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红股的投资逻辑
有朋友的孩子在国外学习,疫情期间回国,没能再出国留下来上网课,白天选择来我这里实习。几天的交流和认识后,发现在外求学的孩子对于实践的兴趣和介入程度要比国内的强很多。有些普通股民经历过的交易感受都已经经历过了,这样,自然很快就开始了选股问题的讨论。
很快我们通过自己遇到的亲友做股票的事情,以及自己的实践体会,确定了一些共识:在股票市场能获得股票大幅涨升是幸运的,但是能够投资在稳妥赢利回撤少的个股上,才是长久之计,两方面都有些收获,才是最佳的。
在讨论这些问题的同时,我又看了一遍自己的那些高分红股票的数据,又说了一遍投资它们的逻辑。算是复习也好,算是反思也好,能想明白的,必须能几句话说明白,能说明白的,多说几遍,自己也更清楚。
讨论的股票有:50ETF,交通银行,浦发银行。
交通银行最典型,重点讨论了一下,现价4.8元左右。
翻开f10资料。很容易查到2021年第一季度的净资产为10.18元,利润为0.3元,去年一季度0.25元,去年全年0.99元。那么今年在没有任何极为特殊状况的情况下,全年业绩应该可以在1元-1.2元之间,我们选择最小值1元来计算。
那么理论上投资的收益情况是:1元/4.8元=20.8%,这个收益是相当吸引人了!
如果说理论上的数字还有些虚,那么2020年的分红每股现金0.317元,是会实际到账的,光就分红这一点来说,0.317/4.8=6.6%,这个固定收益也是可观的。实习生看到这个数据,惊讶地说:这比存银行高多了!比很多固收理财都高!
是的,不仅如此。到了明年这个时候,净资产大约有11元了,4.8元到其净资产11元的之间空间有130%那么多,只要此后的5-10年有一轮股价超过净资产价的牛市机会,那么分配回这5-10年的收益,每年最低也有13%以上。只是不确定股价被发现的时间而已。
这些都是历年连续数据的摆放,没啥太多可质疑的。但为什么近几年股价不涨呢?会不会是公司护城河不够,会不会退市而缺少安全呢?
这一点我们也充分讨论了一下,国内银行和国外银行还是有相当的区别的,国内银行的内控更强,护城河更宽。无论从大的政策和小的制度方面,都有优势。
至于股价为什么感觉老不涨,我以为这是格雷厄姆说的“神经质的市场先生”所为,市场先生的短期行为没人能猜到而已。反过来说,交行也不是没有过大涨的历史,它也曾在数年以前涨到过9元多,而那时候的净资产还不如目前。人们只是在等的过程中百无聊赖而已。
在股市久了会发现,股价波动从来就不是发工资一样,每月均匀进行,经常是等待到一定程度偶然间给出一次行情,获得快速的对价值的定价修正。
再退一步说,现在市净率4.8/10.18=47%,该市净率对于赢利平稳的企业已经是很低的值,如果今后保持这个市净率低值,每年业绩就是每年的股价上升值,20%也相当可观了。这一点完全可以通过每季度的报表加以观察和评估。
说了那么许多,数据都在那里,事实也都摆在那里,那为什么股价不涨呢?人们为什么不买呢? 还是那个道理,市场先生从不讲道理,人们也从来没有耐心也不爱学习。不涨人们就没有耐心等,即便知道好。还有国债在银行总有排队买全价的,100元买100元一张的,而在证券市场里面买国债,常年能打折,90多元买到100元一张的国债,一样是国债,那为什么那些人不买证券市场卖的国债呢?还有申购债券极大概率能赢利,我和很多股票市场外的又跃跃欲试想参与的人说,几乎无需前期投入现金,长期看还不赔,但几乎没有什么人申购债券,连学都不想学。这就是现状。
实习生感觉很理解这些逻辑,反省以后,还是觉得人们很难克服盯着上涨这件事。我觉得他真领悟很快!其实这个就是最难改变的----人性!所有数据所有道理,确实都会在这里变形。
但股市向来是牛短熊长的,高分红股是平定账户风险的所在,应该是最基础的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