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经顺了,气血就顺了!用调肝的方子,治好偏头痛,请你务必读懂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藏象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很小的时候,我就听大人讲,莫生气,消消气,气大会伤身。

当时的我,还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劝人消消气呢?气大,怎么就伤身呢?

后来,我学习了中医,逐渐认识到一些问题。我这才清楚,生气、发火、郁怒,带来的结果,是气血的不顺畅。气血运行的非正常状态,对人来说是危险的,容易生成各种意外。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

早年,我学习中医临床大家焦树德前辈的验案,了解到这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姓赵,女子,年65岁。

什么毛病呢?就是右侧偏头痛。这一疼,就是一年多。

原来,这个人脾气素来急躁、易怒,无论什么事情,在她眼里,都必须尽快完成,尽早安排,整天风三火四。遇到不顺之事,她还喜欢和人争辩理论。

为啥这么着急呢?她自己也说不上来,觉得这是性格使然。

也许真的是因为性格吧,此人从最近一年前开始,就频频偏头痛。最近三四个月,其症状逐渐加重。而且,除了右侧头痛外,右侧的面颊也跟着疼。

这个疼,每日发作数次。为了止疼,她几乎天天吃大量的止疼药,最多吃十片左右。

此人到医院去检查过,确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注射、封闭等办法都用了,无效。

最后,这个人被折磨得生不如死。她几次留下遗书,说自己再也受不了这个折磨了。

家人为了防止其出现意外,就每日安排一人,在家陪她。

后来,家人就带她看中医。医家,正是焦树德前辈。

刻诊,见患者脉象弦,舌苔薄白,面容愁苦,身体偏胖。其他的,如二便和饮食等等,都还可以。    这时候,医家书方一首,但见——

生地12克,生白芍12克,生石决明30克(先煎),生代赭石30克(先煎),川芎9克,苏木20克,荆芥9克,僵蚕9克,蜈蚣3克,白附子6克,香附10克,黄芩10克,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用药以后,头痛脸痛现象大大减轻,基本可以不吃止痛片了。

后来,医家遵原方,稍事加减,为患者继续调治。到最后,这个人的头痛毛病完全消失,生活恢复正常。整个的治疗时间,持续了两个多月,将近三个月。

现在,我想和你一起分析这背后的道理。

你看,这个患者,平素性情急躁易怒,脉象偏弦。很显然,考虑肝的问题,对不对?弦脉,主肝病。肝主情志。性情急躁,必然属肝郁。

中医语境下,肝是什么?我常常给人讲,肝是警察,是人体里头气血运行的交警,是维持秩序的那个人。肝主疏泄。疏泄,意思就是让气血运行通畅流利。如果肝郁气滞,疏泄失常,人体气血流通失去了这么一个交警,那结果,一定是堵车,一定是气血如没头苍蝇一般地乱跑。

堵车了,就是气滞。乱跑,就是气逆。

在这个状态下,什么病都来了。

机体分析上头医案里这个女患者。她肝郁日久,则生热。热邪灼伤阴津,则肝阴受损。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肝风往上这么一吹,她就头痛。

肝风上扰和头痛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从经络的角度来解释。咱们的肝胆经,走头部。因此,当我们的肝气出现异常,肝经不顺的时候,邪气上扰头部,就形成头痛、脸痛。

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理顺肝经之气,把肝的状态好好调节一下。清肝热、平肝阳、理肝气,然后祛风止痛。我们看看当时焦树德前辈用的方药——

生地12克,生白芍12克,生石决明30克(先煎),生代赭石30克(先煎),川芎9克,苏木20克,荆芥9克,僵蚕9克,蜈蚣3克,白附子6克,香附10克,黄芩10克,水煎服。

这里头,香附疏肝理气,生地和白芍滋补肝肾之阴,柔肝体而平肝阳。石决明平抑肝阳,代赭石镇肝降逆,梳理气机。川芎和苏木,能活血解郁,血通而痛止。其他的,比如荆芥、僵蚕、蜈蚣、白附子,则可以祛风止痛。黄芩一味,可以清热。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此乃养阴柔肝、活血熄风的一张方子,很典型。

从这个医案里头,我们能感受到什么呢?

还是那句话,人,不要轻易动自己的肝气。肝气一动,肝经就不顺。肝经只要不顺,一身气血就不顺。沿着肝经,就容易生出病来。因为肝作为我们身体内气血运行的交警,它不正常了,气血一定会随之出现各种乱套,你说我们的身体还能好吗?

所以说,此时此刻的我们,之所以能在这里心平气和地品读医案,学习中医知识,身体不痛不痒,感觉上非常良好,我们要感谢我们的肝啊。是肝,在身体里梳理气血,默默做出贡献。如果有一天,它罢工了,玩儿赖了,我们就要遭罪了。

说起来,偏头痛证属肝经病变的人,还是很多的。大家的主要表现,就是脉象弦,或弦数有力,舌苔薄白,或者舌红苔薄黄,性情急躁易怒,素来脾气不好,喜欢与人争执,爱钻牛角尖。发起脾气来,连自己也控制不好。这样的人,我希望你能认真揣摩本文验方。将来有机会,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化裁,调治偏头痛。一般来说,这一思路,是很多中医人都掌握的,不算什么核心技术。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