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时期的“办公新区”——圆明园真相探秘
那些写历史的所谓的“专家”告诉我们,北京西北的这个地方,就是历史上被称为满清皇帝的避暑胜地“圆明园”。
果真如此吗?
一个简单的问题:这个地方为什么取名叫“圆明园”,而不叫其他名字呢?
他们肯定答不上来。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按照那些人一贯的伎俩,用“吉祥”、“如意”、“彩头”的套路来解释“圆明园”,是寓意要圆了明朝的复兴大梦吗?这是在反清复明吗?莫非康熙、雍正、乾隆等皆是汉人卧底?
其实呢,古人把这个园子叫做“圆明园”,逻辑非常简单:这个地方的地形轮廓,象“圆明”二字,故名。
圆,本意指河蚌里的珍珠。
我们再来看圆的本体字“员”
这个“员”字,下面象形蚌壳和软体,上面圆圈象形河蚌里的珍珠。
由于天空中的星星,颇像蚌壳里的珍珠,所以古代”员““圆”“圜“通用,也用来指夜空的天体。
明,这个就比较简单了,日月为明
然后,我们来看今日淮河的北岸,东到安徽省颍上县,西到河南省息县,北到安徽省阜阳市,南到河南省潢川县。
去掉地名道路
上面这幅地图中,安徽省阜阳市和颍上县之间的地形轮廓, 颇像一个打开的河蚌上县边上的那个绿色球球,颇像一颗蚌壳里的珍珠。
安徽省阜阳市和河南省淮滨县之间的地形轮廓,颇像一个闭合的河蚌。
而河南省淮滨县一带的轮廓,颇像一个“日”字;息县一带的地形轮廓,颇像一个“月”字。
河蚌里的珍珠,谓之“圆”;日和月,谓之“明”。二者合在一起,谓之“圆明”。
在圆明这个地方建设的园子,就叫“圆明园”。
据说,这个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某种意义上讲,圆明园就是康熙赏赐的、雍正拓展的办公新区。
圆明园,位于淮河北岸,山体高度适中,整体开阔平坦,背山面水,交通发达(古代交通主要靠水运),实乃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相比之下,今日北京那个所谓的”圆明园遗址“,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土地规模上讲,都实在是相形见绌了。
而法国文豪雨果在《致巴雷特大尉的一封信》盛赞不绝的“夏宫”,在圆明园的东边,河南省固始县和安徽省金寨县之间。夏宫和圆明园,其实是两码事。
夏宫的位置,详见本号文章《夏禹和夏桀,两“夏”不相干——司马迁给我们开的历史玩笑》。
正所谓:
民国学者多忽悠,错把夏宫当圆明。
满清历史一团谜,北平是否真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