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2)金字塔原理实践
学习笔记,仅供参考
在上期的分享中,我主要对金字塔思维的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
实际上,金塔思维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于实践和实际应用。简单的说,就是利用金字塔思维来解决实际工作当中的问题。
金字塔思维通常是以演绎的方式展开,遵循着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先界定问题。就像汽车的方向盘,一旦把问题弄清晰、明确下来,也就确定了方向,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所以,界定问题很重要。
通常而言,我们是以差距理论来界定问题的,这个差距包括两条线:
一条叫现状线,就是现在发生什么;
另外一条线叫期望值线,就是期望产生什么。
而这两条线的差距就定义为问题。
举个例子,小张现在每个月的税后工资是6000块钱,他期望一年以后每个月的税后工资能涨到7000块钱,有1000块的差距,现状和期望值之间的差距就叫问题。
虽然问题的界定看似很简单,但实际的工作当中会出现模糊问题的情况。
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感冒了,去找医生开药,医生肯定会疑惑病人为什么判断自己得了感冒。按照金字塔原理来看,这个问题背后其实隐藏了对感冒判断的依据,比如鼻塞、打喷嚏等症状。
而我们在界定问题的时候, 通常会隐去所谓的依据,而直接在问题定义中做一个主观的描述,这样有可能对导致最初对问题的界定就是错误的。
所以,界定问题很重要,只有方向正确了,才不会南辕北辙,才不会错把手段当目的。
- 01 - 利用金字塔思维分析问题
我们知道,金字塔思维在纵向上有两种结构:一种是自上而下,另一种是自下而上。
在分析问题时,也应该遵循着两种结构。从问题、原因、依据来进行分析,就是很典型的自上而下的结构。
比如说,马云认为“如果员工主动辞职,通常是两种原因造成:一是钱没给到位,二是心里受委屈了。”这个分析问题的角度,很显然就是采用了自上而下的结构。
而悬疑电影使用自下而上的结构居多,往往是根据现场遗留的一些蛛丝马迹开始假设,有可能先质疑某人是嫌疑犯,再反推原因。
一般而言,当我们不太了解一件事情时,往往会通过相关的依据来倒推原因;而当我们已经非常了解一件事情,并且有主观目的的时候,往往是先找原因,再找依据。
但是,无论我们采用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结构来分析问题,都会容易偏向主观判断,而缺乏对主观背后所隐藏的客观依据进行深度的挖掘。而且,这样的案例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很常见。
> 马思语:
在保险销售的领域中,有一个众口相传的销售秘诀“如果你想让一个人成为你的客户,那么你就要先成为他的朋友。”
所以,很多业务人员为了获得客户的保单,经常在前期为客户提供很多服务,甚至帮客户的孩子找学校。
而我们通过对绩优人员进行深入访谈后发现,真正的销售高手并不是跟客户先做朋友、再做生意,而是跟客户先做生意、再做朋友。
而且,销售高手在向客户推荐保单之前,都是一种以专业的态度、一种专家的身份,向客户说明自己对于保险的理念,然后再呈递上自己对客户需求进行满足的一个保险计划,这样就可以一次成交保单,而不是说得花费三个月的时间先做朋友、再做生意。
这里就呈现出一个问题,就是究竟跟客户做朋友容易,还是做生意容易?
我觉得,认为跟客户先做朋友、后做生意的想法,就是一种主观判断。而大量的数据,包括用大数据分析出来的结论都表明,跟客户先做生意、再做朋友是比较容易的。所以应该先做生意,后做客户的朋友。
> 李新立:
我举两个人力资源方面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我们一家三级机构召了一个司机岗,这个司机是个大专生,学历不高,人也长得其貌不扬。但他来了半年以后,就强烈要求去做四级机构的负责人,恰好我们可以提供这个机会,于是决定大胆用人,就把他派到了四级机构。
用了一年的时间,他就把这家F类机构做到D类机构,今年又从D类机构做到C类机构,而且做得非常好。实际上,他所做出的结果,和我们当初对他的判断是截然不同的。
第二个例子,我们重新招聘的分支负责人来自于大公司,因为他之前在大公司做得相当不错,所以我们对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在一百五十万的基础上能做到至少两三百万,超过当地的几家保险公司。
但是事实上,他做了两三年以后,不但没有做好,而且每况愈下,和我们当初对他的判断相距甚远。
> 宋 尚:
我们可以想一下,在分析很多问题时,其实我们是偏主观的,包括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时,也是偏主观的。
所以,对于每个问题原因背后所隐藏的客观事实,也就没有挖掘,或者只是挖掘末级原因中的依据,但是忽略了对一级原因的挖掘,这就会导致分析的错误。
而对于企业人才的选择,的确会有一些固有的判断标准。比如,要求某个岗位的人员必须拥有211、985的学历,或者还有一些其他的标准。这些标准设定以后,是不是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人才呢?
