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李傕篇(中)

汉末群雄系列之李傕(中)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李傕重大事件之五——贾诩献策,进军长安

在许多朋友的印象中,董卓死后,如果不是贾诩为图自保而献计攻取长安,李傕、郭汜就将各自逃命而去,凉州军将就此瓦解。真的是这样吗?

《三国志·贾诩传》载:卓败,辅又死,众恐惧,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欲解散,间行归乡里。

依照贾诩本传的说法,这些久经沙场、野蛮残暴的凉州悍将们,竟然纷纷要解散部队逃回家。笔者以为,此处实有为传主贾诩溢美之嫌。贾诩对李傕、郭汜等人的重要影响确实存在,说是贾诩导致李傕、郭汜进军长安也是实情,但要说李郭等人打算放弃部队逃跑,实在太过夸张。

由于李傕、郭汜是典型的历史负面人物,所以史书中有意无意对其贬低在所难免。作为凉州将领中最能打的人,李傕这帮人断无可能放弃数万部队只身逃跑,牛辅这种草包并不多见。而且,笔者也找到了相关史料佐证。

《三国志·董卓传》载:既无赦书,而闻长安中欲尽诛凉州人,忧恐不知所为。用贾诩策,遂将其衆而西,所在收兵,比至长安,众十余万。

《九州春秋》载:傕等在陕,皆恐怖,急拥兵自守。

这里说得很清楚,长安朝廷里流出要杀光凉州人的传闻,李傕等人确实很惊恐,但也仅此而已。要知道拥兵数万在东汉末年实在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况且还是董卓军最精锐的部分,李傕怎么可能就此跑路?不知道怎么办的情况下,“拥兵自守”才是最恰当的行为。

牛辅还击败了李肃呢,李傕的军事能力当然更强,只是这些人只懂打仗,不懂政治。失去上级领导,朝廷又不肯赦免,这才不知所措。贾诩这时候的作用,就是点醒李傕:没有领导,你自己当领导啊!还是董卓留下的这帮人,再打回长安去,不是一样当家做主?

回过味来的李傕如梦初醒,立即起兵杀往长安。

作为诛杀董卓的主谋,王允掌权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与其他大臣们拉开距离,动辄扣上董卓余党的帽子进行惩罚,刚愎自用,不仅不听吕布等人的建议,而且自己也没有像样的施政措施。王允不仅让原本的支持者大失所望,更让已经归顺的董卓系人马心寒。

李傕为首的凉州兵反叛消息传到长安,王允起初没有放在眼里。董卓、牛辅都死了,主公下属的下属能掀起什么波澜?王允打算派两个使者去找李傕,打算以朝廷名义进行一番安抚,给他们安全保证,估计就可以使他们罢兵。

王允这样想倒是没错,李傕等人起兵就是因为害怕遭到清算,如果能够妥善安抚,把误会都讲清楚,澄清之前的种种谣言,那么成功招抚李傕的几率非常大。但王允实在太狂妄,大权在握整个人都飘飘然,把胡轸、杨定两人叫来,语带轻蔑、颐指气使地说:“李傕那帮鼠辈打算干什么?你们两个去问个明白,教育教育他们。”

《九州春秋》载:及李傕之叛,允乃呼文才、整修使东解释之,不假借以温颜,谓曰:“关东鼠子欲何为邪?卿往呼之。”于是二人往,实召兵而还。

胡轸、杨定是什么人,哪能受得了王允这般羞辱?这两人可是董卓集团核心级大人物,与关东联军对战时吕布都是胡轸的下级,杨定的地位也与胡轸相当。按照级别关系,胡轸、杨定可比李傕、郭汜高,所以王允派这两人去安抚是有道理的。可王允的态度太恶劣,明明是求人办事,却又把人羞辱一番,简直莫名其妙。

这二人“实召兵而还”,借着出城的机会把各自的部队集结起来,便又折返回长安。意图很明显,拥兵以图自保。

上文讲过,李傕、郭汜、张济这些人是牛辅部将,而樊稠是董卓部曲将,本身不在一个系统。李傕、郭汜、张济的大军继续进发过程中,逐渐遇到之前的董卓旧部樊稠、李蒙、王方等人,合兵一处。于是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等到达长安城外已经聚众十多万。

李傕重大事件之六——入主长安,铲除王允

王允派胡轸、徐荣在新丰迎战李傕,结果徐荣战死,胡轸投降。曾经打败过孙坚的徐荣,死在了被评价用兵在孙坚之上的李傕手中。虽然董卓集团的将领从来不是铁板一块,内讧不断,但这次胡轸、徐荣的不同结局仍然让人不禁有些联想。

胡轸刚刚讲过,身为凉州大族,投降王允却不被尊重,早已离心离德。而且胡轸与吕布也严重不合,与孙坚交手时正是因为与吕布之间的内部争斗使得军心不稳,导致大败,所以胡轸顺势倒向李傕很自然。至于徐荣,出身辽东的他在一众凉州将领中显得太扎眼。当徐荣打败孙坚后,长史刘艾在向董卓献策时竟然不提徐荣的名字,反称李傕能力在孙坚之上。这种诡异的言论证明董卓为首的凉州系并未把徐荣当做自己人。

