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名人系列之:阿里山神吴凤

从灵通山到阿里山感觉很遥远。灵通山在福建平和,阿里山在台湾嘉义,似乎,它们没有任何一点联系。但说起阿里山神吴凤,这天隔一方的距离一下子就近在眼前了。
小时候,那首流行歌——《阿里山的姑娘》让我获知世上有个阿里山。但那是模糊的,只知道歌词里的阿里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但姑娘有多美,少年有多壮,阿里山是啥模样,凭的是想象。但很奇怪,文化的传播总有点先入为主的味道,几句流行歌词就让阿里山牢牢地占据我幼小的心灵,从心间发芽,神秘而向往。灵通山的知名度远没那般高,知道几十公里外的灵通山则是我转业之后的事,台湾的阿里山竟然比家乡的灵通山还早上几十年地盘踞在心底,其间可见文化传播的力量。谁曾想,那阿里山神竟是平和人。
说来惭愧,得知阿里山神吴凤是平和人也是我当记者之后的事。我先从一份资料简约了解吴凤“舍生取义”的壮举,只是当时并没太在意。真正了解吴凤故事是2014年夏,当时福建日报记者陈梦捷从省城专程赶来平和,我陪她到吴凤故里平和大溪镇壶嗣村采访吴凤专题,正是那次采访,让我对吴凤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从人到神,吴凤是一个传奇。然而,一个生长在灵通山脚下的平和人为何去了台湾,并且成为阿里山神?当时我脑海中留下许多疑问。后来仔细一想便释然了。只要回顾历史就会发现,早在十五世纪初,郑和率领强大的舰队七下西洋,为国人打开瞭望世界的窗口。直到近一个世纪之后,哥伦布才发现美洲新大陆,还有再后来的麦哲伦人类首次环球之旅。全球的地理大发现,极大地刺激了探险家们的野心。进入大航海时代以来,人类探索世界变得更加频繁。有意思的是,最早踏上探索世界征途的并非西方人。由于兵燹、灾年或人口膨胀,我们华夏民族远在唐宋甚至更早就迈上探索世界的旅途,比西方探险家们足足要早上六七个世纪。
史学家可以证明,宋代以来,闽南人的足迹开始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东南亚尤其多。闽南人这种探索世界的强烈愿望,岂是浅浅一湾海峡所能阻隔。开台守台垦台,明末清初,闽南人早已踏遍台湾的每个角落,至康熙收台,闽南人已冒着九死一生付出了几个世纪的辛劳。也可以说,除极少数原住民,台湾人绝大多数都是垦台定居下来的闽南人,台湾因此也成为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而这些垦台的闽南先民们就像一颗颗文化的种子,把起源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带到台湾,也带去自己的母语——闽南语。多少世纪以来,闽南人垦台的脚步从未中断。敢拼才会赢是闽南人的精神气质,乃至是闽商甚至是整个福建人的气质。

吴凤故里:平和大溪壶嗣村吴氏宗祠——报本堂内部

只是时过境迁,又没有片言只字,今人已很难了解当初吴氏渡台的成因。有资料显示,清康熙前台湾还多是蛮荒之地。而台湾与闽南只是一湾海峡之隔,且地缘相近,气候相宜,面对大片未开垦的土地,面对暖风吹拂的洋流,插柳成荫,鱼肥虾美,只要敢拼,哪有扎不下根来的道理。不妨大胆猜想,或许当时垦台是闽南人最时尚的选择,虽有风险,但好比淘金,或许就是一次人生的转机。不断有佳音传来,一股赴台的感召之风吹遍八闽大地,赴台的闽南人越来越多,简直是一场前仆后继的接力赛。生于十七世纪末的吴凤,说不定正是被父亲垦台或说是淘金的强烈愿望,而带上了人生的新征程,他的一生注定要与阿里山结下不解之缘。
常理中,到一个新地方能谋得一条生路已委实不易,让人惊奇的是,当年吴氏父子渡台后不但很快站稳脚跟,竟还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成就一段不朽的传奇,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阿里山忠王庙

