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计较仁已失——《论语》悟读【186】

事事计较仁已失,海纳百川容乃大。

《论语》第八篇第五章:

【原文】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jiào),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译文】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jiao四声),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悟读】

大道三千,殊途同归。

万事万物,达成目的,是为至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定义“能”的唯一正确方法。

本章是曾子赞叹他的一位老友颜回的德行。颜回和曾子都师从孔子,颜回是复圣,曾子是宗圣,孔子是至圣,至是圆满。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讲的是一种好学精神;“有若无,实若虚”,强调的是一种谦虚的品格;“犯而不校”,赞美的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一种仁的高尚品质。

一个人的认知是有限的,多数人认为对的不一定就对,因为这是人道所定的正确,最终检验的正确还是由天道而定。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出自 《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本意是指养生之人不为求名而行好,也不触犯刑律而使坏,顺从自然规律,遵循处事法则,则可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养护精神,享尽天伦。现在一般理解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

所谓“能”,一般是人根据自己的已知而定,因此“能”并非必然绝对正确,而是相对正确。在此前提下,本章强调的核心是,事事计较,则仁已失;事事想开,福已至矣。

这也是我们华夏文明与西方宗教文明的不同点,我们能有博大之胸怀,可包容接纳任何思想,而西方只想灭亡一切异己。

这也许是东方文明的伟大之处。

(0)

相关推荐

  • 事事顺利法,可求办事顺利!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如何保护好自己,不要去害人,但也不要让别人害了你.面对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功于心计,有的人喜欢算计,我们都要防着点.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与人相处,一定要保持适当的距 ...

  • 糊 涂 是 福

    文 /李亚兰 来源:感恩生活(ID:ganenshh)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种人,任别人对他百般刁难,极尽讥讽,占尽他的好处,连他身边的人眼见他的境遇也为他鸣不平,偏偏他自己浑浑然似完全不知. 人们常 ...

  • 论语:学如不及,犹恐失之(8-17)

    孔子治学态度严谨,自己对学习的愿望和要求十分强烈,对弟子也是如此要求."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正是"学而不厌"的具体体现.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 省察志仁无穷已——《论语》悟读【96】

    天涯海角有尽处,省察志仁无穷已. <论语>第五篇第七章: [原文] 孟武伯(鲁国大夫)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 ...

  • 惟其义尽故而仁——《论语》悟读【339】

    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仁故能爱.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三章: [原文] 子路问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子曰:"若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之 ...

  • ​仁和如兰润天下——《论语》悟读【328】

    仁和如兰润天下,临达似竹敞胸襟. <论语>第十四篇第二章: [原文] "克(好胜).伐(自夸).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 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 ...

  • 君子三德仁智勇——《论语》悟读【354】

    步小人之途,或赢一时: 行君子之道,方得永恒. <论语>第十四篇第二十八章: [原文]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 ...

  • 刚毅木讷近乎仁——《论语》悟读【324】

    刚毅木纳近乎仁,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第十三篇第二十七章: [原文]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 孔子说:"刚强的,坚毅的,质朴的,讷言的,那四者都近于仁.&qu ...

  • “敬爱恕和”仁之风——《论语》悟读【275】

    仁作春雨润万物,爱如东风泽千秋. <论语>第十二篇第二章: [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 ...

  • 敬畏天命行仁道——《论语》悟读【203】

    敬畏天命,且行仁道. <论语>第九篇第一章: [原文]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译文] 孔子很少谈到利,却看重天命与仁德. [悟读] 吾道一以贯之. 本章体现了夫子一贯的思想主张. 在夫子 ...

  • 学如不及犹恐失——《论语》悟读【198】

    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论语>第八篇第十七章: [原文]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 孔子说:"学习就如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q ...

  • 仁道不远行即是——《论语》悟读【173】

    仁者爱人,共爱世间百态: 道者有道,同乐万家灯火. <论语>第七篇第二十九章: [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这东西很遥远吗?我内心想到仁,仁就自然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