教,使劲狠批,找准问题所在,然后你带着“问题意识”再次进入临帖,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死磕,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临帖,看你遇到的那个问题古人是怎么做的,然后学以致用,反复改进,如此日积月累,久久为功,慢慢就可以解决了。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节选》 ,32×16cm×12,2020年

Q3

您的书法作品曾入展许多重要的展赛并多次获奖,从投稿者的角度出发,在投稿中应注意哪些重要问题?

冯华老师:

国展的本质是一种游戏,是一种公开的、按照约定规则进行的比赛。认清楚这个本质,后面很多事情就很容易想通了。如果看不上这个比赛,不愿意参加,那你就自己玩也挺好,无须抱怨。如果你选择参赛,那你就要遵循游戏规则,在博弈中选择自己适合的策略,来争取出线。

一、国展是“一稿定高下”,你必须把你所有的能力、才华、想法,巧妙、合理地集中呈现在这一件作品中,要注意浓缩性

评审时作者并不“在场”。你学书的努力与付出、你的字外功、你的才华、你写过的文章、你感受的学书体会等等,这些统统都不在现场,你只能靠这一件作品说话。有些展览可以投两件作品,但评审时仍然是单件作品的比拼而不是两件的叠加。

特别要注意,作品展示的才华技能要合适、要协调。不要叠床架屋、过度堆砌,不能过度拼接,不要累赘题跋,不是把让你把作品弄的花里胡哨,那很可能适得其反。

我们要把努力作品打造成一件真正的艺术品,要具备“古、雅、洁、美”的特点。要像一个明眸善睐的美女,见之可亲可敬,看后念念不忘。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对“古意”的模拟。包括文本的内容、书写的技术、书风的选择、作品的形式、纸张材料的使用等等,都要尽可能地去无限接近“古意”。周末多去博物馆看看,从古人那里,你可能会得到很多启发。

二、投稿行为并非是与作者本人的比较,而是一种与“他者”相比较的博弈过程,因此要注意差异性

有些作者投稿时常常在与自己做比较,“我这次比上次进步多了,估计有戏!”我认为这是搞错了比较的对象。评委不知道也并不太关心你以前写的怎么样、写的有没有进步。这件作品是不是你写的最好的作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同本次展览中,在同书风、同风格的那一堆作品中,你能不能脱颖而出。

这就要求你的书风尽量要有自己的特色,在一群写相似风格、走相似路径的人当中,能不能跳出来。举例来说,如果写你写米芾,你就要考虑一下,你在全国写米芾的投稿作者中,你能不能写到第一梯队?如果能,那你在第一梯队中,你写的米芾能不能跟别人还有所不同,体现出自己的理解?如果能这样,就十拿九稳了。如果做不到,那建议还是不要随大流,不要一股脑都挤到二王、宋四家、明清调上去,宁可选择换一个相对少见的书风。中国书协一直倡导“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创作理念,一般来说,评审会尽可能覆盖各个风格流派的作品,如果你能写好一个相对冷门的书风,那么在竞争的对手上就会少很多,入展的几率自然会大一点点。此外还要注意作品的形式,也尽量不要与他人太过于雷同。

当然这些都只是策略,最根本的前提是:不管写什么,都要先把字写好,先把字本身写到能入展的水平。因为每次评审的结果,其实都是在字达到能入展水平的那一批人中选择,这时候主要看能力、书风和形式的差异性,也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一点点运气的成分。

三、从评审过程看,初评实际是入围赛,复评和终评实际是淘汰赛,这对作品提出了正反两方面的要求

要在每个阶段中胜出,就必须关注本阶段的要求,具备该阶段所需的优点,避免缺点。

初评阶段,记得有过统计说,初评时每件作品在评委面前停留的时间大约是3秒钟左右。这个阶段,取法上有明确来源、章法上有视觉冲击力、形式上典雅别致的作品,最容易出线。

复评和终评的目的其实是淘汰作品,那就要看谁犯的错误少。作品有明显瑕疵比如有醒目的错别字的、作品技法上不够老练细看有明显败笔的、作品形式过于花哨让人觉得不太舒服的、作品外观设计或拼接的形式太过于雷同的、某种书风入围作品太多被迫要砍掉几件的……这些都是我们要尽量避免的“雷区”。

Q4

国展的投展中,书写的文字内容该如何来选择?

