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留延边知青——“甜女”刘小妹

“甜女”刘小妹

作者:何永根

1969年,上海女知青孟甜女来到延边插队落户,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她冲破了种种世俗偏见与朝鲜族青年李华建立了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至纯至美,令人唏嘘不已。

今天我要讲述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甜女'故事,她就是留延吉上海女知青刘小妹。

刘小妹是上海市闸北区铁路二中68届初中毕业生,1969年春天来到汪清县十里坪大队插队落户。

刚到农村时,他们什么都不知道,连韭菜和麦苗都分不清楚,看到大米和小米做成的二米饭,以为是鸡蛋炒饭呢。看到大牤牛肚子那么大,以为快下崽了。就是因为年少无知,闹出了许多笑话。

刘小妹特别能干,身体也非常好,播种时给老牛牵套,薅谷子,铲地,收割,样样干在前面。播种牵套时,清晨露水特别大,息工回到家衣裤都湿透了。地里的蚊虫小咬铺天盖地地围着人们的脸上飞,冬天顶着零下20多度的寒冷到山上割柴禾,刘小妹都坚持了下来。集体户有的男生不爱干活,而刘小妹却经常受到老乡的表扬。由于干得太突出了,1970年八月份被推荐到学校当代课教师,并且两次参加了汪清县知识青年的积代会。

在农村干了不到两年,1971年二月,就被招工到汪清县人造板厂当工人,她被分配到纤维板车间工作。

刘小妹年轻漂亮,又非常能干,特别引人注目,是一朵美丽漂亮的厂花。许多年轻人追求她,甚至有一个上海男知青给她下跪求婚。挺有意思的,也特别浪漫。

在这些追求者之中,有一个朝鲜族青年叫孙锦松的,年轻英俊潇洒,是一个复员军人,工作出类拔萃,他也是刘小妹的追求者。小孙颇有心计,他采取了迂回战术,问其他上海女知青,刘小妹平时喜欢什么,有什么爱好,小孙问清楚了,知道刘小妹的性格特点后,经常会出其不意地给她一个意想不到惊喜。刘小妹那个感动啊,刘小妹排除了其他男青年的干扰,一心一意地与小孙谈起了恋爱。

朝鲜族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中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他们崇尚文化,他们勤劳善良,热爱生活,宽以待人。但是在70年代,老一辈的朝鲜族,是坚决反对子女与其他民族通婚的。小孙父亲去世得早,兄弟姐妹也多,小孙是最小的孩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老母亲当时也快八十岁了。小孙的母亲特别开通,特别支持儿子与刘小妹谈恋爱。

可是,刘小妹上海的父母炸锅了,全家人坚决反对女儿在外地谈婚论嫁,更是反对女儿嫁给其他民族。刘小妹上海家里子女一共三男一女,父辈里也只有刘小妹一个女孩,所以老刘家特别关爱刘小妹。父母的信接连不断地来,信里警告她'如果你坚决与外地人结婚,我们不认你这个女儿,'刘小妹想把小孙领到上海去认认父母,父母亲来信说'我们不想看这个姑爷,也不认他,你这个女儿算我们白养了'。

小妹1972年与小孙恋爱,在这期间,上海父母每年都寄来许多男青年的照片,有的还是部队的军官,而小妹一心一意地跟着小孙,谁介绍的对象也不看。父亲为了让小妹死了心,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催促小妹来上海接班。刘小妹就是不动心,一心一意地跟着小孙。他们两个人面临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当时人造板厂一共有两对上海女知青与朝鲜族青年谈恋爱的,除了刘小妹外,另一对经历就惨了,由于女知青经受不了打击,服安眠药寻死,那个朝鲜族的男青年看到这个结果,也选择了自杀,虽然两个人被抢救过来,但是他们的心灵受到的创伤和付出的代价也实在是太大了。这件事情轰动了全厂,更让小妹和小孙震颤不已。小孙紧紧地抱着小妹,动情地说:'世界上不管发生了什么,谁都别想让我们分开!'小妹也泪流满面,对小孙说:'哪怕走到天涯海角,我也一定与你在一起'。

好事多磨,谁都阻止不了他们两个人的爱情,上海的父母亲终于妥协了。1977年国庆节,小孙和小妹在上海举行了婚礼,但是结婚时候小妹还不敢告诉父母亲,小孙是一个少数民族。

