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背拳之——伸肩
五行通背门流传一句话:伸肩是通背之母。又说:伸肩通则一通百通。可见伸肩操法在通背拳中的重要性。拳谱云:先人留传混元桩,阴阳奥妙柔克刚。运用伸舒能生力,奇出巧入精奇变。混元一体象太极,伸肩抖腕妙无穷。
伸肩操法历来被通背习者认为是难度大、劲力不易掌握的单操动作,但只有掌握伸肩法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皮鞭劲,悟出通背拳的精髓。
伸肩操法,阴出阳入,循环运动,具有曲中求直,急似迅雷,冷似脱鱼的特点,劲力上要求一个“整”字,即整体发力,直劲力腕猛,能够运用内气发劲是伸肩操法的一个重要环节。五行通背要求以意催气,以气催力,气力合一贯于掌、指(鞭梢)舒筋活血,血旺则气足,气足则力壮,内气与伸肩动作有着密切关系——气随形动,气为形和。
开始锻炼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即三折、九扣、五护、八断,头领顶劲,含胸拔背,塌腰松胯,沉肩坠肘,平视前方。同时精神集中,两腿弯屈,尽量降低身体重心,使下盘稳固,这样有利于运气发劲。
击技之际,气沉者胜,气浮者败。调息在伸肩手法、步法、呼吸中同步进行。阳掌时吸气为佳,阴掌时吐气为妙,练习时必须与道家的导引吐纳术相结合,要口闭、龄叩、舌顶上腭、用鼻吸气,也可鼻吸口吐。两臂伸拉时用意不用力,一定要保持空胸姿势,这样才能气沉丹田(否则,导致胸满气急,感到乏力)。还应注意,拇指须紧扣劳宫穴,同时收缩谷道(提肛门),这样能封闭内气,使气通过任脉、会阴达到督脉,并上升到百会,然后再降到人中、兑端、承浆、任脉回到丹田,这样周而复始,久练久,能产生内劲,即人们常说的真气。
蓄气则气聚于一处,击之不能伤,推之不能去,捉之即来,放之则散,若离若合,能聚能分,而行于筋络之间,可随心所欲地变化使用。伸缩往返练习可感气血畅通,头脑清新,精力充沛,气力倍增。初练伸肩时呼吸不可急促、猛然,应保持均匀、细长,出入绵绵,而后缓缓增加。伸肩抖腕之歌诀:伸肩抖腕通背精,神出鬼入妙无穷;若能悟觉其中理,化弱为强展其能。
通背拳法擅使鞭劲,而要想打出鞭劲,则须臂长击远;要想臂长,就必须通过伸肩运动。伸肩不是单纯的伸直,伸含有:抻拉、牵引、探钻之意,目的是“抻筋拨骨”。伸肩单操法掌握的如何,将直接影响到鞭劲的变化和手法的运用。伸肩是自然的伸,绝不可用猛力、拙力、僵力,更不能追求所谓“神功”“神掌”,而超出人体范围,伤害身体。伸肩练习时,膝、胯、肩、肘、腕等主要关节应顺其自然,以保证周身血脉畅通,而练出舒服、自然、轻松、顺畅的感觉就象早晨起床后伸懒腰一样舒服)。沉肩坠肘在伸肩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沉肩首先须松肩,切忌僵硬,僵则力至肩肩而止,无法达到手梢(鞭梢)。沉肩坠肘有利于臂部的抻拉,特别是肘尖里裹而有下坠之势,使肘窝反复收缩、放松、抻长,当肌力作用于顶点时(有明显的感觉)也就对其肘关节的附着点产生了牵拉、磨擦、刺激,能促进血液循环。由于伸肩运动是在“三折九扣”正确条件约束下,使肩、肘、用三点在中线上有规则的往返伸拉,追求在直中舒展、探抻,使臂伸长,劲力达掌、指梢节,这样手就会有麻胀感、热流感,手掌、指尖沉实有力。
另外,腰是全身主宰,阴阳掌出手挤滚,回手捋带,刚柔变化自如,但都须合膝坐胯,以腰为轴左右转动。顺胯拧腰,不但是对身躯的神拔,而且可以阴阳换势中使丛身之劲贯注于手掌,指尖,从而加大伸筋拔骨的幅度和强度。我先生认为:刚劲是从骨中锻炼出来的,柔劲是从筋(伸肩)中锻炼出来的,两劲合一,就可打出通背拳放长击远的皮鞭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