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选粹】薛前发丨探访古村落,稷山马趵泉
作者简介
薛前发,生于一九六五年十月,山西省稷山县稷峰镇下迪村,中国共产党员,人民教师,九零年中文系毕业。喜欢写作,摄影。信奉多学多思多劳多得,不亏不欠不贪不腐。作品散见于《山西农民报》、《运城日报》、《黄河晨报》、《枣花报》及河之东、作家新干线等多家网络平台,在江山文学网兼职评论部长并陆续发表着《漫步黄土坡系列》。
文学
探访古村落,稷山马趵泉
作者:薛前发
一
据稷山马家沟“马趵清泉”碑记:
马趵泉是一眼有着千余年传奇色彩的神泉。相传隋朝末年李渊在太原兵变,李世民作为先锋在后稷汾水一带与隋军展开一场激战。因遇隋军主力,李世民战败后带兵逃进了晋家峪峪谷中部一个四面环山的地方。时值夏日正午,人困马渴寸步难行,后有追兵逼近前无退路可行,于是李世民对天长叹:“天灭我也!”话音刚落,其座骑白龙驹仰天长嘶数声,然后对着一巨石脚旁猛趵数蹄后,马趵的地方流出了清泉。人马得水急急狂饮而后精神抖擞。李世民从山崖西侧刀砍一豁,人马从刀荐豁轻松逃脱。隋军追到此地后,一看泉水淙淙早无人影,隋军统帅长呼:天不灭李也。随率军返回。马趵清泉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也是大唐盛世奠基的见证。自唐至今千余年,无论天有多旱,从未断流。其优美的传说和神奇的功效使得历代文人骚客咏诗弄墨留下灵泉神泉等佳话。
久闻故乡稷山有个马趵泉,见到过山色碑文图片,没有去过。那天和度娘一起熬了半夜,了解了一二,闭门造车一辆:
叮咚叮咚的泉水里
摇曳着白云
荡漾着蓝天
一尾尾金色的小鱼
成群结队
追逐撒欢
一个个美丽的传说
泉水叮咚
泉水叮咚里
千年流传
.
传说东汉光武兵败
仰天长叹
传说秦王饥渴难耐
四面环山
传说六郎征辽人困马乏
次日还要再战
传说清帝寻父正值酷暑
无奈流汗
.
宝马奋起前蹄
一刨两刨
给他们刨出清泉
坎坷人生路
从此书新篇
都道是
神灵暗助感动了老天
.
百度马趵泉
美丽的传说
一篇又一篇
走进马趵泉
古村落映眼帘
那山那树那泉
谁都会忘返流连
美丽的传说
口口相传
.
谁知道
帝王将相
受过怎样的战火风雨和熬煎
如果梦里都想
上天赐我一宝泉
理想将会成为空谈
务实求真
甘愿磨难
自己的双手
也能谱写辉煌的明天
二
打电话,发微信,约好友,探访马趵泉成行。
惊险一路,欢歌一路。
曲曲盘旋的山路,一会儿右边是峭壁,车子尽可能的靠右、靠右,右边不时却有石块的恶棱伸出来,伸出来……一会儿右边是深沟,车子尽可能的向中线靠近、靠近,沟里不时有迷雾一股一股涌出来,迷雾散了,是深不见底的沟……
妻,方草,国华,红娟一路说不完的话。
“热闹!”喜欢愉快的气氛,我不时插上一句话;操心山路行车的安全,一句话我只敢说两个字。
“三个女人一台戏,咱四个了。”五柳汾士胡根庆老师说。
三
“马家沟,马趵泉,中国传统村落、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山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真切的看到这些字的时候,才深深地呼出一口气。
著名书法家旭东的题字“马趵泉”,“蟠龙仙境”是刻在石碑上的。浑身贴在山前的石碑上,傍在五柳汾士根庆老师身边,觉得真真切切的心落在了实实在在的地儿,身子也落在了实实在在的地儿,便觉是个无限幸福的人,不由得闭一会儿眼——这几个人相聚在这么个地儿,还有什么要操心的呢?
