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406课:细说“谨”字,“谨小慎微”的谨字何义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言”部的三个字:“詧、謹、䚮”,在现代汉语,“謹”简化为“谨”,谨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收入1988年国家语委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因此,“谨”是本课的重点汉字,需要加强记忆。标题中的问题,请见“谨”字词条。三个字的详情如下:

1、詧。读音有两个:

(一)chá。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詧,言微亲詧也。从言,察省声。”形声字。本义是用隐微之言来亲自观察别人。桂馥《说文义证》:“言微当为微言”。徐锴《说文系传》称“察”应为“祭”,“黄帝每问事,先问马,次及牛,以情也。”所以,这里的“察”省声,实际应当是祭省声。

(黄帝像)

一般认为“詧”本义同“察”。《玉篇·言部》:“詧,与察同。”《史记·秦本纪》:“问其地形与其兵势尽詧,而后令内史廖以女乐二八遗戎王。”即:向他(由余)询问戎地的地形和兵力,把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然后命令内史王廖送给戎王十六名歌妓。

(二)qiè。同“(言+祭)”,正言。这个读音出自《集韵·屑韵》:“(言+祭),正言也,或省。”

詧的小篆写法如图:

(詧的小篆写法)

2、謹(谨)。读jǐ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谨,慎也。从言,堇声。”形声字。本义是慎重。杨树达《增订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释谨》:“堇有少义,故堇声之字多含寡少之义。谨从言堇声者,盖谓寡言也。盖多言多败,慎者必自寡言始。”

《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圣人对细微的事物也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不做不合时宜的事。“敬小慎微”后来又衍生出成语“谨小慎微”,指对一些事情过于小心谨慎。但这两个词有用法有褒贬义差异:“谨小慎微”形容处事畏首畏尾,一般属贬义;“敬小慎微”形容处事非常谨慎,属褒义。

(谨小慎微)

柳宗元《封建论》:“善制兵,谨择守,则理平矣。”用的也是“谨”的本义。好好地控制军队,慎重地选择地方官吏,那么政局就会安定了。

本义之外,“谨”还有很多用法,比如:

(1)严禁;严守。《诗·大雅·民劳》:“毋纵诡随,以谨无良。”别听狡诈欺骗的话,严禁不良之辈作怪。《荀子·王制》:“易道路,谨盗贼。”平整道路,严防盗贼。

(2)恭敬。《玉篇·言部》:“谨,敬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有个叫长桑君的客人到客馆来,只有扁鹊认为他是一个奇人,时常恭敬地对待他。

(扁鹊与长桑君)

也作敬词用,用于动词之前,比如:谨启;谨致谢意。这个用法,我们常见于书信敬语。

(文札里的“谨启”)

(3)仪节;礼节。《史记·项羽本纪》:“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樊哙说:“做大事不顾忌细枝末节,行大礼不讲究小谦让。

(樊哙)

(4)善良。《楚辞·九章·怀沙》:“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王逸注:“谨,善也。”大意是:我重仁义不停地自修啊,忠厚善良才感觉心里安定。

(5)通“堇”。粘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屯部》:“谨,假借为堇。”《说文解字·堇部》:“堇,黏土也。”

此外,“谨”还是姓氏。《万姓统谱》有载。

谨的小篆写法如图:

(谨的小篆写法)

3、䚮。读réng。《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䚮,厚也。从言,乃声。”形声字。本义是加厚。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因仍则加厚,䚮与仍音义略同。”“仍”有加厚的意思,所以,基本可以说,䚮同于仍。䚮字非常用字,了解即可。

䚮的小篆写法如图:

(䚮的小篆写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