1978年八月份,聪明伶俐的儿子出生了,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快乐与希望。

小妹告诉我,自己特别幸运,有一个好婆婆,小孙家在汪清县城近郊,离工厂不远,由于小孙父亲去世得早,全部生活的担子压在了婆婆身上。小妹生孩子后,八十岁的婆婆为了不耽误小妹上班,每天背着孩子,一边干家务,一边帮小妹全家做饭洗衣服。婆婆毫无怨言,从来都没有和小妹红过脸。婆婆干净勤快,懂得体谅小妹的不容易,经常和她说'小妹呀,你别想家,我就是你的妈妈,我一定会疼你爱你的!'小妹做月子时,婆婆体谅汉族人坐月子的习惯,硬是让小妹躺了一个月,不让小妹下地,而朝鲜族妇女生孩子后,一般都是三天后起来干活了。婆婆给小妹准备了两大缸的鸡蛋,每个鸡蛋都用米糠包裹着,生怕鸡蛋坏了。八十岁的婆婆,给小妹端屎端尿,晚上还给小妹做营养餐。小妹在一个远离大城市的小山沟里,享受到了妈妈给予的温暖,小妹那个感动啊!她对我说,由于婆婆和丈夫对自己特别好,所以在远离千山万水的延边,几乎没有想过上海的家。

小孙和小妹特别能干,身体也好。80年代初,两口子动手盖起来新房,小孙在房上铺瓦,小妹在下面递瓦递水泥,而且都是在休息日干的,一点都没有影响上班。经过半年的努力,150平的新房子终于盖起来了,六间房间,起居室,大小卧室,客厅,仓库,养鸡房,应有尽有。

小妹记得婆婆的好,心里想着婆婆,上街看到有好吃的,第一时间买回来,送到婆婆的嘴边,上海邮寄来的'大白兔奶糖',月饼,挂面,巧克力等什么好吃的,都想着婆婆。婆婆一直带着小妹的孩子,两个不同民族的人,过起了和睦幸福的生活,小妹心里那个美啊。那段日子里,小孙和小妹的家庭,年年被评为县里的'民族团结模范家庭',八十年代《延边日报》专门来采访报道呢。

1983年,小孙和小妹先后调到延吉市工作,小妹在延吉市二轻工业供销公司上班,小妹又把婆婆带到了身边抚养,小妹说:'婆婆为了这个家庭付出得太多了,现在婆婆老了,我应该善待她老人家,给她一个幸福的晚年'。婆婆岁数大了行动不便,小妹帮她洗澡,洗衣服,喂饭。小妹说,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报答婆婆的恩情。婆婆临终时,想回汪清农村去,小妹舍不得婆婆走,婆婆对她说:'你怎么那么傻呀,你就不怕添麻烦吗?朝鲜族老人临终都在大儿子家的呀,'丈夫小孙就一直守候在母亲身旁,小妹在家上班带儿子,临终前,婆婆紧紧地拉着小妹的手不放,眼含热泪地对小妹说:'小妹呀,我和你没有处够,咱们下辈子还是一家人!'小妹失声痛哭,抱着婆婆说:'妈妈,你放心吧,我一定和小孙把这个家庭管理好,让兄弟姐妹都和睦相处,'

小孙的兄弟姐妹都在农村,生活不如他们好,小妹时刻想着他们,经常在经济上帮助大家,妯娌之间相处得很融洽。孙锦松的大姐丈夫去世得早,后来大姐到韩国定居了,留在汪清一个患精神病的儿子,大姐现在八十多岁了,自己都不能好好照顾自己,所以,小妹把抚养侄子的任务担当起来,变成了侄子的监护人。侄子在他们家居住的日子里,侄子不犯病时还好,一犯病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白天家里没人,侄子放自来水玩,这样,一个月水费好几百元,自己把好衣服都剪碎了,有的时候大小便都不知道,小妹无怨无悔,把侄子当成自己不懂事的孩子来照顾。在侄子住院时候,小妹把可口的饭菜送到侄子嘴边,同时把脏衣服拿回去洗干净后再送过去,侄子清醒时,感动地直流泪。犯病时,直呼小妹为'妈妈'。侄子今年已经50多岁,小妹两口子照顾侄子已经十多年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别人都对小妹说:'你这一辈子,自己的儿子没有操心过,把爱全部奉献给了侄子'。小妹为侄子办理了残疾证,低保证,医疗保险,申请了廉租房,她的义举,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丈夫老孙1986年到日本打工,1994年回国,1985年改革开放后,小妹想出来单干,在延吉市西市场卖布匹。丈夫回国后,帮助小妹一起干,丈夫利用星期天到沈阳的西柳批发布匹,小妹守摊。守摊特别辛苦,起早贪黑的,有时候一天连饭都吃不好,但是那个时候生意特别好做,小妹有上海人独特的眼光,卖的布匹特别受欢迎,他们进的金丝绒,是朝鲜族婚姻做婚礼服必不可少的材料,有的时候整匹整匹的被人买去。他们的买卖,真的让人羡慕妒忌恨。两口子就是特别能吃苦,身体也好,身上有使不完的劲。

