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黄山画派大家梅清传世名画赏析
梅清(1623-1697),原名士羲,字远公、渊公,号瞿山、瞿硎、梅痴,敬亭山农等,宣城人。梅氏家族到他这一辈,已经涌现出众多的名宦学士,令世人侧目,其先祖梅尧臣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重量级的大家。家学渊源,加之钟灵毓秀的宣城山水熏陶着伴随着他成长,自幼便显露与众不同之处:“尚在孺子时,束发功书史”,“英伟豁达,读书竟夜不寐。既长,以博雅负胜名”。少年时,他的诗文在江左颇负盛名,不过,他更钟情于翰墨丹青,“咏歌余,间作墨画”。梅清初期绘画题材大多取自于家乡的山,家乡的水,是家乡的山水造就了他绘画的深厚功底,是家乡的风土人情铸炼了他艺术气质。与石涛(道济)友善,皆有“黄山派”巨子的荣誉。山水云烟变幻,画松多奇气。清笪重光曾说:“从来笔墨之探奇,必系山川之写照,善师者师化工,不善师者抚缣素。”(《画筌》)认为历来山水画的形成,在于综合自然的观察、感受,才能以笔墨加以艺术地概括,否则,只能走依傍前人的老路。
清 梅清 黄山文殊台 镜心 水墨纸本 成交价724.5万元
梅清(瞿山)善于向大自然学习,“用古人之规矩格法,不用古人之丘壑蹊径”。他长于写黄山峥嵘,松石多有奇姿,笔墨苍郁灵动,着意于点线交响,而自成家法,是清代山水画坛上有创造性的杰出画家。此幅《黄山文殊台》,作者抓住了黄山典型的形象,根据形式美的规律进行加工,强调了自然变幻的整体感受和神韵。布置气象以“松满云谷”来作主体,排松气势联贯,又分段为伍,“石笋”耸立,白云缭绕,并以楼阁“点晴”。不论构图的处理,形象的刻画,都能恰到好处地提示出特定对象的审美观感。海浪似的松涛为实,白云空灵为虚,与整体块面造型的火成岩峭峰相映成趣,布局严谨,奇正相生,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中国山水画在体现空间上讲究虚实相映,开拓境界,丰富画意,常以“云气为象”,所谓“山本静,有云则动”,“山之有云犹鱼之得水,自然空灵”,以至形成了传统山水画处理虚实的一种惯用手法。当然,也有的常囿于前代程序,缺乏自然生意,以致削弱了艺术的创造力。但梅清此图妙在能将云气掩映处理得颇为自然,甚合黄山有断有续、非断非续、云气空漾、顷刻之间顿成异观的神气。他并不是采用“墨花飞动湿云生”的表现方法,而是靠形象衬托来显示其体闲逸而舒展的云层。自有一种“深壑蓄云彩,纷郁出清晨”(陆畅《山出云》)的诗意。整体中以茅屋、人物点缀,增添了生活情趣。前人称梅清“画山水入神品,画松尤为奇绝”,这正是作者受黄山长期陶养的结果。黄山孕育产生了梅清和戴本孝、渐江、石涛等大家,并形成了黄山画派。黄山雄伟、透逸、奇峭、虚幻、险隘兼而有之,这是大自然赋予的先天条件,画家可从不同的自我感受出发去创造不同的意境。如渐江等以冷逸简远为“静”的意趣,反映了他们的艺术个性;梅清却以酣畅豪纵为“动”的韵致,并从透逸奇峭的角度去表现,他的笔墨形式正是适应了这样的主题内容。
清 梅清 松荫水榭图 立轴 水墨纸本 成交价201.6万元
此幅《松阴水榭图》为梅清仿宋代著名画家马遥父笔意而作,取景奇险,用线盘曲,行笔流动豪放,运墨酣畅淋漓,异于新安派生涩清峻的画风。画面自上而下,山石、松树、瀑布、水榭以半居右侧画面之势急剧而下,险中更显远阔之境;广袤无边的水面平静安然,与险峻的山石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画面的起伏与感染力。梅清的作品多给人以清俊高逸、苍茫远阔之感,并善于运用笔、墨、皴、点等多种手法表现山峦云烟的变幻、松树岩石的苍莽,零乱中求整秩,经纬明快,恬适流畅。时人称其山水入妙品、松石入神品,当知其艺术价值魅力的恒久所在。
清 梅清 西海门看落照 立轴 设色纸本 成交价101万元
