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转载]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出自《论语》,指一个人对他亲近了,他对你不尊重,疏远了则有怨言!明智之人在交往之中懂得保持距离。孔子就非常佩服春秋时期的晏子交朋友的态度。晏子不轻易与人交朋友,但如果交了一个朋友,就会善始善终。对于我们来说,每个人都有朋友,但善始善终的很少。新朋友在增加,老朋友却在流失,正所谓“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晏子能让友情地久天长的要诀就在于“久而敬之”,交情越久,他对人越恭敬有礼,别人对他也越敬重。这四个字说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一般来说,关系亲密的朋友,言谈举止都更为随便。但一时的口不择言,有时会变成永远的伤疤。因此,交友之道,便在于“久而敬之”。
朋友关系的存续是以相互尊重为前提的,容不得半点强求、干涉和控制。彼此之间,情趣相投、脾气对味则合、则交;反之,则离、则绝。朋友之间再熟悉、再亲密,也不能随便过头、不恭不敬,不然,默契和平衡将被打破,友好关系将不复存在。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自己的私密空间,朋友之间过于随便,就容易侵入这片禁区,从而引起冲突,造成隔阂。待友不敬,或许只是一件小事,却可能已埋下了破坏性的种子。维持朋友亲密关系的最好办法是往来有节,互不干涉,“久而敬之”才能天长地久。
孔夫子还曾告诫弟子子贡“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通俗的解释为:以上下级为例,当上司有了不对的地方,你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果对于一个问题,你说的次数多了,虽说是对公司与上级有益,有时也会招致上司的反感。对朋友也是一样,朋友有不对的地方,但若他听不进你的建议,你劝告的次数过多,朋友反而会与你慢慢疏远,甚至与你变成冤家。
中国文化中友道的精神,在于“规过劝善”,这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有错误相互纠正,彼此向好的方向勉励,这就是真朋友。但规过劝善,也有一定的限度。朋友的过错要及时指出,“忠告而善道之”,尽心劝勉他,让他改正错误。但实在没有办法时,“不可则止”,就不要再勉强了。自古忠言逆耳,假如忠谏过分了,朋友的交情就没有了,尤其是共事业的朋友。
豪猪生长在非洲,身上的毛硬而尖。冬天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它们就聚在一起,互相依靠,借彼此的身体取暧。但是当它们靠近时,身上的毛尖会刺痛对方,它们立刻分开,分开后因为寒冷它们又聚在一起,因为被刺痛又分开。这样反复数次,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彼此间的最佳距离——在最轻的疼痛下得到最大的温暖。
其实,豪猪的距离对于友情同样适用,过于亲近,有时会被刺伤,过于疏远,又感受不到友情的温暖,只有把握好相处的距离,才能让友谊之树常青。
素材:网络、编辑:春云如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