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醉乡土』实学大师颜元·连载(一) | 儿时—童孙未解愁滋味

实学大师颜元

孔淑茵 郑文林  颜世直 著

1

颜元是博野人民的骄傲

颜元是博野人民的骄傲,但颜元又远不止是博野人民的骄傲。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在中国教育史、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思想史上,他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思想,早在上世纪初,就远播东洋,二十年代,又传入欧美,已成为地球人类的共同的精神财富。所以,颜元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颜元之所以值得纪念、学习和研究,是因为其思想具有明显的四大特征:一生孤苦备尝,只身几无栖泊,而心血屏营,却无一刻不流注民物,是其平民性;注重实践实习,提倡实文实行实体实用,是其务实性;不计身命之虞,敢于将二千年来的虚浮文化予以摧陷廓清,是其批判性;而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诸多领域,敢于提出、实践前所未有的新思想,则是其创新性。

世间崇尚公正,但公正具有制度、社会和历史三个维度。因鄙弃

科举而止步于县学,以致雄才大略却终身为“民办学校”的“民办教师”,这与那些高“学历”、高“学位”以致高官厚禄的幸运儿们比较起来,显得是多么可怜。但这是公正的,即所谓制度公正。而进士张沐、侍郎许三礼等人的乐与往还,举人王源的前来拜师,直抚于成龙的褒扬等,说明颜元已获得社会的承认,这就是社会公正。大浪淘沙,刚两百余年,颜元便赫然列于史册,而当年的那些“一朝看尽长安花”的状元们,却多已被人们所遗弃,这就是历史的公正。

在纪念颜元诞辰380周年之际,博野县的同志们要编一乡土教材,以期将颜元的思想普及到中小学和民众中去,命我作序。我觉得,普及是提高的基础,本书从身世和思想两个方面介绍颜元,方向正确,且图文并茂,已具乡土教材雏型,予以推广,将功德无量,所以乐见其成,于是欣然命笔,写了这么几句话,无论是否称得上是序,都希望能忝列书上,以致愚衷。

陈山榜

2015年9月16日

目   录

楔子

一  儿时—童孙未解愁滋味

二  迷茫—树头花落未成荫

三  求索—不是遮头是使风

四  明悟—不辨花丛辨暗香

五  改过—见不贤而内自省

六  远行—六经常向窗外读

七  传承—夜深篱落一灯明

颜元名句欣赏

颜元名句书法作品欣赏

楔 子

颜元语录:学者,学为圣人也。后世二千年无圣,有二弊:一在轻视圣人之粗迹细行,而不肯为,曰所以为圣人不在此;一在重视圣人之精微大德,而不敢为,曰圣人极诣,非我等常人所可及。

解析:学习,就是学作圣人。孔子之后的二千年没有圣人,原因在于两个弊端:一个弊端是轻视圣人生活实践中琐碎的小事以及体力劳动,不肯下功夫去做。另一个弊端是重视圣人在实践中体验到的精微深刻的道理和高尚德行,认为圣人做的事自己做不到,不敢去做,借口说圣人达到的极致,不是我们平常人所能及的。

这几句话深刻指出了人们学习和行事的毛病所在,持这样想法的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这些人遇到大事,便认为自己做不了,遇到小事又放不下身段去做,其结果是穷困潦倒,一事无成。民间用“大买卖做不了,小买卖不肯做”这样的话讽刺这些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宜有远大的志向,做事要从小处着手,不厌粗鄙,日积月累,一定会成就一番事业。

颜元,字浑然,号习斋,直隶(今河北)博野县北杨村人,清初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

颜元在世的时候,他的社会地位并不高,秀才出身,只是一名农村私塾的教书先生。但他却能够穿越科考与八股的迷雾,发出超越时代的铿锵之声,并最终在中国的教育史、哲学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其学术造诣之高、见解之深刻历来为后世所推崇。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当时有不少人对颜元思想存在质疑,但他的社会贡献即便在理学盛行的清代也得到了民间与朝廷的认可。乡里百姓尊称颜元为“颜圣人”。著名的清官于成龙曾送 “敦伦风仕” 匾来表彰他。在颜元去世后的第十八个年头,清政府批准他入祀乡贤,官方每年春秋祭祀。后来,颜元又入祀孔庙,成为史上最后从祀孔庙的大儒。古来能入祀乡贤者非官即宦,从祀孔庙者除了孔子的弟子就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文化精英。一个普通的教书先生去世后能享有这样的礼遇,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

颜元一生务农、行医、从教,但只有教育才是他的主业。他一生从教47年,在批判宋明以来空腐学风的过程中,创立了以“实文、实体、实行、实用”为核心的实学思想体系,可谓独树一帜。

近年来,为了继承古代文化、深入发掘颜元思想,已经多次召开了全国性的颜元思想学术研讨会,许多学者对颜元的教育实践和学术思想给予高度评价。2015年10月,汇集了中外著名学者的大型颜元思想学术研讨会再次在颜元故里河北省博野县召开。

让我们循着颜元的人生轨迹,来追溯一下这个普通乡村教师看似平凡,实则令人景仰的一生。

一、儿时  童孙未解愁滋味

颜元语录:父母生成我此身,原与圣人之体同;天地赋与我此心,原与圣人之性同;若以小人自甘,便辜负天地之心,父母之心矣。

解析:生而为人,我们的五官、四肢、躯体和圣人相同,我们的智力、本性和圣人也没有两样。如果我们甘心做渺小微末之人,才是真正辜负了父母生我之心、天地容我之意。人贵有志向,没有志向的人活着就像盲人骑瞎马,没有方向,没有动力,这样的人和行尸走肉没有差别。