明末清初,随着黄山旅游的开发和出外经商的徽州商人对家乡风物的眷恋,“黄山图”成为重要的表现题材,出现了中国画史上第一个以山命名的画派——“黄山画派”,梅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梅清以画黄山著名,“得黄山之真情”,与石涛、弘仁成为“黄山画派”中的代表人物。出生于宣城的他“所居近天都”,一生中“两游黄山,七浴汤泉”,“游览诸峰随手写景,故笔底通灵,不落寻常蹊径。” 梅清(瞿山)善于向大自然学习,“用古人之规矩格法,不用古人之丘壑蹊径”。以气势取胜,行笔流动豪放,运墨酣畅淋漓。取景奇险,用线盘曲,富有运动感。有异于新安派比较生涩清峻的画风。他长期深入黄山。多写生黄山真景。虽经常自称学元代,却有自己独特的创造。他风格清俊高逸,表现山峦的云烟变幻,松多奇苍。曾用卷云皴,给人苍茫感觉。他的《宣城二十四景图册》,堪称平生呕心之作。人称他山水入妙品,松入神品。他间亦画梅,其梅画烟云历落,枝干奇古。72岁时所作的《高山流水图》轴,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苍劲的运笔、酣畅的墨色、及皴法、用点均更多石涛意韵。梅清笔下松驰中见功力,零乱中求整秩,经纬明快,恬适流畅。
他长于写黄山峥嵘,松石多有奇姿,笔墨苍郁灵动,着意于点线交响,而自成家法。笔下的黄山豪迈奇绝,“备极云烟变幻之胜”。既不同于弘仁的冷逸峻厚,也有别于萧云从的高森苍润。现代画家贺天健在《黄山派和黄山》中评道:“石涛得黄山之灵,梅瞿山得黄山之影,渐江(弘仁)得黄山之质。”灵和质在字面上都比较好理解,但 “影”是何意呢?游览黄山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在晴朗的日子里,在强光的照射下,再加之薄云的影响和山峰距离的遥远,一切会变的虚幻缥渺起来。而梅清在描绘黄山时多用淡远飘逸的笔墨,这或许就是所谓黄山之“影”吧,细赏此幅《西海门看落照》会对此说法有更直观的感受和理解。
作者抓住了黄山典型的形象,根据形式美的规律进行加工,强调了自然变幻的整体感受和神韵。布置气象以“松满云谷”来作主体,排松气势联贯,又分段为伍,山势龙脉蜿蜒盘上耸立,白云缭绕,四周的留白使得画面气象开阔,雾气氤氲。不论构图的处理,形象的刻画,都能恰到好处地提示出特定对象的审美观感。海浪似的松涛为实,白云空灵为虚,与整体块面造型的火成岩峭峰相映成趣,布局严谨,奇正相生,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中国山水画在体现空间上讲究虚实相映,开拓境界,丰富画意,常以“云气为象”,所谓“山本静,有云则动”,“山之有云犹鱼之得水,自然空灵”,以至形成了传统山水画处理虚实的一种惯用手法。当然,也有的常囿于前代程序,缺乏自然生意,以致削弱了艺术的创造力。但梅清此图妙在能将云气掩映处理得颇为自然,甚合黄山有断有续、非断非续、云气空漾、顷刻之间顿成异观的神气。他并不是采用“墨花飞动湿云生”的表现方法,而是靠形象衬托来显示其体闲逸而舒展的云层。自有一种“深壑蓄云彩,纷郁出清晨”(陆畅《山出云》)的诗意。整体中以茅屋点缀,增添了生活情趣。前人称梅清“画山水入神品,画松尤为奇绝”,这正是作者受黄山长期陶养的结果。黄山孕育产生了梅清和戴本孝、渐江、石涛等大家,并形成了黄山画派。黄山雄伟、透逸、奇峭、虚幻、险隘兼而有之,这是大自然赋予的先天条件,画家可从不同的自我感受出发去创造不同的意境。如渐江等以冷逸简远为“静”的意趣,反映了他们的艺术个性;梅清却以酣畅豪纵为“动”的韵致,并从透逸奇峭的角度去表现,他的笔墨形式正是适应了这样的主题内容。新安画派的突出特点是能以古人之笔墨,参证自然造化,其构图、取景以及笔墨的渲染无不受到真山真水的影响。因此,画风与清初摹古派的一味师古迥异。
