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少,活得久”是谣言,还是有科学依据?诺奖获得者已有答案

关于“吃得少,活得久”的养生方法在各大网站和报纸上,传的沸沸扬扬,这一说法一公开就引起人们热烈的讨论,一群大爷熬夜带着眼睛看着手中的报刊,在我一句你一句争论着,有人赞同这样的说话,也有的大爷不同意这样的说法,那到底是有科学依据还是谣言呢?

关于“吃得少,活得久”这一说法,诺奖获得者已有答案。

“吃得少,活得久”并不是谣言,而是有科学依据的,2018年,生物学家研究发现,最终得出结论:人持续性的限制食物的摄入,可以控制体型,还能增强身体的代谢和氧化反应,延缓衰老。

生物学家对73名志愿者进行2年的研究,年龄都在40岁左右,分成两组,对他们的热量进行控制,通过观察志愿者的体重,体脂,以及身体24小时消耗量来计算,分别测试了他们的身体激素,其中包括: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瘦素,以及DNA损伤,进行研究对比。

2年的时间研究下来,研究结果显示,限制热量的群体,他们的平均体重下降了16斤,体脂下降了6斤,并且氧化应激反应和能量消耗比另外一组要低。身体的激素分泌更稳定。

这一项研究也获得了诺贝尔奖项,也就是说限制身体的热量摄入,可以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限制身体的热量,要吃多少才能达到长寿的目的呢?

根据世卫组织指出,成年人一天的主食要控制在250-400克,其中包含所有的谷物,若只吃白米饭,一直大概吃2小碗米饭,而大多数人一天的摄入量远远不止2小碗米饭。

蔬菜的摄入量要控制在300-500克,也就是每天要吃三小碟的蔬菜,并且种类要达到2种以上,水果的摄入量比蔬菜要略低一些,需要维持在200-350克,每天要吃3种以上的新鲜水果,肉类的摄入量比较少只需50克左右即可,也就是两三小块,蛋类的摄入量在40-50克,每天1-2个鸡蛋,这样的营养摄入是最全面的。

由此可见,每天的主食摄入量还是最多的,占到一天的中摄入量的40%-55%,蔬菜水果要占到35%,肉类,蛋类也要适当放吃,才能保证饮食丰富全面,同时在做饭的时候,也要控制好,盐,糖,油的含量,分别不得超过6克,25克,30克。现在市面上有专门卖控制食盐量的小勺子,可以清楚地看出自己每天吃了都是克的盐和糖。

饮食搭配是健康的关键,吃饭也要注意正确方式。

不可狼吞虎咽

现在人吃饭像完成任务一样,匆匆吃一几口就好了,每顿饭的进食时间在15-25分钟,这样更有助于消化,吃饭太过,肠胃还没“做好准备”,不仅容易噎着,也会加剧肠胃负担,吃饭细嚼慢咽,食物在嘴里充分咀嚼之后,吞咽更容易,也让更注意食物吸收消化,吃饭不宜太快,太烫,经常吃烫伤,容易损伤人的食道,吃超过65°的食物,容易致癌,饭菜热度在25-45°之间最宜。

每次吃饭八分饱

如果你正在减肥,吃完一碗饭之后还想吃第二晚,建议放下碗筷不要再吃第二碗,容易长胖,给肠胃留足可见吸收消化,吃太多容易反胃烧心,对肠胃不利,也容易得糖尿病。

吃饭时不要做其他事情

在餐桌上,可以看见很多人边吃饭边看手机,这也容易损伤人的肠胃,人在吃饭的时候,心脏会输送大量的血液供给肠胃吸收消化,大脑会暂时处于缺氧缺血的状态,若这个继续用脑,心脏就会将部分输送肠胃的血液供应给大脑,肠胃功能下降,食物就不能更好的吸收消化,就容易得胃病,并且食物积压在肠胃里面,滞留时间太长,容易便秘,对健康不利。

民以食为天,吃饭的方式对了,更有利于健康长寿,一日三餐做到营养全面,正确的饮食习惯,更有助于生命长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