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三焦辨证治头眩水饮
水饮本属于阴邪,水性沉重下流,反而上逆,引发头晕目眩,不太好理解。从医圣张仲景著作中来看,这种情况还不少。临床都有头晕目眩,但是用方不同,必须鉴别。
下焦阳虚水饮头眩:
一:真武汤条文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一作僻地者。
这里部位有心下悸,身瞤动,头眩。单看症状属于中焦水饮,然又有附子温阳力量大增,传统认为本方针对肾阳不振水饮泛滥,可以看做下焦。
二:五苓散在金匮中说到: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这里指出脐下悸,吐涎沫,有癫痫而头晕目眩为眼目,刘渡舟老曾指出这是水癫痫。五苓散有温阳健脾利水作用,有人指出其作用与下焦膀胱,气化则水出。无论那种理论,其利水作用为主。根据脐下悸指的部位下焦,与真武汤比较一个肾一个膀胱。
中焦水饮头眩:
一:苓桂术甘汤有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本方有桂枝,对比真武汤寒邪较轻。因此后世经验来看本方侧重治脾,看做治中焦水饮。叶天士也说:外饮治脾,内饮治肾这就总结真武汤苓桂术甘汤之意!
二:金匮要略还有小半夏汤加茯苓,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这个针对膈间,也是中焦。半夏习惯看做健胃化痰饮,因此小半夏汤加茯苓属于治疗中焦胃里水饮导致的眩晕心悸。与苓桂术甘汤比较一个脾一个胃。
三:金匮要略还有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这个条文也是指心下,中焦,从药来看白术健脾化饮,重用泽泻利水,药少力专,侧重治脾利水化饮。对比五苓散下焦,两方利水力量尤强。
四:
因此我们可以看仲景治疗水饮脉络,五苓散,真武汤治下焦水饮头眩;苓桂术甘汤,小半夏汤加茯苓,泽泻汤从中焦治水饮头眩。
附医案一则。
这个用的小柴胡汤合泽泻汤,虽然没有心下悸这些,但是患者舌胖大,润,明显水饮内蕴,又有口干心烦呕吐,考虑少阳犯胃,三焦不利,水饮内蕴,不能单纯利水化饮,必须用和解少阳,调达三焦,斡旋中焦泽泻汤健脾利水治疗水饮眩冒。
辨证对不对看效果,这个患者下午三点左右服药,晚上九点左右就能开车外出了。效果真好,可以用覆杯而愈,效如桴鼓来形容了。
这里提一下四川名医江尔逊老一个经验方,也是小柴胡汤合泽泻汤,叫柴陈泽泻汤。
其实这个方,要是治疗本病未必能见效,水饮所致不是肝风,因此天麻钩藤菊花这些反而掣肘,或者画蛇添足。当然,有肝风的还是按照江老意思加上天麻钩藤等比较好。
不成熟意见大家临床可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