颜元的祖父姓颜名发,祖母为张氏。他们本是博野县北杨村人,但是由于家庭贫困,迫不得已只好在王庄租房子住。颜元的父亲颜贾出生后,有算命先生说这孩子难养活,便由房东牵线,将颜贾过继给了蠡县刘村一个叫朱九祚的人。

朱九祚当时膝下无子,颜贾便成了朱家的养子,取名朱昶。原本姓颜,却不得已随他人姓,可谓造化弄人,颜贾在很小的时候就感受到了寄人篱下的痛苦。

时光荏苒,明崇祯八年(1635年)农历三月三十一日,颜元出生在蠡县刘村朱家。相传颜元出生时,朱家房子的上空云气翻腾,不断变化出麒麟和凤凰的形状。天降祥瑞,自然是吉兆,大家都认为颜元注定将不会平凡。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

颜元出生的那天,恰好朱家正在园子里施工,于是便给这个刚出生的孩子取了个非常应景的小名儿,叫朱园儿。直到后来入县学时,才正式取名朱邦良,字易直。

颜元出生几个月后,他的母亲不幸乳上生疮,无法给颜元哺乳。他的养祖母刘氏只好抱着他走东家串西家到处找奶吃,后来实在没办法,就嚼烂了枣肉和胡麻薄饼来喂养他,颜元才算勉强活了下来。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颜元刚4岁时,清兵绕道入关劫掠,攻破了蠡县县城。在兵荒马乱之中,颜元的父亲跟随清军背井离乡去了关外,从此下落不明。

颜贾离开后不久,颜元养祖父的母亲过世了。幼小的颜元穿着丧服戴着丧帽站在椅子上,不慌不忙地代替父亲招呼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举手投足像个小大人一样,对此大家都啧啧称奇。

转眼间颜元六岁了。给颜元过生日那天,朱家摆桌,桌子上放着各种不同的物件儿,大家都等着看颜元会选取哪样(类似抓周)。颜元竟然毫不犹豫地拿起一支笔,像模像样地写起字来。

颜元六岁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儿,那就是他的养祖父朱九祚娶了小妾杨氏。后来,杨氏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朱晃。自从有了自己的亲生骨肉,朱家对颜元母子的态度渐渐有了变化。

再聪明也只是一个孩子,不会注意到这种变化。他依旧像原来那样无忧无虑地玩耍、学习。到颜元8岁时,一直对他进行着启蒙教育的母亲觉得已经教不了他了,于是便将他送进了私塾,跟着当时名闻乡里的吴持明先生学习。

吴先生是当时蠡县一带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他曾经潜心研究过兵法,编写了《攻战守事宜》一书。他一度希望自己学成文武全才之后,能够为明朝效力,可惜始终未曾被起用。清军入关之后,他就弃教从医了。

吴持明先生的学识、为人对颜元一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他在吴先生的教育下,渐渐养成了广泛的学习兴趣,文章之外,骑、射、医、卜也样样涉猎。

一切向好,可惜好景不长。颜元12岁那年发生的一件事,让他的人生轨迹拐了一个小弯儿。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吴持明的妻子赶走了吴持明的侍女和他们所生的孩子,颜元出于好心庇护了那对母子,却由此遭到吴持明妻子的怨恨,无法再继续跟随吴持明学习了。

虽然无法继续跟着吴持明学习了,但是师恩难忘,他与吴持明的联系一直未曾中断。每次到蠡县县城,颜元都会去拜访他,聆听恩师教诲。1672年,吴持明先生逝世。时年38岁的颜元不仅捐资助葬,还亲自为老师撰写了祭文。

回头想想,颜元和吴持明都是能文能武之才,他们有许多相似的观点和阅历,比如终生行医等。由此不难看出,吴持明对颜元的思想和人生观的影响很大。比如,颜元16岁时写的《弥盗安民策》,24岁时写的《王道论》(后更名《存治编》)就受到了吴持明入世辅世思想的影响。

颜元9岁时,已经表现出对读书写字的极度热爱。有一次养祖父给了他一些零花钱,让他去买饼吃,结果他却拿去买了笔。

童年并不总是快乐的。颜元10岁那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呼啦啦攻陷了京城,崇祯皇帝被迫在煤山自杀。紧接着,清兵挥师入关,眼见着哀鸿遍野,兵祸连年。

颜元所在的蠡县也历尽了战乱之苦,他亲眼看到了许多家破人亡的场面。恰逢当时自然灾害频发,庄稼歉收,“岁凶,人相食”。国破山河碎,人民流离失所,如此乱象给他幼小的心灵以极大的震撼,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颜元的父亲自从随清兵出关之后便杳无音信,后来颜元的弟弟二元又不幸夭折,这对颜元的母亲王氏无疑是非常沉重的打击。而随着朱晃的出生,颜元的养祖父朱九祚对颜元母子的态度大不如前。于是,在颜元12岁那年,他的母亲改嫁到了随东村杨家,剩下颜元一个人无父无母地在朱家生活。

本作品经过作者授权,其它媒体刊物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孔淑茵 郑文林  颜世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