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第一次押解
第一次押解
说到“押解”,普通大众可能不太熟悉。他是指把那些违法的人员,由一地押送到另一地的过程。我在武警部队服役的时候,曾多次配合公安部门参与类似的执勤任务。
1983年,我们国家为了治理当时比较突出的社会治安问题,开展了一次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的行动,即为“严打”斗争。那一次应该是我国严打斗争的开始。现在经常开展的各类如整治电信诈骗、涉枪涉暴案件、黑恶势力等专项“严打”,都应该是“严打”斗争的延续和发展。
那次“严打”以后,很多刑事犯罪分子被判了刑期不等的刑罚,需要送到另外的劳改场所去执行刑罚,我便有机会第一次去执行押解勤务。
我参与的第一次押解勤务,是在一名公安人员的带领下,由我们两名武警战士配合共同执行的。当时,公安局派了一辆囚车(也就是一辆面包车,把靠后的一部分空间加装了类似于防盗网类的防护设施),车上共押送9名犯人(当时对此类人员都称犯人),犯人都戴着手铐,坐在后面,我们武装押解人员坐在前面。我们要送去的劳改农场离出发地有300公里左右的路程,当时的路也不好走,还有一半的山路,车行得较慢。
我们早晨8点左右出发,到中午12点左右,停下来,找了一个路边的小餐馆吃午饭。吃饭时,犯人和我们一起,吃同样的饭,稍事休息后,继续前行。一路上,那些犯人中,有的是同案犯,由于在判决之前,他们尽管被关在同一个看守所,也是不可能见面、交流的,现在案子审结了,将被送往同一个地点服刑,再又见面了,自然有很多话要说,所以他们一直不停小声地说着话。有时发些感叹,有时现出自责,有时也互相鼓励,希望在服刑期间好好表现,争取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也有时互相开开玩笑。
当车行至下午4点左右时,我们到了汉江边的一个码头,江对面就是我们要去的劳改农场,但江上当时还没有通行的桥,需要乘轮渡才能过江。可是,当时由于汉江涨大水,码头被淹,轮渡靠不了岸,我们只能在当地找地方住下来,等江水退下去以后,再继续前行。于是,我们来到就近的一个县城,把9名犯人临时羁押在当地的看守所。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把那些犯人送进看守所,和他们在大门口分手时,他们表现出对我们的依恋状态。都对我们说:“班长(那时他们对我们武警战士都称“班长”),你们可要早点来接我们啊。”我们几个押解人员,先把携带的武器寄存到当地的武警中队,然后找了一个招待所住了下来。
两天后,江水退下去了,轮渡复航,我们便到看守所,把9名犯人提了出来。见到我们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都喜形于色,有的甚至有点象受了委屈的孩子见到大人一样的感觉。然后,我们顺利到达目的地,在劳改农场办完交接手续,我们很快回到了部队,第一次押解任务也顺利完成。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严圣华,湖北荆州人,从军20年后退役,现定居于武汉。专注于金融投资、研究。业余时间爱好阅读、思考,所写文章散发于期货日报、新浪财经等媒体。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