在丈夫第二次出国时,小妹感到不能再干服装生意了,抚养儿子也是大事,所以她把精力放在了孩子身上。在这十年里,她又当起了居委会主任的工作。为老百姓义务服务了十年整。邻居有什么困难,只要找到小妹,没有办不成的事情,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给年迈的邻居老大娘买菜,做饭,洗衣服,是家常便饭;有的时候,自己花钱给困难户的孩子买新衣服,就像自己是应该干的事情;有的家庭发生矛盾了,小妹第一时间去调解,把邻居们当成了自己的亲戚一样对待。所以她多次被评为延吉市优秀社会工作者。

小妹的儿子也很出息,在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到韩国去留学,学习结束后了,又回国创业,现在在龙井房地产做销售部经理,由于自己的努力,现在娶妻生子,有车有房,小日子过得甜甜蜜蜜。儿子和媳妇懂得孝顺,经常回家问寒嘘暖。

小妹家现在居住在的楼房,是100平方米的大房子,装修得非常漂亮,去年又在延吉市(大连万达)小区买了一个90多米的电梯楼,明年就能够住进去了。两口子也有养老保险金。

2009年是上海知青下乡40周年,一千多名上海知青回到了第二故乡,延边州政府和延边人民,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有一个上海男知青叫李德林,在长白山旅游拍照时,不慎掉落山崖,生命垂危,到延边医院抢救,摘去了一个肾,他的同伴都回去了,留下他一个人住院,人生地不熟的,留延吉上海女知青施建平他们第一时间赶到医院探望,并且留下了慰问金,李德林身边没有亲人,刚开始,施建平义务照顾他,后来刘小妹也加入了义务照顾的行列,因为小妹离医院近,为他炖鸡汤,排骨汤,牛肉汤,为他做饭做菜。李德林的爱人从上海赶来后,特别感动说:'你们和李德林无亲无故,却把他当成亲人一样,'刘小妹和施建平说:'天下知青是一家,李德林在延吉没有家,作为老乡,为他提供一切方便,关心他,使他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李德林病愈后回到上海,给施建平和刘小妹邮寄来礼物作为回报,同时经常来电话表示感谢。

小妹身在远隔千山万水的延边,心里总牵挂着上海的亲人,她多次地邀请父母亲和兄弟姐妹来延吉旅游,看到小妹家那么大那么漂亮,父母亲心里也是特别高兴。小妹家房间大,那些侄子和外甥躺在地板上打滚玩不想起来,小妹家的居住条件比上海强多了。上海的亲戚夏天来她家里玩,就是喜欢打地铺,父亲风趣地说,这就是日本的'榻榻米'啊。.小妹两口子领着父母和兄弟姐妹,游遍了延边的山山水水,尝遍了朝鲜族的美食,领略了延边的青山绿水,上海的亲人真的喜欢上了延边这一块土地了。

小妹有一个后母,小妹小的时候后母对她像亲生女儿一样,小妹对后母也特别有感情。在后母病危时,小妹连忙赶到上海,照顾了一个多月,在父亲病危时,小妹又回去照顾了20多天,一直先后把父母亲后事料理完才回延吉,尽了做女儿的孝心。

小妹太累了,心里想的都是别人。2014年她得了一场癌症,手术后,做了25次放疗,身体被折腾得筋疲力尽,丈夫孙锦松心疼得直落泪。老孙心里想,一个从大上海来的女知青,为这个家庭呕心沥血,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了这个家却无怨无悔,我一定不能失去她,一定竭尽全力照顾好她。朝鲜族的男人一般不善于干家务,平时连手绢袜子都不会洗,现在为了照顾小妹,老孙什么家务活都学会了,每天给小妹做可口的饭菜,给小妹买高级的营养品,给小妹换洗衣服,给她按摩,陪她遛弯,陪她下棋。老孙的付出,也让小妹感动不已。

刘小妹心态好,经过两年的调养,身体恢复得很快,一个活蹦乱跳的小妹又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老孙现在经常会和亲戚朋友说:'我很知足,刘小妹这样的妻子,就是在朝鲜族里也很难找,夫妻,婆媳,妯娌之间的关系处理得那么好,自己心里高兴!'