据载,当年,吴氏一家人渡台后,选在嘉义中埔落脚,那里正属于阿里山麓一带。相传当时阿里山有大小番社四十八社。(“番社”为当时的称呼,意即当地少数民族部落)每社数百人,生性凶猛,动辄杀人,所以汉人不敢轻易前往。然而,吴氏父子不但敢于和生性凶猛的番人打交道,还能一下站稳脚跟,可见这不是一般人的胆识。正因此,少年吴凤常随父到番社经商,频繁接触番族,不仅熟知番俗,也逐渐学会听说番语。长期和番人往来,吴凤练就了豪迈坚勇侠士之风,番人对他也自然多了几分敬畏,这为他后来的人生际遇埋下巨大伏笔。

阿里山

环境与经历练成一个人的性格。那次吴凤故里采访,我特地站在一高处远望四周,灵通山脚下的壶嗣村,落入四周群山延绵中。猜想若在当时,这里就是一个山高林密、茅深草肥的穷乡僻壤,度日勉强可以,然要干一番事业,这番天地未免局促。历朝历代,因灾因燹从北方平原走进南方大山的先民们,他们求的只是一份安宁和生息。但要干一番事业,这山高坡陡、人烟稀疏的地方,未免显得局促些。因而山里人还得翻过山去,走出大山的包围,才有更广阔的视野,才有另一番新天地。吴凤父亲算得上一条汉子,他敢携妻带子,来一场开弓没有回头箭的人生大转移——举家渡台谋生。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壮举,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族谱因此而改写。吴氏一家也走得坚决果敢,他们这股勇往直前绝不回头的闯劲,正是闽南人敢为人先的精神,探索外面的世界,闽南人从来都是走得毅然决然。
看得出来,从平和灵通山到嘉义阿里山,吴氏父子走的是一条险路。之所以选择这条险路,可能除了迫于生计外,应该还跟他们的性格有关,他们敢于冒险,这是对自己的豪迈自信。然而,仅靠胆识去冒险就能成就一番事业么?肯定还有别的因素。任何时候,诚信都是打开这个世界的一把最好钥匙,更是立身存世之根本。吴氏父子长期与生性凶猛番族打交道,还能赢得番人信任,个中原委不外乎别的,就是守规矩,讲信用。番人有番人的规矩,有他们的一套社会准则,你不冒犯他们的规矩与准则,谁会加害于你。“君子谋道不谋富。”一个商贩父子能赢得大小番社的信任,不难猜想,生性豪迈的吴氏父子除了诚信外,定是古道热肠之人,急人所急,常助人于危难之中,只有这样才能赢来一份尊敬;更重要的是他们胸中有道义,他们并没见利忘义。怀揣诚信、道义为上的人,走到哪儿都能赢得最大尊重。
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要早上近百年,郑和给世界带来的是华夏文明的成果,是文化的种子。哥伦布带来的却是火枪与鸦片,是殖民与掠夺。汉文化所具有的包容与开拓精神,在郑和的舰队得到最好的体现。正是这种包容开拓精神使得汉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谋得生路,更重要的是能融入那个世界里,并给当地带来繁荣。每个汉人身上都流淌着儒、释、道的文化基因,基因里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火苗,以及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胸襟。正是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得几千年的汉文化大放异彩而又不被同化。其实文化的交融也不需要太多说教,文化是一个民族血液里的因子,一言一行都透着那个民族的秉性。长期和番社打交道的吴氏父子,他们的言行就是无形的汉文化种子,素有侠义胸怀的吴氏父子又岂能少了这份担当。

