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一生
合格的哲学家的第一条,便是生活的哲学化,或者哲学的生活化,思考,推理,是永恒的使命。
我的生活经验可以肯定的是,非常欠缺,社会经验,自然也是非常不足。唯一能做的便是观察,阅读,以及分析,不断地比较。
我在内心不断形成这样的论断,人的一生是一个尝试以及定位自身的过程。
分开来讲,家庭,社会,以及成长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及其深刻的,这个深刻体现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你某个行为其实是模仿父母,而你一开始自己并不会意识到。
父母在子女的一生中会扮演怎样的角色,从引路人到陪伴者,到最后他们自己成为子女眼中的小孩,他们是一个及其重要的参考。小孩作为人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发展过程我觉得大概是一个从崇拜到否定,再到一个肯定的过程。而家庭则为这个过程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场所。
在学校中,则是步入社会之前的缓冲地带,老师和父母一样,对孩子寄予期望,鼓励他们追逐自己的梦想,但是毕竟不是自家的孩子,所以更多的是完成任务,没有父母尽责,但是因为经过专业训练的缘故,效果要比父母好一些。我至今记得高二语文老师讲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有一句话,她说你们要记住,努力过,没有遗憾。她没有针对任何一个学生说,她只是分享了自己的人生体会。
而社会则是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人在家庭养成的性格会得到检验,他们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原先的想法有些被肯定,有些被否定,他们会和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做朋友,不知不觉知道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身份。我虽然没有谈对象,但是从别人分享的体会中,明白了一些东西。对象的下一个阶段是老婆,她意味着以后就是陪伴你一生的人。那些图一时快乐的人,其实不负责任的,生活最终会教他如何做一个人。因为出国的缘故,生活又多了一些色彩,这里不得不提到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自强不息,是一个很大的主旋律。这里面,又有着很多个人利益的考量,不同利益集团的碰撞。比如过去所谓的买办,现在各种离境公司,以及对欧美生活文化的推崇,慢慢地我会坚定自己的想法,比如欧美的奢侈品,我觉得就是在交智商税。我会认为中国普通人的生活既有不幸也有幸运。发达国家发展几十年了,基本阶层固定了,而中国普通人对于改变命运改变社会地位的想法不可不谓,坚定而执著,深圳速度,开拓进取的精神令人敬佩。不幸就是,有人成功有人失败,但不能说失败的人就不努力。安慰也好,嘲笑也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
在回首过去的时候,贫穷的画家可以看着满屋子的画作露出满意的微笑,病榻上的教授会在家人子女的围绕中感到人生无憾,而那些刑事犯罪者在牢狱之中看着高高的围墙也只能感到自己罪有应得。
最后我想到一篇报道,记者问农村老嬷嬷,给你100万,你想干什么,她说,一日三顿有包子吃。然后记者说,眼界决定境界。但我想说,老嬷嬷一日三顿有包子吃,她就非常快乐了,而很多有眼界的人却觉得是应该的。
很多年轻人觉得父母日子平淡无奇没意思,而当他们追寻理想的时候,却发现连平淡无奇都忍受不了的性格不配追求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