“咔嚓”一声!妻,拿起相机,定格了山下温馨和宁静这一刻。
四
纺车,织布机,棉布……
方草、国华还有两个娟子在管理员的指点下也要学着织布呢,像摸像样的“吱扭儿——咔,吱扭儿——咔”;五柳汾士倒是盘着腿纺线了,“嗡嗡嗡——嗒,嗡嗡嗡——嗒……”;熟悉的音调把我拉回到了童年,勾起了我遥远的记忆:
冬天土炕油灯前夏天土院明月下,母亲“右手拿搅拐,左手拿棉花”奏出了我童年的曲子,母亲双腿盘出了我童年温暖的小窝。
漫步古村落,品味惬意,走进童年,不禁思索着传统文化的底蕴。
此情,此景,如家。
五
大山的石块,铺成了大山的路。
出了古村落体验中心,拾级而上,我们登上了“蟠龙仙境”。
马家沟,吕梁山南麓晋家峪峡谷中部,辖马趵泉、陈家山等七个自然村。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依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组织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1938年3月,稷山县抗日民主政府迁至马家沟,直至抗战的胜利。在“蟠龙仙境”,一句一句倾听方草怀着崇敬心情的讲解,一件一件凝望着尘封已久的文物:锈迹斑斑的马灯,手摇的电话,罩子灯……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便历历在目。
民族风雨飘摇,山河破碎零落,在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残酷压迫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没有神马灵泉相助,在这山沟里,凭着坚强的意志不屈的脊梁,站了起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蟠龙仙境”,真格儿民族的龙脉所在,真格儿巨龙腾天的地儿。
六
几个姊妹阳光爽朗的笑声、还有身边花香草香,我们几个一路走进了山。
我心里庆幸来的还是时候:要是过几年,这里开发成了“探访古村落”景点,还能有这样的原生态么?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地上本来长满着草,走的人多了,也便没有了草!
身旁不起眼的花儿,几个姊妹都要凑近品一品花香;脚下不知名字的草儿,几个姊妹都要拔上一撮,放进嘴里嚼一嚼,许是能嚼出甜甜的味道。她们小心翼翼吹起的蒲公英,一行小伞儿竟不落,荡荡悠悠的飘向了远方。
盛开的黄花,摇曳的绿叶,磕脚的石块,爽朗的笑声……我们便成了一群孩子,古村落,我们找到了自己童年的感觉!
古村落,淳朴天然;童年,天真烂漫!
七
花草中掩映着磨盘,碾子……
碾盘上整整齐齐的楞儿上,镌刻的是祖辈抡着铁锤砸着凿子的严禁和认真;光滑的碾杆上又该浸润了祖辈多少汗水呢!一圈儿又一圈儿的推,曾经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推了一年又一年,推了一辈又一辈。
推着碾杆留个影吧!
古村落居民的韩玉太和红娟熟悉,厚重粗燥的手给我们比划着,补充着自己满嘴的土话,只怕自己的述说把自己的家自己的古村落说不详道不尽。韩玉太很快和大伙儿都熟悉了。
“推碾子是该在这边儿推得,碾子是这样转的……”他用手比划着逆时针的圈儿,“祖辈儿上,玉米糁儿、韭花就在这上面碾的。咱大山里的玉米碾出的糁儿香,咱大山里的韭菜,根不沾肥料叶子不沾农药,吃着可口!同一根椽,在碾子上就叫碾杆,用在磨盘上就是磨杆!咱生在山里,就和山一样的秉性了!”
“也许,这里要是早些年开发,这同一根椽,也许早就做成一次性筷子、上了餐桌、扔到垃圾堆了……”我心里这样想,没有打搅他的兴致。
身边的花脚下的草,浸润了多少汗水、掩藏着多少世事的变迁呀。
八
“东观音,西土地。”
观音庙到土地庙不算远。青青的尖桃儿圆杏儿、一颗颗皂荚树、一丛丛花椒树、历经几百年风雨的韩家绣楼、门楼下砖雕的“耕读”牌匾……热情好客的韩玉太走着讲着,方言俚语,蛮亲切的:
“一步一步到庙前,土地爷爷坐中间。两个童儿左右立,骑上老虎上高山。”
“如果说往上有李世民马刨的泉水,那李世民一定也在这隋槐唐槐下歇息过了,说不准当时李世民就在那个树叉叉上挂过战袍哩……”古槐下,我的思绪却飞到了隋唐:全国各地好几个马趵泉,马趵泉的传说也有种种,到底哪个是真的呢?有必要较真么?