如果去我们去反证的话, 就会发现结果可能跟想象是有有出入的。这个时候,通过反证就可以知道设定这些标准是不是必要的。
所以,从这里就可以延伸出一个知识点,就是分析语言的逻辑三要素:
◆ 首先,要有明确的观点,也就是我认为是什么原因,原因通常偏主观;
◆ 其次,观点背后有事实的支撑,这个事实偏客观的居多;
◆ 再次,事实能够正确地支撑观点。
- 02 - 利用金字塔思维进行方案汇报
一般来说,到了年底的时候大家都需要撰写总结并进行方案汇报,这个也属于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人会觉得,汇报一定是先说明话题,然后再说原因,最后说解决方案;但有人觉得,按照金字塔当思维应该是结论先行,所以要先谈话题、再说解决方案、最后再谈理由。
事实上,这两种模式在日常的工作中都是会经常用到的,并非只是向一方面倾斜。
那么,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样的方式汇报会比较好呢?
> 李新立:
目前我们的汇报主要是给领导看, 当领导特别忙的时候,可以直接说结论,框架和依据等领导有时间时再做详细的汇报;如果领导的时间比较宽松,可以讲结论和框架。
所以我觉得,汇报的方式应该因时、因事、因对象的不同而不同。
在一些正式场合用金字塔的结构来进行汇报,就显得就更正式一些;在非正式场合,可以先把结论抛出来,简单地说几句。这也是根据领导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汇报方式。
阳光有个“终极客户思想”的理念,就是要考虑客户的需求是什么。按照正常的套路,应该先把我们的结论和方案亮明,然后再分析其原因。
但是因为不同客户的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要对汇报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
> 马思语:
我觉得,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应该先分析问题, 增强听众对方案的接受度;在时间紧的情况下应该是先讲结论再分析问提,便于领导迅速抓住汇报的重点。
如果跟领导进行私下沟通,不妨先分析问题再总结方案,可以营造由浅入深的谈话环境,也便于对方接受我们的论点;如果是在正式的场合进行汇报,那就应该是先讲结论、再分析问题。
同时,如果是用文档报告,比如说是以书面的形式呈递,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先分析问题再得出方案,这样受众就可以反复去推敲和论证,而且被带入一种由浅入深的情境中;
如果是演示,特别是用ppt解说的情况下,我觉得应该先提出方案,再分析问题,这样可以让听众一下子抓住重点,而且可以先入为主把大家带入我们想要的那个结果。
还要对具体事项进行区分。
如果是申请资源,我认为应该先分析问题、再提出方案,否则难以让领导信服;
如果是要解决问题,那么不妨先提出解决方案,再分析问题,因为对方会优先关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需要重点阐述行动的理由,应该先分析问题,再提出方案。如果需要重点阐述如何做,可以直接讲方案,然后再讲这么做的原因。
我们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当我们主动发现了问题,但是上级对问题并不了解、也没有足够重视。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汇报的话,汇报的结构应该如何搭建才会比较合适呢?
我觉得应该先界定问题,而不是说先阐述或者汇报解决方案。在界定问题的环节,我们可以进一步厘清领导所阐述的问题所在。如果问题界定不清楚,那么方案怎么回答都是错误的。
把问题界定清楚之后,可以根据领导所需要的结构内容来组织我们的材料,然后才到阐述和汇报的阶段。
在阐述问题的逻辑上,明确领导的意图之后要判断一下,他到底是需要我们解决问题,还是需要我们提出思考?如果是要解决问题,就应该先得出结论,然后再分析解决方案;如果是需要我们提出思考,那么应该先从分析着手。
> 宋 尚:
刚才李老师所讲的内容,让我想起一个词:利他性。
他也总结了汇报方式应该因时、因势、因对象的不同而不同,这也特别符合金字塔思维中的利他性原则。
从两位嘉宾的分享中,我们可以知道在进行汇报时,首先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思考,明确对方想的是什么,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一种效果;其次,在汇报时要根据不同的人群和场合,对汇报方式进行灵活的、有针对性地调整,让汇报内容得以在金字塔结构中更好地呈现。
这就有点像电影《变形金刚》,同样的东西根据不同的场景,形式是多样的。这也正是金字塔思维看起来简单,但应用起来比较复杂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