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问丧

(0)

相关推荐

  • 旬邑丧葬习俗——迎纸活​ 文/王新民

    旬邑丧葬习俗--迎纸活 王新民 在旬邑民间凡花甲老人去世后,一般在家停尸5--7天即入土下葬.但也有例外的,如丧者属高寿,可停放7--10天,这主要是因逝者高寿,家中五世同堂,其家亲戚多,亲属层次复杂 ...

  • 下葬后回家为什么不能回头

    "孝子不回头"是汉族的习俗,意思是孝子若回头就会跟着走(死)了!,不但出殡时不能回头,就在装殓时给死者穿的衣服也不能带有口袋!意思是决不能让死者带走任何一代人! 从迷信角度去说,埋 ...

  • 语音版《孝经》赏析(19)丧亲章第十八

    <孝经>赏析(19)丧亲章第十八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孝经>第18章:丧亲.前十七章,讲的都是父母在世时的礼节.这一章,专讲父母去世后的礼节,故而以"丧亲&quo ...

  • 《礼记》·问丧

    亲始死,鸡斯徒跣,扱上衽,交手哭.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伤肾干肝焦肺,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故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夫悲哀在中,故形变于外也,痛疾在心,故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也. 三日而敛,在床曰尸,在 ...

  • 《礼记》·丧大记

    疾病,外内皆扫.君大夫彻县,士去琴瑟.寝东首于北牖下.废床.彻亵衣,加新衣,体一人.男女改服.属纩以俟绝气.男子不死于妇人之手,妇人不死于男子之手.君夫人卒于路寝,大夫世妇卒于适寝,内子未命,则死于下 ...

  • 《礼记》晋献公之丧全文,翻译赏析

    晋献公之丧(1) --非礼不听是君子 [原文]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2).且曰:"寡人闻之(3):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4),丧亦不可久也(5),时亦不 ...

  • 《礼记》子夏其子而丧其明全文,翻译赏析

    子夏其子而丧其明(1) --劝诫忠告是爱心的体现 [原文] 子夏其子而丧其明(2).曾子吊之,曰:"吾闻之也:朋友丧明,则哭之."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无罪也 ...

  • 礼记·三年问

    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亲疏贵践之节,而不可损益也.故曰:无易之道也.创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斩衰苴杖,居倚庐,食粥,寝苫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 ...

  • 礼记·服问

    传曰:"有从轻而重,公子之妻为其皇姑.有从重而轻,为妻之父母.有从无服而有服,公子之妻为公子之外兄弟.有从有服而无服,公子为其妻之父母."传曰:"母出,则为继母之党服:母 ...

  • 礼记·丧大记

    疾病,外内皆扫.君大夫彻县,士去琴瑟.寝东首于北牖下.废床.彻亵衣,加新衣,体一人.男女改服.属纩以俟绝气.男子不死于妇人之手,妇人不死于男子之手.君夫人卒于路寝,大夫世妇卒于适寝,内子未命,则死于下 ...

  • 礼记·曾子问

    曾子问曰:"君薨而世子生,如之何?"孔子曰:"卿.大夫..士从摄主,北面,于西阶南.大祝裨冕,执束帛,升自西阶尽等,不升堂,命毋哭.祝声三,告曰:'某之子生,敢告.'升, ...

  • 以“周礼、仪礼、礼记”为中心——浅析周代的“税丧”制度

    丧礼就是殡殓死者所举行的一种仪式礼节制度,主要用来祭奠死者,这也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古人对于"死"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会超过"生" .丧礼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