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新时代】田万里 | 天山大龙池
总第1308期
版权©️归原作者
这真的是龙居住的地方吗?阴雨连绵的六月的这个上午,我乘车沿着独库公路北行,大约行驶了120公里时,我已经来到了天山腹地大龙池所在的位置。大龙池属于高山湖泊,水面面积2平方公里左右。四面环山,山花烂漫,景色秀丽,十分迷人。山上到处都是白雪皑皑,终年不化。
大龙池处于高山峡谷之中,山上、山下及大龙池湖面上,这里到处都是氤氲的浓浓的雾气,湖水就笼罩其中。这一天,可能是由于下雨的缘故,仿佛这里的空气都能拧出水来。脸颊上、眉毛上以及头发上,似乎都已经挂满。雾从脚下一直延伸到水面上,并引领我来到它的身旁。透过雾气的间隙,湛蓝、湛蓝的水面,似乎暴露出了大龙池的真实容颜,惊人的美丽深不可测。静静的水面上,鸟儿三两声掉落下来,似乎都能砸出一些坑坑洼洼。波纹瞬间向外扩散,一圈大过一圈,恰似鸟鸣的频率,在逐渐放大,令人心醉神迷,陶醉之极。
痴立于大自然的神斧巧工之下,我汲取着这一潭仙气,顿觉神清气爽,仿佛苍天的力量都凝聚在了周身上下。恍惚之中,一条鱼儿突然跃起,它是前来问候我的吗?紧紧地握住我的手,希望我能到它的居所去看一看......这是一个冰冷的世界。这个世界的温度之低,令常人难以想象。但对鱼儿们来说,这样的温度恰到好处,非常适宜它们的出生和成长。水草在水流中轻轻摇曳着什么,或许是在迎接我这个不速之客。
一种强烈的感觉迅速传遍我的周身,与这些生物触手之间,仿佛我在一张一合的呼吸之中,已经触摸到了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的灵魂深处......这里的云儿在水下奔腾着,似乎要在湖面掀起滔天巨浪。可湖面上,依然是平静的,什么动静都没有发生。花儿似乎刚刚睁开了眼睛,来到湖边洗漱自己姣好的面容。这一刻,湖水显然就是天人合一的生命。蓝天漂流在目光里,甚至,连血脉里都能看到它的湛蓝。头发犹如水草一般,迎风而立,鱼儿们自由自在地来回穿梭其间。仿佛我也游进了蓝天、白云,攀上了人类一些不敢想象的地方。
那些水草,仿佛天山的动情之处,来回摆动着。静静的湖水下面,我隐约到了它们的掌声,就像那些活跃的鱼儿,游动于体内。湖面上,鸟鸣的声音,一会儿就消失在了浓雾里。
天山映照在清澈的湖水里,就像一艘船儿,或缓缓移动,或悄悄泊在哪儿,一动未动。云儿倒挂在水里,就像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上的一条条冰川,走下山来,走在这深不可测的湖水里。它以寒冷的方式,在我皮肤上移动,而且是潜移默化,深入到了我的生命底层......惊心,惊魂,令人惊讶地浮在了感觉上面。
大龙池的湖水,是由天山雪水融汇而成。水面面积尽管不是太大,但它的水域宽阔,海拔高度又在3700米之上,确实天下独有的,可以说早以名扬天下。这么说吧,大龙池及周围的灵秀之气,在祖国的名山大川之中,是占有一席之地的,是不可或缺的。唐代著名高僧玄奘西去印度取经时,曾途径大龙池,这在他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一书里,已就大龙池的生态和自然,有所生动的描述。今天看来,这就是“一带一路”的途经之地。
这里绿草如茵,紧张的神情,顿时得到了释放。一滴滴就像雨珠滚动在草叶上,随后,就汇入了大龙池。在山上,牛羊的脚步轻松地爬上爬下,或跑来跑去,成群结队,兴奋不已。山上山下的云杉翠柏护佑着它,它们高高举起的,仿佛是自然之臂,生态之手。环绕其中,就会感觉到所有的血脉里,流淌的并不是血液,而是大龙池里的......雪线以上,那生长着的名贵中药材雪莲,已为人们广泛认知;天山脚下,它让我的生命是那么清澈,那么湛蓝。
大龙池在我的生命里,在我的手臂上,在我的目光里,在我的发丝上,在我的呼吸里......它的成长,就像我的生命一样是那么缓慢,是那么茁壮。一尾鱼在观察着这些细小的现象,另外一尾鱼却把头探出了水面,大口大口地畅饮着阳光,突然见我到来,就急忙沉如水下。它慌张的声音和动作,就是水面上,它丢下的几个水泡。一只青蛙跳在岩石上,它在寻找氧气。明镜似地水面上,一个影子冲向了远方,这或许是它已经发现了什么。
我把自己的感觉放回到湖水里,它就像一只鸟儿展开了翅膀,在接近水面时,猛地拍打了几下,之后又腾空而起。它的翅膀收起的时候,双足已经稳稳地挺立在了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上。它鸣叫着大峡谷里的静,鸣叫着大龙池里的湛蓝、云儿和天山,鸣叫着湖水里的......它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是异乡之人。它已经完全陶醉在清澈里了。回家的路,正在从它的身边消失......而它,却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似地。看是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其实一切都已经发生。
它就像一尾鱼儿,在入水的那一瞬间,顿觉自己,就像回到了故乡。它摆动着尾巴,游向湖水下面......等我触摸到了天山灵魂深处的时候,似乎有什么爬上岸来。托木尔峰上的冰川,就像阳光的瀑布倾泻下来。此时,我的感觉已经融入于此,已经沉入湛蓝、湛蓝的安静里......谁能想到,我是一位身在他乡的陌生之客。
2020年11月4日午时一稿
本文发表于《生态新时代》杂志2020年第6期
田万里,1963年4月出生,河南鹤壁人,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其中中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诗歌、报告文学、文学评论散见于《人民日报》《河南日报》《中国作家》《诗刊》《长江文艺》《北京文学》《十月》《青海湖》《散文选刊》《渤海风》等数十家报刊;多次获奖并入选多种版本,如散文《你走不出这片枫林》入选当代情爱散文精品大系A卷《情殇》(1995年4月长春出版社出版);散文《呼吸儿子的气息》入选中国散文学会推荐的经典散文版本《零距离致孩子》(2006年5月学林出版社出版),入选青少年美文阅读暨百年经典《散文精读》(2008年5月第一版、2013年1月第二版,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9月荣获“中国当代散文奖”;散文《青花艺术》入选《天下阅读》(品位第五辑);散文《陪父亲喝酒》入选《中国最美的散文》(2013年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散文《华山印象》《等你归来》《你走不出这片枫林》《秀发上的女人》2010年9月分别入选新版中国散文大系《旅游卷》《抒情卷》《军旅卷》《女性卷》,并分别荣获“当代最佳散文创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