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智慧全集》-上智-掌握全局-杨士奇》33

读《智慧全集》-上智-掌握全局-杨士奇》33

一件事情摆在大家的面前,有人可以把此事搅乱弄浑,也有人可以把此事摆平理顺,这就要看相关人等对此事的看法是否以义为先,认知是否以善为本了。

明朝时广东布政使徐奇一次上京城晋见皇帝。广东与京城,相隔天高地远的,难得一去,边远地区的官员想与京城的皇帝相见,也是一件难得的一件事情。这一去,多年不相见的同僚朋友应该去见见去会会,当然,这一见一会免不了要以“礼”当先。

于是,徐奇特地准备了一些岭南的地方特产藤席作为见面之礼,准备到京城后送给一些朝中大臣和自己的朋友。

行为者无意,但有人就多心了,认为这是贿赂这是腐败这是违法之举。为了表白自己,为了显示自己,就把写有受礼姓名的礼单泄露了出去。这样的名单泄露给别人还不打紧,而事实是泄露名单的人是把此名单交给了当时专门负责刺探官员们家事私事情况的朝廷监察人员。这事麻烦就来了就大了,因这送礼的名单被人直接送到皇帝的手里了。

皇帝当然对这样的自己下面人员私自交往情况十分地上心,一字不漏,一人不少地看了个几遍。看后使他感到奇怪的是这名单上面怎么没有大学士杨士奇的名字。

于是,他把杨士奇召到宫中,单独地询问他,想知道其中有何理由。

杨士奇说了:“徐奇受命到广东上任时,朝中众臣都作诗相贺与他送行。我当时因有病,没有去相送,也没有作诗与他。如果当时作了诗相送,可能我的名字现在也会出现在这个名单里。当然,朝中很多的大臣都在这个名单里,但是否会接受这点礼物还不能肯定。再说,徐奇送的这个礼并不贵重,一件生活物品而已,值不到几个钱,应当没有可疑的地方。”

话语平平,如谈家常,但理在其中,没有添油加醋,没有节外生枝,更没有上纲上线。与泄露经名单的人的心理和行为大相径庭。

皇帝知道这事情的前前后后轻重缓急后,也放下心来,认为不是大事一桩。就把名单交给宦官,命令他拿去烧了,不再追究。

小事情一件,告密的人想加害徐奇和诸多大臣,而杨士奇却认为此事此礼属人来人往之常情,不必生虑,不必计较。在皇帝面前,正面说事,道出来由,婉言说理,解出皇帝的疑虑,无形中用自己的诚言解除了可能会发生的涉及诸多大臣被误解被追究的不利处境。

在宋真宗时,有官员上书谈论宫中的事。真宗听后想,宫中之事,是朕的家事私事,你竟不知天高地厚,还敢上书在我面前胡说八道,真的是气人得很。于是,真宗把这人官员贬官并抄其家,叫他知道什么是该说什么是不该说,持你今后还敢不敢乱说。

真宗处理了这个胡说八道的官员还不甘休。当他听说朝中还有些与之交往的官员还在惴惴不安,还在占卜凶吉时,就又上心了。他把他捕获到的这些大臣占卜凶吉的言辞交给御史,要他审理这些事,办理这些人。

此时,任职全国最高的军事机关枢密院的王旦,拿着自己占卜的卦辞到真宗面前,让皇帝审核审核。王旦的坦荡,真诚,获得了皇帝的欢心,加之,卦辞的内容也没有什么刺目的出格的地方,皇帝对此就有点释然了,表示可不再追究此事了。

皇帝的话要及时领会,及时办理,不然,有时会翻来复去的。

王旦马上到中书省,把那些涉及到要审理的占卜凶吉言辞的资料全部拿出来烧掉了。

后来,真宗真的后悔了,他又提出要继续追查那些事那些人。王旦禀报这批资料已按皇上的意思烧掉了。真宗听后,心中只得暗暗叫苦,只得作罢了。

此事,如真的立案办案,少不了要掉许多人的官帽子。但王旦敢于一人出头,向皇上说明事实道明理由申以正义,是可贵的。这样,不但说明证明了自己,而且最好的结果是成全别人。

有一种善意叫成全,事情需要成全,人也需要成全,成全了别人也成全了自己。杨士奇不因事不关己而失去成全别人的意愿,王旦事关己身而勇于出面成全事中的另外许多人。他们善于用事实说话,用情理沟通,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有正直,善良,勇敢的对人对事的心性。

2021年2月3日星期三

(0)

相关推荐

  • 朱棣将杨溥关进诏狱十年,实则是效仿朱元璋,为朱高炽储备名臣

    杨溥与杨荣.杨士奇并称三杨,是明代初期为天下称颂的名臣.<明史>称,杨士奇有学行,杨荣有才识,杨溥有雅操,皆为人所不能及.所谓雅操即高尚的品德.而在三人中,杨溥与其余二人的经历又有很大的不 ...