《西海门看落照》最能体现“黄山之影”,落晖之前,西海门暮霭迷漫,山峰如剑直插云端。山峰之间因光的作用,呈现出明暗关系。而清淡明洁的水墨写就的浮丘峰九叠芙蓉冉冉凌空而起,更是如梦如幻。……梅清将黄山的形、神、韵都尽现笔端,位列“黄山画派”之冠,当仁不让。
王隐《晋书·隐逸传》记:“瞿硎先生者,不得姓名,亦不知何许人也。太和末,常居宣城界文脊山中,山有瞿硎,因以为名焉。大司马桓温,字元之,谯国龙亢人,东晋权臣、名将,是宣城太守桓彝之子,尝往造之,既至,见先生被鹿裘,坐于石室,神无忤色,温及僚佐数十人皆莫测之,乃命伏滔为之铭赞。竟卒于山中。”
桓温自拥文武奇才,又有无数高士辅佐,还三番五次到石室来拜访瞿硎先生,请他出山相助,可见瞿硎先生绝非一般人物。王安石《次韵游山门寺望文脊山》诗曰:“闻昔有幽人,萝追赤松。遗形此古室,孤坐鹿裘重。人去邈不返,洞壑空藏龙”。诗中把瞿硎先生比作龙,与卧龙诸葛亮并列。南宋宁国籍进士虞俦在《和陈游石门吊瞿硎先生》:“下有奇洞府,有道乃宜据。鹿裘坐石室,先生岂真踞。傥是我辈人,傲视非所虑。桓温汝何为,乃欲效三顾。奸心妄窥鼎,未见神合沮。”诗句叙述桓温仿效刘备三顾茅庐,但未能如愿。晋太和年间,正值乱世,朝庭腐败,致使众多高士弃官隐居,除瞿硎先生外,还有陶渊明等人。陶渊明虽已隐居,但留下了大量文赋,而瞿硎先生则无一字之遗,可以说是隐逸最彻底的一个人。清代文人鲍明发在《瞿硎先生论》中这样评价:“孔子称泰伯至德在民之无称,盖惟无称所以愈可称也。先生与渊明同趋,而不若渊明之籍籍人口,则先生之隐,视渊明而又异矣!故曰隐士之高者也。
此卷作者梅清(1623-1697),安徽宣城人,字渊公,号瞿山,又号瞿硎。宋梅饶臣后代。曾写《午夜歌》:“瞿硎山上鹤长飞,瞿硎山中人未归。苍松依石坐吹笛,白云好我霑裳衣。”与石涛交流曰:“我写泰山云,云向石涛飞。公写黄山云,去染瞿硎衣。”对瞿硎先生的仰慕之情可见一斑。
清 梅清 奇峰云海图 手卷 水墨纸本 成交价840万元
梅清的佳作《奇峰云海》手卷,是其“余游黄山之后,凡有笔墨,大半皆黄山矣”的最好证明。此手卷梅清共享印六方:得句自长吟、渊公、叁昧游、梅清、山高水长、瞿山人清记,可见重视及得意之状!此卷作于乙亥年(1695),是梅氏70岁以后成熟时期之精心佳作,一派炉火纯青之状,没有任何火气,独立面貌更为明显。创作风格有以下特点:一、黄山峰石皴法之独特。在长披皴与斧劈之间参以卷云等皴法,古今没有,谓之梅清皴。更为奇特的是皴后的渲染使黄山奇峰呈不同方向的立体感,更显走势雄强,造型奇美,令人拍案叫绝!二、梅家“树树花”的独创。早在三百多年前,宣城画坛即赞梅清所绘树为“梅家树树花”。王士祯有诗赞之曰:“从夸荆地人人至,不及梅家树树花。”梅清所绘杂树,树干上大小深淡不同之圆点,如树如花,顿生美感。三、远山造型之独特。远山造型如笋如箭,层层重叠,高低、瘦胖、深淡、走向都各不相同。这都是梅氏多次亲仿黄山,师法自然、“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结果。在《奇峰云峰》手卷约四米长的巨卷中,梅氏创作的崇山巨壑给人以松弛谐畅、俊朗清明的深刻印象,让人久久难忘。
该卷上留有收藏印:印雪、慧明、香风有邻、兰知书屋、钵池山人、小亭秘玩、小梅画印等。卷前引首为清道光、咸丰间大收藏家韩泰华所书“奇峰云海”四字,并有他的首跋:“此卷集奇峰、异石、怪松、云海于一体,松秀枯淡、墨色苍浑、构境空疏,近于元人体格,为梅清山水之佳构,不可多得也”。而叶德辉(光绪十八年进士)在次跋中云:“梅清笔墨简率,皴染合用,虚实相间,意境深远,虽法元人而雅淡之致似觉胜之,不可不宝”。另有刘世珩跋云:“此山水卷笔墨简淡,苍秀卓立,布局萧疏,意境高逸”。梅清此手卷留存于今,实为幸事!
此卷梅清山水手卷,笔者查阅所有梅清资料是最为精品的一件。若干年后,五千万至一亿的一件作品,就是这类顶级精品,是藏家和投资家万万不可忽略的。(士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