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里仁篇(十三)

一原文里仁第四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试解】孔老师说:“仁德君子自会坚守着心中的仁德,以先王圣人制订的礼让制度来行治理国事,则于天下秩序的重新建立,于国事和谐安定何难之有?如果不能以先王圣人制订礼让制度治国,自然会养成人们争先恐后竞争的恶习,盲目地依据利益而行事,最终必然会使得怨恨之气弥漫天下,使得天下失去秩序,引发人愤天怒,从而仁德丢失,那先王圣人之礼仪又有什么用呢?”二释字以《说文》:以:用也。从反巳。賈侍中說:巳,意巳實也。象形。羊止切。《广韵》:以:用也,與也,爲也。古作“㠯”。羊己切。汉字“以”,甲骨文字形是倒写的“巳”新生胎儿,与母亲通过脐带相连。本义为孩子凭借胎盘和母亲相连,从母亲那里获得自己生存所必需的营养。引申有依、凭、用、按等义,作连词表示因果、并列、目的等关系。让《说文》:讓:相责让。从言襄声。人漾切。《广韵》:让:退让,责让。又交让,木名,两树相对,一枯则一生,岷山有之。人㨾切。汉字“让”,从言襄声。本义是相責相讓。这可从襄的本义攘夺、攘取义中明了。后指以义而行为让。故《玉篇》释为谦也,《类篇》释为退也,《字汇》释为先人后己谓之让。

三素说前面几章老师通过君子和小人的心灵境界上的不同面向,让弟子把握君子慈爱、仁厚、包容,把握君子处人行事的“心安于德忧于刑”仁德境界。通过小人的“安于土忧于惠”进行对比,从而让弟子把握君子的心存之德,止于至善的心往之道。接着老师通过依于利己原则而行事,必然招致很多怨恨。让弟子体悟“心安于德忧于刑”是君子的道义和智慧。本章继续前章,就放任依利益之欲来治理国家,必然招致怨恨和不满,最终会激化社会矛盾,从而导致天下大乱。老师说:“仁德君子自会坚守着心中的仁德,以先王圣人制订的礼让制度来行治理国事,则于天下秩序的重新建立,于国事和谐安定何难之有?如果不能以先王圣人制订礼让制度治国,自然会养成人们争先恐后竞争的恶习,盲目地依据利益而行事,最终必然会使得怨恨之气弥漫天下,使得天下失去秩序,引发人愤天怒,从而仁德丢失,那先王圣人之礼仪又有什么用呢?”本章老师重点在告诫弟子放于利而行,人必有争心,争心多怨。故要修身以礼,普通修行人通过礼让规则制约的修行,可以逐渐彰显明明德;君子的修行在于对心中已明的明德下行而展现规则的自觉顺从。老师叹“如礼何”,旨在担忧礼教将绝于天下,故教导弟子修养礼让精神,期望礼让能成为社会风气之主流。本章需要注意的是句读和理解:程石泉认为依上下文意应增“于从政”三字,故文本就是:“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廖名春认为应该断读成:“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何!”。廖名春《孔子真精神<论语>疑难问题解读》一书中对本章的解读是:程石泉说:据《后汉书·刘皑传》贾逵上书引此文作:“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又据《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上疏引文亦作:“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且依上下文意应增“于从政”三字。……如此,该章就当作: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于行政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政何!”……此章就当读作: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何!”孔子这是说:(为上者)能依礼谦让,治理国家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依礼谦让,治理国家又能怎样!很明显,孔子如此强调“礼让”对治国的重要,应该是针对鲁国执政的季氏僭越孔制而言的。本章需要辨析的是“礼让”,孔子在本章中强调“礼之让”,这不是盲目的无原则"让"与不争。《礼记·曲礼上》:“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因此,礼所体现的是君子内心的自卑尊人,彰显于外的是从道的退让和不争,这就是礼让。礼让是从礼的退让,表现在为人的尊重至诚,内心的仁义平等,心外的秩序和谐。因此让是礼的践行的内容,礼让的是心外的名利财富,不可让的是心内的仁德修养。明乎礼,让在其中矣!所以,本章孔子说,能够用以礼让的方式治理国家,把国家治理好是没有难处的,如果不能用以礼让的方式治理国家,礼就是徒有其表而无其实,丢失了礼的内在本质,不能以礼让为国,上下不敬不和,从而助长人们争先恐后的欲望,甚至于以不择手段为正当的恶性竞争,最终必然导致时世动荡,天下大乱。因此孔子发出的“如礼何”之叹!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