“老人没有说过。”古村落韩家人,实诚!粗大的隋槐下部,朽了一个好大的洞。韩玉太讲,曾经有过一棵软枣儿树长在这个洞里,像长在隋槐怀里,长出的软枣儿肉多,甜度高。韩玉太边叹息着软枣儿树被后人毁了,边回答了我。
“树叉叉上长的那是个什么?”是国华发现的,许是为了安慰韩玉太的叹息。
“葡萄蔓儿,”我登上断墙看了个仔细,从粗大的槐树杈儿上,长出一蔓儿葡萄,那葡萄沿着树干儿已经爬的老高了,“这叫做:怀里软枣儿虽不见,高高擎起葡萄蔓!”
生活里不是缺少美,是缺少发现!
九
“天,不灭我也!”过了土地庙沿着当年李世民溃败的路继续往上走,韩玉太破天荒地说了许多文绉绉的句子。放眼郁郁葱葱的群山,仰望白云悠悠处的绝壁,想不到古村落还有这样的景致——
“腊梅朵朵耐风寒,秋扫落叶梅更鲜。要是冬天你们再来,绝壁上梅花朵朵开,可美啦!”
花香,笑声,脚下的路便不是太沉重的了:李世民沿着这路溃败;韩家祖祖辈辈沿着这路上山砍柴、烧木炭;我们沿着这条路一步步走进了大山、走进了大自然。
我们走着说着,五柳汾士早已背着一大包几个姊妹采摘的花儿叶儿草儿坐在了马趵泉的石碑边儿。那石碑上是稷山旭东书写的四个大字“马趵清泉”,石碑前面低洼处有三个马蹄刨过的坑——周围是茂盛的草,唯独坑里光秃秃的散落着碎石。石碑东北面有一个水池,池里几尾金鱼嬉戏——许是因为大山深处寂寞池中忽然晃动着一个个人影儿欢心吧!池后面崖下还有一个山洞,洞口砌着整齐方正的石块,洞边崖上嵌着一石碑,上书“神泉”二字,也是旭东书写的。洞里有一碗口大小的小泉眼儿,咕咕咕的流着水,泉眼儿下又是一个水池,清澈见底,透着些许凉意。泉眼儿下这水池儿,在底下一定和洞外面的池儿相通着……
依着石碑,临近泉池,绕着马刨的坑……几个姊妹摆着各样的姿势拍照;五柳汾士深有感触的念叨“往事越千年”;我看着自北向南小水池、大水池还有马刨的坑那一线儿想:
泉眼儿当初也许就在马刨的坑儿里,现在马刨的坑儿和泉眼儿总有十几米远了,其间一定还有好多美妙神奇的故事呐!
十
下山腿软。
山间、路边、窑洞前,几个韩家村民在捡摘着香椿,一排花椒如墙,花椒下几只灰白的老母鸡咯咯地叫着。我急忙端起相机——一个大婶儿捏着一个香椿芽儿在眼前晃动着,配合的摆了一个POSS。
前面,还有早就装在我心里的古村落粗粮笼凹子没有品尝。我按下快门急忙忙的赶上他们几个。土豆丝儿,小葱炒鸡蛋,凉拌香椿——几碟小菜,很平常的小菜,许是长在古村落大山里,便特别香!我傻傻地想:探访古村落,吸纳了不少的古村落的灵气,我们也一定会“香”起来的!
山下,还有这样那样的事儿缠身。回头看一眼隋槐唐槐,再回头看一眼白云悠悠处的绝壁,我们还是上了车……
十一
昨天预告说是有雨,回家的路上,那雨还真下了起来呢。
“三个女人一台戏”,这戏,又是一路。戏词是忘了,大意却记得:就一个话题,天上的王母娘娘,一定是妒忌我们相聚探访古村落那份儿缘,那份儿情,才下的雨。但她哪里知道,快乐的人生哪里都有快乐。我们这才叫:一路风雨一路歌呐!
有诗为证:
探访古村落
稷山马趵泉
戏说历史云烟
醉心相伴游玩
饭后雨连连
也许王母妒羡
相聚是缘
(责任编辑:杨志强)
推广团队
本刊主编:谭文峰
小说编审:张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诗歌编审:姚哲
微信号:8913480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图文顾问:姚普俊
微信号: yqwyzfq
图文编辑:师郑娟
微信号:szj872668752
发刊制作:田园
微信号:wxid_l25np2ncz58o22
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