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听房趣闻
本文作者:高喜林
说起听房,出生在八十年代的农村人都很熟悉,再往后的年轻人就不一定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其实,听房是古时候就已经有的习俗,也叫听门,起源于汉朝。听房,就是指新婚夫妻洞房花烛之夜,派人蹲在他们的房门口或者床底,听取一对新人的话语和动静后,报告给新郎的父母,寓意是想知道新郎新娘是否和和美美,能够早生贵子。
这种习俗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还很盛行。只要村里有刚刚结婚典礼的新人,在当天晚上总少不了闹洞房,就在闹洞房的中间,有人已经隐藏在新房犄角旮旯里,也有人藏在大衣柜里,等到了闹洞房的人撤了,他们就可以方便听这对新人的动静。就这样慢慢地到了新婚过后好长一段时间,还会有人要来听房。
由于时代的影响,曾经的农村人,没结了婚的年轻男女大多是经媒人介绍,或是父母包办,就把陌生的小伙子和姑娘生硬地定为未婚夫妻。家庭条件好的,随后把女方要的东西准备齐全,也许一年或几个月就把姑娘娶到家,即便是家庭条件一般的三两年东挪西借也要把女方娶到家,这个过程当中男女双方很少见面,一年最多过时过节叫回姑娘吃顿饭。几乎和咱们现在大街上随便见到陌生人一样,结果就被世俗伦理束缚在一块,那种尴尬的场景现在的年轻人很难理解,只有当时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那种既兴奋又别扭的感觉。曾经的老人们常说的一句口头语:“娶媳妇就像从草地逮了一匹野马,就看车倌是如何驯服这匹野马。”
而那时的年轻人们,即便是新婚房也都是很低的小土房,有个院墙也不安装大门。窗户都是木匠手工用木头做的窗棂档,下面最多留有两块装玻璃的地方,有的连两块玻璃空都不留,都做成方的或其它形状的小窟窿,方便用麻纸糊裱,窗台也就一米多高,房内的土炕都是靠近窗户,为的是白天能照上太阳暖和。这样屋里与屋外的隔音几乎没有,这就给听房的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就这样一到晚上,这种新婚房会引来更多年轻人的光顾。其中大多是想听一听那个别扭劲如何变成亲热劲,尤其是还未结婚的年轻人,从中学习一点经验,使自己到了结婚后也有足够经验来应对未知脾性的“野马”。那时村里年轻人娱乐项目少,聚在一起也就把听房当成了其中一种娱乐。到了晚上没事时一群一伙,一看到有娶过媳妇儿的新房内灯一灭,就蹑手蹑脚、鬼鬼祟祟地溜到人家窗户外,耳朵贴在新房窗户上,屏住呼吸听里面的动静,更有甚者用手指沾上口水,把窗糊纸戳破,用单凤眼向里面观察动静。总是用尽心思,想尽办法来听一对亲人卿卿我我。一是为自己积攒一点经验,二是为了第二天聚在一起开玩笑有更多有趣的话题。
因此经常会听到一群年轻人在茶余饭后谈论起这些话题:有的说,昨天晚上由于有月亮,一群人只顾在外面专注听了,他们的影子印在人家窗户纸上,被人家媳妇儿从家里发现了,结果他们自己还没注意到,人家突然开门出来,向听房的人群泼过来洗脚水,一群人不但什么也没听上,还像受了惊的鸡鸭,边惊呼边跑了;有的说,谁谁的媳妇系了八九根裤带,后生一晚上也没解完媳妇儿的裤带,简直让人崩溃了;有的说,听某某的房时,里面有很大动静,原来是那家媳妇儿不知做什么,而人家男的早悄悄地溜出来了,假装是听房的人,来到了众人跟前,把几个人都给逮了正着;有的说,听到那家媳妇儿哭泣声,有时还有小俩口打闹的声音;有的说,听见前炕一个,后炕一个谁也不挨谁各睡各的,冻了一晚上啥动静没听着……总之,你一言我一语说得是眉飞色舞,绘声绘色,唾沫星乱飞,听得让人兴奋不已,垂涎三尺,胡思乱想;有的听着让人着急;也有的听了让人气愤;更有的不但没听上人家的动静,反倒被人家嬉弄。虽说是年轻人聚在一块瞎起哄,但听房的人总是想听到最精彩的片段,而被听的总是不想让自己的隐私泄露,就这样双方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斗智斗勇。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盖的新房隔音效果是越来越好,家家户户都垒起高高的院墙,也安上了大门,想听房的人出入不像原来那么方便。而年轻的男女也不再只局限于媒人的介绍,更多的逐渐转变成自由恋爱,以前那个别扭劲也少了,随处是年轻人亲亲热热的身影。人们的娱乐生活也丰富多彩了,渐渐地对听房没有了兴趣,原来在农村盛行的听房,慢慢地淡化到逐渐消失,留下的只是一代人的趣闻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