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基础知识(2)

再提一个小问题:下面两个句子是否见到过?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格(葛)亮

今世进士,尽是近视

这是很著名的两个对子的出句,非常巧妙,以至于到现在仍没人能对得出来。像这样的句子,从古至今有很多。可以再举出几个:

香香两两

李姐理解礼节

石狮市实施十事

二月河开凌解放

河南南、湖北北,雄关九里

谁如果有兴趣,可以来试一试。

我的意思是:汉语的奇妙,可以说淋漓尽致地显示于我们的对联中,尤其是巧联妙对。有人只认他所谓的“正经”的对联,而对巧联妙对怀有偏见,以为这不是真功夫。我不赞成这种看法。

虽然对联用途之广泛,与老百姓的生活关系如此之密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对联历来被看作是“小道”、“雕虫小技”,不入大雅之堂,文学史上也没有它的一席之地,如梁启超就说对联是“痛苦中的小玩意儿”。台湾《楹联丛编》说:“楹联虽为文人之小技,骈文绪馀,不列巨制,无当硕学,而彼深情精意,能于片言短语著墨无多之中,尽情暴露,纤微不遗,较之洋洋数千万言之大文,殊无多让。且以其立言简要,便于记忆,人乐传诵,是以自有此制,虽大贤名流,亦莫不竞相构作,抒其怀抱,以留鸿爪。迩来环顾国内,如家庭、园林、廨署、院庙胜地等等,几有满目琳琅,触处皆是之景象。外此若社会上应酬往来之庆贺、丧葬等,亦莫不视为要品也。”(台湾广文书局1981年1月版,《楹联作法》第二章《楹联之价值》)

清末陈继昌在为梁章钜《楹联丛话》所写的《序》中说:“楹帖肇自宋元,于斯为盛。片辞数语,著墨无多,而蔚然荟萃之余,足使忠孝廉节之悃,百世常新;庙堂瑰玮之观,千里如见。可箴可铭,不殊负笈趋庭也;纪盛纪地,何啻梯山航海也。诙谐亦寓劝惩,欣戚胥关名教。草茅昧于掌故者,如探石室之司矣;脍炙遍于士林者,可作家珍之数矣。一为创局,顿成巨观。”

但遗憾的是,由于:一,如民国时蔡东藩先生所言:“自学校创设以来,课程杂沓,无暇专习国文,目未睹经史,口未辨音韵,有执联对以相属者,彼此瞠目不知所答。小学诸生无论矣,即卒业中学者,亦多敬谢不敏;间或勉强应命,非出诸抄袭,即难免荒唐。”(《中国传统联对作法》卷一,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1页)二,这一传统文学艺术样式一直未能被列入各种文学史(楹联界称“遗憾的文学史”);即使大学中文系的教材也没有对联的内容。当代学者周策纵先生说:“中国文学史的著作,本来多是模仿西洋的体裁。假如因为西洋文学里没有对联,所以我们也就不把对联算进去,这就等于说,西洋没有豆腐,所以豆腐不算菜了。”(见《对联》杂志新八卷九号,2002年第9期)真可谓一针见血,批得痛快淋漓。所以现在懂对联、能欣赏对联、会写对联的人越来越少。但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并离不开这种艺术形式。我就常常遇到有人来求对联,如祝贺、哀挽、甚至春联。但请人写对联,总觉有弊。台湾的《楹联丛编》说:“联对之宜学,亦急所当务之一端也。不善此道,自必求诸市肆笺扇家,其弊有不可胜言者,姑略而言之:东抄西撮,语意不贯,一病也;前人典故,舛错用之,二病也;陈陈相因,肤泛不切,三病也;措词多欠稳妥,对仗大半凑集,四病也。尝入哀庆之家,举目四望,粉壁所悬,其犯上所言四病者,实觉数见不鲜。甚至因语句之失检,贻终身之口实,彼此流传,作为笑柄。”

(0)

相关推荐

  • 中国楹联第一村浪石古民居群对联(申会平整理)

    顾问钟石山 主编何俊良13517392853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作者简介]申会平,女,笔名:晨风,70后,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人,自由职业,文学爱好者.自幼受家父的教诲熏陶, ...

  • ​卷首语 | 红了对联白了头

    2021年<对联>杂志征订开始啦 订阅<对联>杂志的三种方式 订阅对联杂志,尊享 曾联惠对联课堂C位 2021年01期<对联>杂志精彩导读 <对联>杂志 ...

  • 格言对联3000副大观:每日一读(061--080)

    网络顶级楹联作家,著有楹联20000副,楹联1001集. 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格言对联3000副大观:每日一读(061-080) 格言联,是学习楹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 对联基础知识摭谈

    中华名族历史悠久,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都是古代人民辛勤创造的宝贵财富,是祖先们的聪明和智慧的结晶.对联就是其中独具风格的一种艺术,是祖国文化艺术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素为 ...

  • 对联基础知识(16)

    原文地址:对联基础知识(16)作者:散漫斋主 明.清对联之繁盛,当然有许多原因.我想,大抵有三个方面: 第一,从文学史的角度,从文学发展.演进的过程看.这一方面,我比较赞同台湾学者南怀瑾和吉林大学赵雨 ...

  • 对联基础知识(15)

    原文地址:对联基础知识(15)作者:散漫斋主 我想,在没有掌握确切的.无可争议的资料的情况下,似乎并没有必要去认定哪一副对联是"第一副"什么联,哪一副又是"第一副&quo ...

  • 对联基础知识(14)

    原文地址:对联基础知识(14)作者:散漫斋主 综上所述,基本上可以肯定:成熟的对联应该是产生于唐代.但这并不是说现在所发现的唐代的一些诗歌等作品(包括联句.题于门的诗歌等)中的对偶句都是对联.因为我们 ...

  • 对联基础知识(13)

    原文地址:对联基础知识(13)作者:散漫斋主 还有人把唐代人作诗时的联句作为"楹联"或"联语".如<中国楹联报>总251期孙皖樵先生的文章<颜 ...

  • 对联基础知识(11)

    原文地址:对联基础知识(11)作者:散漫斋主 第二节   对联的产生和发展 刘叶秋先生曾有这么一段话:"对联的产生和发展,绝不是偶然的.对联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单音个体的汉字,使它的 ...

  • 对联基础知识(10)

    原文地址:对联基础知识(10)作者:散漫斋主 此外,还有人从对偶是汉族人的审美意识.思维模式及汉语的表述特征等方面讨论对偶和对联. 湖南岳阳的童山东在<修辞学的理论与方法>(河南人民出版社 ...

  • 对联基础知识(9)

    原文地址:对联基础知识(9)作者:散漫斋主 俄语中有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中国汉字",其寓意则是"非常奇妙的东西".法国作家都德在他的著名短篇小说<最后一课 ...

  • 对联基础知识(8)

    原文地址:对联基础知识(8)作者:散漫斋主 当代著名学者.哲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在1999年7月13日给我的复信中说: "楹联的产生,从思想上讲,由于有对立统一的辩证法,不对仗,即 ...

  • 对联基础知识(7)

    原文地址:对联基础知识(7)作者:散漫斋主 以上是第一个方面,即思想内容方面.此外,还有第二个方面,那就是外在形式方面.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9月有高玉的一篇文章--<对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