刘小妹也经常调侃老孙说:'我这一辈子全部奉献给你们老孙家了,一辈子把心掏都给了你们老孙家了'。

刘小妹对我说:'我这一辈子没有白活,自己想干的事情都干过了,自己该干事情都尝试过了,我的一生全部为人民服务了,人这一辈子呀,多做点好事,于人于己都好!'

作者:何永根

(0)

相关推荐

  • 访谈 | 青葱岁月——知青赤脚医生访谈录之十一

    吧啦原创文学,陪你走过每一个有梦的日子 一位生长于美国的90后华裔女孩,喜欢钢琴.游泳,是个典型的学霸.2011年考入美国名校杜克大学读脑神经专业时,从来不知道"文化大革命.知识青年&quo ...

  • 「知青往事」一个北大荒知青集体的五十年

    一个知青集体的五十年 原34团18连知青 高非 薛克建 如果有人告诉你:有这样一个集体,从十多岁开始他们一起工作生活了好多年,随后分散到各地,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你一定会猜到--这 ...

  • 「知青往事」大巴山的知青

    编者语:一群知青来到大巴山深处的社办茶场,是雪染白了他们的视野,也洗净了他们的肉体.一次次雪中送炭,他们已记不清赚取了多少生活费,却记得"摔跤冠军"是哪一位.也体验到了雪被不但可以 ...

  • 「知青往事」“匹格”——草原知青的狗

    "匹格"--草原知青的狗 吴力工 城里人家求解闷消闲养条狗,苦于没条件:乡下农户为看家护院养条狗,似乎也有无两可.惟独草原上的牧民,不论穷富,哪个包都要养狗,且绝不止一条. 其实, ...

  • 「知青往事」冬天的饶力河——北大荒支边生活25年

    吴泽佐支边时北大荒留影 冬天的饶力河--北大荒支边生活 口述:吴泽佐 记录整理:吴 嘉 我从北京到北大荒是1965年9月2号,是跟随支边青年去的,当时是北京市副市长给我们送的行,那年我17岁.火车坐了 ...

  • 「知青往事」走出苦难

    用三只眼看世界2021-03-17 14:46:47 走出苦难 贾宏图 她是个"义工",在上海美术馆的"知青油画邀请展"服务,帮着我签书售书.她翻看着<我 ...

  • 「知青往事」胶园星夜话惊魂

    胶园星夜话惊魂 作者:梁卓明 割橡胶,绝对是一种技术活! 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橡胶的原始状态是一种乳白色的液体.就是橡胶树受创后排出用以自我保护汁液.人们为了获取这些汁液,人为地割伤胶树,这就是所谓的& ...

  • 「知青往事」完成爱妻遗愿,骨灰安葬在北大荒

    宋再端完成爱妻遗愿 将其骨灰安葬在北大荒 作者:周良君 炎热的夏季,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宋再端这位已66岁的老人,背着爱妻吴少敏的骨灰,悲壮地行走在回第二故乡北大荒的路上.这份刻骨铭心的爱情缩影,诠释了 ...

  • 「知青往事」感恩加格达奇

    感恩加格达奇 --再访第二故乡 作者:邬志林 炎炎盛夏,鸣蝉叫个不停,想起年轻时支边到大兴安岭,那儿纬度最高,这个时候气候凉爽,不如避避暑气,人老了怀旧,心里总是惦记着第二故乡,说走就走,于是约了当年 ...

  • 「知青往事」我的录取通知书掉招办桌缝里了

    我的高考 作者:陶世明 1977年10月,我从农村招工回城不满1年,在安徽新华印刷厂机修车间当学徒工.这时传来恢复高考的消息.本来以为要在钳工台前干一辈子了,没想到还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小时就确立的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