  • 好的人品,是最硬的关系

    白岩松曾说:"人品是最高的学位,德与才的统一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人才."也有人说:"一个人真正的资本,不是美貌,也不是金钱,而是人品.人品是生活的通行证,在冷峻又善变的 ...

  • 孤儿寡母不是好欺负的

    孤儿寡母的日子不好过,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就是在皇宫里也不例外,当皇帝英年早逝,留下尚未成年的小皇帝和柔弱无依的皇后,难免会出现几个想入非非的权臣,比如东汉末年的董卓.康熙小时候的鳌拜,把孤儿寡母欺负得 ...

  • 宋真宗:谈钱,能解决80%的“人生难题”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两句鸡汤味的诗句,相信很多朋友小时候诵读过吧? 它的作者,就是生来就拥有黄金屋.颜如玉的一个人,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 在宋朝三百多年历史.十八位皇帝当中,宋真宗 ...

  • 朱棣出了一句上联,这位才子对出了下联,最后被朱棣处死

    自从朱元璋打下江山建立了明朝之后,但是却一直为下一代的继承人十分苦恼,刚开始他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了朱标的身上,后来朱标去世,所以朱元璋不得不将王位继承给孙子朱允炆,朱允炆做上皇帝之后,他的叔叔朱棣一直 ...

  • 读《智慧全集-上智-掌握全局-柳公绰》39

    读<智慧全集-上智-掌握全局-柳公绰>39 前一个故事谈到后汉人贾彪任新息县令时,一日遇到两个案子,一个是在光天化日下抢劫和杀人,一个是一妇人杀了自己的幼子,前一个案子明明显显是严重的犯法 ...

  • 读《智慧全集-上智-掌握全局-廉希宪》26

    读<智慧全集-上智-掌握全局-廉希宪>26 廉希宪,是元朝初年著名的一位政治家,其人任中书平章政事(次于丞相的官员)时,其刚正不阿.直言敢谏的为官风格就是远近闻名的了. 当官就免不了许许多 ...

  • 读《智慧全集-上智-深谋远虑-吕端》41

    读<智慧全集-上智-深谋远虑-吕端>41 李继迁,西夏王朝的奠基者.在他聚集众多党项人部落有一定势力后,仗着一两次对宋作战的胜利,傍着辽国的支持,他无数次地骚扰宋朝的西部边界,扰得边界少有 ...

  • 读《智慧全集-上智-深谋远虑-刘大夏》42

    读<智慧全集-上智-深谋远虑-刘大夏>42 朝有朝纲,臣有臣规.朝纲是束人置事,臣规是听上办事.上边的命令和安排,下边是要拿出十分的劲来遵循和办理的. 很难有违命不办的,那样的话,总有后面 ...

  • 读《智慧全集-上智-深谋远虑-苏颂》43-老成之见

    读<智慧全集-上智-深谋远虑-苏颂>43-老成之见 "知己知彼,知根知底,心中有数,了如指掌"等诸如此类的词语说得就是遇事知事要有了解要能全面,不要听到风就是雨,不要听 ...

  • 读《智慧全集-上智-深谋远虑-李沆》44-内忧外患

    读<智慧全集-上智-深谋远虑-李沆>44-内忧外患 仙地圣人,可能有人们心中希望的那种内外无忧之境界,在凡世尘间,就难有那种想像中的地方了.内忧外患的情形有时是相依而至的,有时是你重我轻, ...

  • 读《智慧全集-上智-深谋远虑-崔群、刘大夏》45-不敢私授

      读<智慧全集-上智-深谋远虑-崔群.刘大夏>45-不敢私授 从宦入仕当官,历来是人们想着梦着平步青云的目标,趋者如过江之鲫.因从宦入仕当官了,就有了高人一等或几等的金贵之身,就有了喝叱 ...

  • 读《智慧全集-上智-深谋远虑-范仲淹》46-少开杀戒

    读<智慧全集-上智-深谋远虑-范仲淹>46-少开杀戒 有贼寇过境犯界,驻守之军就应奋起防御,用兵抵抗,这是事之常理,这是负有保一方平安官员的职责所在.不抵抗,不反击,或抗击不力,都是不应该 ...

  • 读《智慧全集-上智-深谋远虑-赵鼎》47-缓而除之

      读<智慧全集-上智-深谋远虑-赵鼎>47-缓而除之 宋朝时,刘豫在山东张贴了一条告示,告知了大家一条有关宋朝朝廷的一条消息.说掌管天子御用药物的太监冯益现在到处在收购采买鸽子,可能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