冯华老师:

一、要雅,即不俗。什么是俗?内容的浅陋低俗我们就不多说了,大家都知道,最常见的是“因熟而俗”。重复率太高的就俗,像有些常见的诗词、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中小学课本中的名文等等,不是不可以写,我建议尽量避免。很多人写古文就知道抄《古文观止》,其实里面的大部分文章也都被投稿者抄烂了。对内容的选择,实际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投稿作者读书的范围和选择的眼光,不可不察。

二、要稀,即不多见。这些年的内容选择上,从古文、诗词,到文论、书论、画论、印论、文房、园林……已经越来越难以找到别人没写过的种类,我的建议,可以买一些你喜欢的书家的文集,要正规出版社出的繁体字版的,从中选择稀见的内容,这样写起来更有感觉。

三、有能力,就自撰。自撰文稿在评审中属于加分项,如果有能力,当然要自撰,因为这是展示作者字外功的绝佳机会。但要注意,自撰不是献丑,如果本身不太懂格律,乱写一些半通不通的老干体诗,或者写一些文白夹杂、四不像的“伪古文”,那还不如抄古人的文章。毕竟国展评审的核心是字,是书法本体。如果你的字不过关,即使是自撰也上不了,自撰是在同等书写水平时优先而已。

Q5

现在有一种现象,有些入展的作者平时并不写某个风格,而是为了参展写某个“热门”风格进行投稿,对此,该如何看待?

冯华老师:

这个问题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参赛策略的一种。冷和热都是相对的,不管是赶热门,还是走冷门,总之是希望通过风格选择来提高获胜率。只要符合游戏规则,我认为都是可以的。我们不妨从结果来考虑这个问题。

一、平常不写某书风,为了投展而写,如果居然能顺利入展,那说明该作品写的不会太差,也说明该作者可能有较好的笔性和悟性,或者该风格比较适合他,那么接下来,不妨回到字帖,展开更深入更系统的学习,临帖,入古,出新。

二、如果这样做不能入展,说明“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这个捷径该作者走不通,那就也只有回到字帖,展开更深入、更系统的学习,临帖,入古,出新。

殊途同归。

Q6

学习书法到了一定阶段,往往会出现瓶颈期,您是如何克服的呢?

冯华老师:

我觉得瓶颈期是经常性存在的,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问题,只要你经常思考自己存在的问题,就会发现处处都是毛病,天天都是瓶颈期。如果这样,还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一、首先思想上要放松,书法学习是一个很有趣味的过程,要认识到书法的功用,是“自娱”或“娱他”,开心就好。我不赞成给书法赋予过分拔高、不能承受之重的意义。思想要放松,字没写好警察也不会抓你,我们无非是想把字写得专业一点而已。

二、多看前人的学书经历,多看其他门类的艺术,做到触类旁通。

三、一定不要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现在网络已经及大地降低了学习的成本,要多与高手交流,多找高人把脉。走出自我的小圈子,你一定会看到更美的风景。

Q7

问:您认为应该如何处理“专”与“博”的关系?

冯华老师:

我想可以分阶段来理解这个问题。

一、初期。初学首先是选帖,选帖像选女朋友,可以试,允许换,但不能天天换,那是“耍流氓”。这个时期讲究的是选好后要“专一”。要从适合自己的一帖入手,通过一家一帖的沉浸式深入学习,初步掌握用笔和结字的基本原理,理解章法的生成机制,解决技术问题,达到能够创作的水平。

二、中段。然后就要慢慢寻找属于自己的风格和笔墨语言,这个时候当然要广泛学习,像海绵一样广泛吸收各种营养,反复探索各种可能性,正所谓集腋成裘,这个阶段用靠的就是“博”字,用的是加法。比如米芾的“集古字”阶段。

三、后期。可能还要用减法,逐步提纯,逐步修正,找到自己理想中的那个“我”。比如八大和弘一,如果你去对比他们早期、中期和晚年的书法,都能看到先专、再博、最后又专的辩证过程。

作品欣赏
《苏轼东坡诗话数则》,138X65cm,2019年
《明史袁崇焕传节选》,180X69cm,2019年
《杜甫诗赠卫八处士》,55X45cm,2019年
《学书散记》,40X60cm,2020年
《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100X60cm,2020年
《临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卷》,138X69cm,2020年
《临王福厂联》,180X50cm,2020年
《金农题画节选》,180X69cm,2020年
-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