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民话
客民话
客民人,指外地迁移到溧水的外地人,在溧水我们一般特指河南来的这些外地人。客民人大多是从河南光山和罗山县迁移过来的,多数是因为那里贫穷或干旱或天灾,不能生存才南下江南的。
从清末来的人居多,此前各个朝代也有陆续迁移来的,但他们较早到来,也就成了所谓的本地人,但归根到底还是河南来的老乡。客民人主要住在丘陵地带,有旱地的地方。白马、共和、东屏、晶桥、云鹤和石湫等山边上。因为他们从河南来的时候,圩里的良田已经开发得没有了,他们只好依山而居,开荒度日,地便宜。
客民人,来自河南,他们都说客民话。与本地话不同,有似于普通话,词汇基本是普通话的词汇,只是音调略有区别。这种话大多数地区的人比较容易听得懂,不至于像当地话有些晦涩难懂。本地话留有古语成分,外地人很难听懂,我生于白马,至今还很难听懂本地话。
客民话,在读音上有些变化。
一类是声母上有些变化。如花,应该读hua,而客民话却念成fa,这类词很多诸如:话、滑、划、画、黄。一般声母h后面有u的,多数将声母读成f,如喜欢(huan--fan)、坏 (huai--fai) 人、缓一缓(huan--fan)都这样,还有开会(hui---fei)、混(hun--fen)蛋。另外还有晃(huang)念fang.
另一类是连音多。把两个音在一起读,往往以为是一个词,其实是两个词。您(nin),一般是您和嗯的合意 ,变成了[:n]。嗯啊——娜。你(:n)好——nao。老师啊———老撒。你啊—哪
此外还有声调上的变化。轻声:吃饭,饭应该是去声,我们却把饭念成轻声。上声:打架,架(假)应该是去声,读成了上声。
改变韵母。如:“去”本应该念 Qu,可实际却念qi。鞋,xie ---念成hai,当然这个倒有些像古语的变化。又如白马的杜巷(xiang),平时大家就念杜巷(hang),这些都是符合古音的变化。走路(lu)却念成了走路(lou)。玩(wuan)念成(wan)。雪(xue)---xie。水(shui)念成sei。哥哥(ge)--guoguo,都是因为韵母的变化。
一般d, t, n, l与u结合时,韵母就变成e。如堆dui—dei. 团tuan—tan。论lun____len。
另外,客民人的卷舌音很少。吃(chi)却念ci,忠(zhong)念zong,熟(shou)念成sou。朝(chao)念cao。照(zhao)就念zao。几乎没有卷舌音。
后鼻音也少用,特别ing和eng这类字的后鼻音几乎不用,一般只有in、 en。灯(deng)就念den,承(cheng)就念cen,既没有卷舌音,也没有后鼻音。
还有一些变音,如,“这”,读“聂”第三声。你——嗯。
当然,客民话还是比较好懂,几乎接近普通话,但由于北方话就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音的。这样因为客民人来到溧水至少有三四代以上,与本地的语音相杂混,少数字就变成有些不规范。但也只有少数字如此,绝大多数字读音没有变,只是声调变了一些。一般根据语境能听得懂。
这要找出规律,可能还要进行深入探索和梳理,归类才行。但现在客民话已经成为溧水的一种文化现象,好多人都会讲客民话,但不一定会讲此地话,即,蛮子话。
请大家在右下角点个在看,谢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