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二)
真(二)
又到了女儿睡觉的时间,还是老规矩——讲一个故事,讲什么呢?
寒假期间,女儿总是在撒娇——彰显了许多“旁逸斜出”习性,当然,我毫不客气的在苗头时期,就把它扼杀了,势必会有女儿的逆反,妻的配合,强压态势,那些旁逸斜出的东西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以此为由,讲了下面的故事——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刚讲完,女儿嚷道:“我明白了。”
“明白什么?”
“明白您是说,我做作业不要拖沓,‘今天’的寒假作业,‘今日’就写完了——”
“为什么呢?”
“因为一拖,到后面作业太多,就完不成了。”
(倒也勉强挂钩——疾的时候就赶快看,赶快消灭,不至成病,某种意义上讲,‘病’是看不好的,看好的,还都是‘疾’的程度)
……
女儿的理解是否挂钩,真的不重要,关键是她思考了,还把自己往故事里套,找故事里的她自己。
话是内心话,是真的——虽然有点不着边际。
她理解成甚,先随她吧!
我做了肯定,她满意的睡了。
其实这个故事是强调——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认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有时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犹如魏惠文王,魏国称雄135年之久,在他手里逐渐落魄了。
上医医国大约是指这个?
其实许多事情,真的有史可鉴!
但是,人就是这样一个动物,总觉得自己比古人聪明,事情出来了,还不懂如何收拾,还不问历史。
历史唯“真”!
其中,中国根文化里有这样一句话——“一生二”。“生”, 一切可以发育、发展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雏形,并能发展壮大。可见,没有“一”,就不可能有“二”,因为“一”是“二”的基础。空中会有楼阁吗?
很简单,就一个写字,“握笔姿势、坐姿”的正确的养成,与女儿“斗争”了将近三年了(从幼儿中班后半学期开始,国家三令五申,不准在幼儿园布置作业,可是现实就那样),还是没完全改正过来。
这个“一”还没养成。
有时是暴风骤雨的方式,但大多数情况是和风细雨。无非就是淡淡的一句话——“头,抬起来”、“腰,挺起来”、“手,注意握笔姿势”,甚至更简单——“头——”、“手——”、“胸部——”,一提醒,女儿也乖,就改过来了,时间一长,又回复原来状态,再提醒;再回复,再提醒……就这样无休止的重复着,女儿的姿势,也慢慢的一点一滴的改正着。
写字姿势如此,其他学习习惯也是如此!
“一”,相对于学习来说,就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过程,需要的是耐心、爱心!还是毛主席的那句话,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也就是一个字“真”!
其实,退去假的,还事物于真像,多好!
31年的教龄了,真的很率性,因此一直在追求着真!
但是,就一个写字姿势,您要是要求女儿的要求,去要求学生,人家还不愿意,还要反对,您又该如何?
子其子,是理想状态。那我们就“爱生如子”,可是生,却不愿当您的子,真的很无奈!
一天能卖三担假,一天卖不了一担真!
什么时候,能改变呢?
我们好好理解古人提出的“一生二”,返璞归真,好吗?
在历史面前,我们也是我的女儿,难免有理解有失真的地方,但我们静下心来,好好看看我们的历史,兴许我们会豁然开朗!
历史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