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中的春分 | 欧阳修竟然是最会写“少女感”春天的词人

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夏冬不言分者,盖天地闲(按:通“间”,下同)二气而已。方氏曰:阳生于子,终于午,至卯而中分,故春为阳中,而仲月之节为春分。正阴阳适中,故昼夜无长短云。

初候 元鸟至。元鸟,燕也。高诱曰,春分而来,秋分而去也。

二候 雷乃发声。阴阳相薄为雷,至此四阳渐盛,犹有阴焉,则相薄乃发声矣。乃者,《韵会》曰:象气出之难也。《注疏》曰:发犹出也。

三候 始电。电,阳光也,四阳盛长,值气泄时而光生焉。故《历解》曰:凡声,阳也,光亦阳也。《易》曰:雷电合而章。《公羊传》曰: 电者雷光,是也。徐氏曰,雷阳,阴电,非也,盖盛夏无雷之时,电亦有之,可见矣。


如果惊蛰春日是一首唐诗,那么春分之春便是一首宋词。

她也肆意,也争艳,向外明媚天地,朝内印染人间,取一点杏花之淡,裁一点锦带之雅,晨捡红樱桃,暮收绿芭蕉。春分一到,天地人合,山青水长。玉兰的归了玉兰,海棠的从了海棠,无歌不舞也娇俏。从此,花柳轻,风雨净。

人间一分为二,昼夜均分。一半光明与火焰,一半黑暗与阒寂。从晨曦到暮霭,从阳光万丈到月明星亮,从一个人的心到另一个人的心, 所有的距离都仿佛可以被丈量。侠客醉卧酒肆,书生挑灯夜读,歌姬赋曲填词,僧侣柳下饮茶,还有闺中女子倚窗叹春,等候归家离人。

世人碌碌,各司其事,都是刚好。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市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位列“唐宋八大家”,更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共誉为“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还是苏轼、曾巩的伯乐。其词婉约娴雅,有南唐后主李煜遗风, 又不似寻常闺阁拈花之词,更见岁月深幽之美、人生起伏之味和命运幻变之格局。“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是深情;“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是辽远;“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是通透。

《清平乐》欧阳修剧照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千花百卉争明媚。

词牌《踏莎行》有个更与春分节气贴近之名,曰《柳长春》。一场春雨过后,万里晴空,山如黛,柳如眉,花香酿酒,鸟语煎茶。满园春色关不住,极目可见杏花红。春分天气,千花红,百卉绿。天上流云如玉,地上万花婀娜。光阴之美,在于有你相陪。宁愿与君虚度,不忍孤身错付。

画梁新燕一双双,

玉笼鹦鹉愁孤睡。

画梁之上,归燕成双。玉笼之中,鹦鹉孤眠。春闺诗词,多半旖旎。从柳下少女之思,到花间美人之念;从小榭楼阁之静,到窗纱月影之轻; 从春归新燕之喜,到玉笼鹦鹉之愁。什么是岁月静好?春樱缭绕,夜莺舞蹈,红袖添香,琴书在侧。山有山之巍峨,水有水之纹波,日有日之明丽,夜有夜之清澈。

薜荔依墙,

莓苔满地。

青楼几处歌声丽。

扬眉见薜荔香草爬墙而生,俯首看莓苔绿藓满地而长。远处有青楼, 歌清丽,舞悠悠,听来倍觉春分愁。花间风月共徘徊,看似绮丽,实则孤清。

欧阳修这阕《踏莎行》写的便是闺阁之中的孤清女子。春分节气, 天地妩媚,独她为薜荔与莓苔所缭绕,耳闻青楼歌声之丽,映衬伊人寥落之心。

蓦然旧事上心来,

无言敛皱眉山翠。

北宋景祐三年(公元1036 年),范仲淹因谏被贬。时年二十九岁的欧阳修身为宣德郎,为范仲淹鸣不平,也连坐被贬,出任夷陵县令。岁月正好,他却孤身南下,一夜之间便从宣德郎变成夷陵县令,其心之痛楚可以想见。“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便是当时之句。此词也应为夷陵时期所作。

往事如昨,忽上心头,怎能没有怀缅,怎能毫无惆怅。伊人锁眉, 眉山如翠。唯有沉默,面对从前。春闺之词的形容之下,未必没有己身憾恨的托寓。身在春日韶景,心念浮云旧事。闺中女子思君,恰如欧阳修思旧。彼之孤独,映照的是此之寂寥。宦海沉与浮,命运宽与窄,都在一念之间。

一念,“过去”早已不在。

一念,“曾经”从未离开。

-

END

文:王臣

图:《日月书:古诗词里的二十四节气》插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