吴凤故里:平和大溪壶嗣村吴氏宗祠——报本堂

康熙收台以来,清政府开发台湾一直面临着如何处理汉番关系的棘手问题。为此,清政府采取“抚番”政策,还专门设置通事负责管理汉番贸易、赋税以及解决汉番纷争的诸多事宜。吴凤的经历和素养,使他成为阿里山通事的不二人选。从一个阿里山的小商贩摇身一变成了阿里山的通事,吴凤冥冥中注定与阿里山有一段未了的人生际遇。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至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间,吴凤被任命为阿里山通事。身为通事的吴凤处事公道,忠于职守,全力促进汉族和番族的贸易往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更加受到番人信赖。
在其位,谋其政。任通事四十八年中,吴凤也遇上一件十分棘手之事——相传番人素有“粟祭”(每逢新谷登场时,就要以“出草”的形式猎取人头来祭神)的陋俗。吴凤想改变这一陋俗。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移风易俗岂是易事。然而,事有例外,也并非不可能。历史上,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使得兵强国盛,得地千里。商鞅变法,为大秦一统天下奠定基础,使得诸侯宾服。当然,这些教科书上的大事件,无一不是靠一国之君的无上权威得以施行。身为通事小吏的吴凤,他能改变番人这积年陋俗么?上任第一年,他力劝番人戒俗,可软硬兼施却并无实效,最后妥协以牛代祭,答应来年一定给人头以祭神;翌年,吴凤还是极力劝说,番人勉强同意以牛祭神。看得出,吴凤一直在拖,他想能拖一年是一年,最好拖到番人淡忘的这一天。这样勉强拖了五年,番人们再也不干了,说:“今年再不给人头,就杀吴凤祭神。”拖不过去,吴凤找到新的办法,他取朱一贵义军死者遗留下来的首骨以充祭事,每年一具。
当文明与野蛮碰撞时,往往会付出沉痛的代价。至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朱一贵义军的尸骨也用完了,番社再次来讨人头祭神时,吴凤只剩严词相告了。还好,这样又拖过了三年。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恰逢天灾,番社发生瘟疫,死了很多人,他们认为是没有用人头祭神,遭神灵惩罚所致。番人们气势汹汹地来声讨吴凤,扬言一定要杀人以谢神。吴凤知道已势不可止,只能好言相慰了。无奈之下,吴凤和番社约定,“明天一早,山中有一红衣帽的行人,你们可取他的头。但是有言在先,只准杀这个人,以后不准再杀人。众番欢呼而去。”
然而语言又是那么苍白。“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吴凤做出了选择。翌日早上,果见山道上走来一穿红衣戴红帽的老者。众番人张弓射杀,取其首,愕然发现竟是通事吴凤。各社番人闻知,悲痛至极,号哭之声震撼山林。吴凤既已殉职,众番社酋长聚议,立誓戒除“栗祭”恶俗。吴凤亡于农历八月初十,七日而葬。
吴凤用生命为番人的陋俗献上最后一次祭,世上没有什么比这更昂贵的代价。是非看立场,道义看担当,退一步得以苟全,进一步玉石俱焚。在生死面前,吴凤挺着山一般的脊梁把道义担在肩上,他因此也被被尊为“阿里山神”。后人在嘉义县中埔乡社口村立起一座“阿里山忠王庙”,蒋介石还为吴凤庙题“舍生取义”匾额。在吴凤生前供职的一带,留下以他名字命名的“吴凤公园”“吴凤乡”“吴凤中学”等一连串的纪念名字。在嘉义火车站广场,还矗立起吴凤的铜像。吴凤留下串串身后名。

灵通景区世界第一天然大佛

灵通景区悬空古寺 珠帘化雨

斯人远逝,人能安排生前,谁能安排得了身后。而吴凤的身后却越来越广泛传播,在吴凤的故乡平和县大溪镇的壶嗣村,如今也有吴凤小学、吴凤路。当年化成红衣老者时,吴凤是绝对不会去猜想身后的荣辱。一个渡台谋生的福建平和人,他竟能成为台湾的阿里山神,这一切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从灵通山到阿里山,吴凤带去的不仅仅是一个闽南人的打拼精神,吴凤胸中有大道,这大道是天下苍生。为此,他可以献上项上头颅。
灵通山和阿里山都是当地的两座名山。远望灵通山,群峰巍峨。天地间,谁能与山比峰?吴凤,他站起来是个人,躺下去是一座山,他被万世膜拜。
作者简介:黄水成,福建平和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二届高研班学员。记者。在《十月》《西部》《山花》《福建文学》等刊发表作品上百万字。出版散文集《一个人的微战争》小说集《燃烧的鞋》红色少儿长篇小说《神秘的电波》。获首届林语堂散文奖等文学奖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