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姆·苏丁——高清作品
柴姆·苏丁
Chaïm Soutine
1894-1943
Chaim Soutine 1917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第一个发表文章,盛赞苏丁的是埃利·富尔。他认为苏丁在技巧探索上和表现力上都可列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苏丁很年轻时,就被人视为大师,却一生孤单不群,几乎无人知晓。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为私人所藏:例如1923年,贝尔纳医生就从塞莱买了一百幅他的油画。苏丁本人始终拒绝展出作品,这倒并非是一种虚伪的 谦逊,而是由于不可克服的焦虑不安促使他把手边的每一幅画都重新画过,甚至把它毁掉。除了1931年参加过独立派艺术大画展外,直到这几年,他才举行重要的展览。在中间的那么多年中,画家无声无息。我们只是在现在才有可能根据了解他的人发表的极少的见证,去衡量这位色彩专家神秘而敏感的个性。
苏丁的秘密无疑在于爱的广博深沉,他不能容忍人们的不相沟通(他曾因此遭受过巨大 痛苦),也不能容忍僵化和死板空洞。那怕是表情木然的面孔,他也要毫不犹豫地吹人自己的勃勃生气。如果说他致力于画分解的肌体,剥了皮的牛,死掉的禽鸟,那是为了找到更新和复活的萌芽。他通过一切作为自己模特儿之物,去倾听象是发自贝壳内部,只有附耳其上方能感到的沉闷声音。他意识到自身未能尽善尽美,明白自己的贫困不幸,因而对自己永不满意,不断地重画一个题材,无情地摧毁不符合自己需求的一切。然而,正是通过追求绘画从未实现过的社会生活与材料惰性的熔合,苏丁可能比任何人都更接近于它的解决。他的油画充满了物质,激昂,运动。为了作画,他需要一种可怕的神经冲动。首先是为了落幅,为了准备接受冲击和作出反应。他必须从积聚力量的沉睡中醒来。他经常遇到完全不出作品的时期,然后,突然地扑向画布,名符其实地纵横驰骋,这时,他才可以完成巨大的事业。他在塞莱两年多的时间里,就这样画出了二百幅油画。这种工作方式说明他把一切准备工作都不仅视为无用,而且视为有害,认为它们有分散,切断灵感的危险。
他从来不作传统意义上的素描,只是用木炭迅速地确定位置,搭起未来作品的骨架,而不使其带有任何限制。这种素描仅只对他自己具有含意,他在故乡墙壁上便曾用它使伙伴们目瞪口呆。只有使用油画颜料,把一管管的厚色迅猛地调在一起时,他才能画满一个形状,赋予轮廓以生命的温暖气息。
安娜·柯莉埃在1944年的小杂志《艺术观众》上发表的精确叙述告诉我们,他从未有片刻丢掉自己的目标,在没有聚精会神地和以前的画幅进行比较之前,他是决不会落笔的。在塞莱作画之后,他还于1925年来到卡涅。这时,他对人的探索达到了转折点,作了大量的肖像,并在1927年画了一组《唱诗班的儿童》。1929年,他在沙代吉昂结识了卡斯坦夫妇,在他们离夏尔特尔不远的莱沃别墅中找到了家。他长久地居住在那里,到蒙巴纳斯来得愈来愈少了,并且不再参加任何公共活动。在1940年德国占领期间,他再次经历了痛苦的考验,躲避到杜莱纳的小村镇沃德河畔香比尼。尽管受到威胁,他仍然画出一些令人赞叹不已的风景。
1943年初,他因肠穿孔不得不前往巴黎急诊,由于治疗得太迟,竟于8月9日早晨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