《后汉书·董卓列传》:傕、汜等以王允、吕布杀董卓,故忿怒并州人,并州人其在军者男女数百人,皆诛杀也。

这段史料讲的是,李傕、郭汜因董卓死于吕布之手而迁怒于并州人,进而在军队内部进行大清洗,凡是出身并州之人,不论男女全部诛杀。可见凉州系对并州系的仇恨之深,徐荣既然不是凉州人,又已经投降王允、吕布,李傕很有可能将其视作并州一派来对待。

至于胡轸是否在战斗中给徐荣背后下黑手,实在不得而知,笔者认为可能性很大。

由于王允执政不得人心,加之长安城内尚有不少董卓余部,不到十天李傕就攻入城内。吕布逃走,王允及其城内宗族尽皆处死。仅仅两个月,朝廷再度回到凉州军阀的掌控中,而且这次比起董卓时期,还要混乱百倍。

《三国志·董卓传》载:傕等放兵略长安老少,杀之悉尽,死者狼藉。

《后汉书·孝献帝纪》载:六月戊午,陷长安城,太常种拂、太仆鲁旭、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并战殁,吏民死者万馀人。

李傕为首的凉州军破坏力极大,城中官员百姓大量无辜惨死,野蛮的士卒毫无约束地进行洗劫,整个长安变成了人间地狱。

王允

凉州军再度入主长安,对董卓自然要重新定义评价一番。作为原董卓部将,既然要干掉王允及其支持者,那只能打出为董太师平反昭雪的旗号。这个旗号最能团结凉州众将,至于其他人,李傕、郭汜他们管不了那么多,也没能力去管。

李傕等人把董卓的棺木安葬于郿县,以示对旧主平反昭雪,并表明他们是董卓势力的继承者。

初平三年(192)九月,汉献帝封李傕为车骑将军、池阳侯、领司隶校尉、假节。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为镇东将军、平阳侯。

由此开始了凉州军阀“四巨头”时代,其中只有李傕拥有开府的权力,也就是可以开设个人的官署,自行招募属官。但郭汜、樊稠也是兵强马壮的实力派,所以分列二、三位,与李傕共掌朝政。至于力量最弱的张济,则没能分到中央权力,而是出屯弘农拱卫京师。

从这里可以看出,四巨头中樊稠与另外三人出身不同,而张济又被外派,这明显是各方权力斗争妥协的结果。细分起来,李傕、郭汜、张济可算一系,樊稠、李蒙、王方可算另一系。李傕系显然要强于樊稠系,但也不具备绝对优势,这就为后来的各方内讧埋下伏笔。

贾诩

李傕重大事件之七——蛮夫专权,百姓涂炭

李傕入主长安后,为争取各地诸侯支持,避免关东诸侯再次进攻,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初平三年(192)七月,李傕任命马日磾为太傅、录尚书事,与太仆赵岐持节出使关东各地,以向各地诸侯示好。马日磾来到寿春,拜袁术左将军,封阳翟侯。

十月,李傕封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成武侯,假节。荆州与关中相近,李傕此举意图拉拢刘表为外援。

同年,韩遂、马腾亲自来到长安拜见李傕。李傕任命韩遂为镇西将军,回到凉州驻军;任命马腾为征西将军,驻扎于郿县。

李傕这一系列外交组合拳打得有声有色,加之关东诸侯各自为战,一时间外部环境比较平稳。

不过,李傕终究只是一介武夫,丝毫没有治国理政的概念。赏罚全凭心情,视国家法规于无物。纵然贾诩千方百计向引他走正道,苦口婆心规劝,但李傕也不是什么都听。时间长了,双方心中也有隔阂,李傕知道贾诩这个大恩人非常聪明,有的话自己听不懂也不爱听,于是敬而远之。

连董卓手下都没有几个真心实意辅佐的士人,李傕这种既没出身又没文化的莽夫,更加没有大臣愿意相助。缺少智力支持的李傕只能把兵权抓得更紧以获取安全感,想获得将士的支持,那就要让他们开心。怎么做呢?烧杀抢掠而已。

刀尖舔血的士兵,过着活一天算一天的日子,尤其生长在凉州边地深受胡人风俗影响,更不用说军队里本来就有大批胡人,使得凉州兵比关东各地士兵野蛮许多。搞生产建设,安安稳稳地种地养马这种事他们才不会做,关中三辅沃野千里人口众多,放着不抢白不抢。

《三国志·董卓传》载: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

百姓已经不能用苦不堪言来形容,而是死的死,逃的逃,根本没有百姓了。很多人逃往益州、荆州、扬州,最惨的是逃到徐州的难民,刚逃脱李傕的魔爪,马上又被曹操屠戮。

不仅普通百姓,就连皇宫也不能幸免。因为当年董卓强行迁都过程极为混乱,导致许多皇宫侍从缺少衣物。汉献帝打算从国库拨一点布来做衣服,李傕直接拒绝:“宫中那些人,明明身上有衣服,干什么还给他们做?”宫廷人员生活还算过得去,不做也罢。

汉献帝又想卖掉一些马来跟国库换布,赠给缺少衣服的官员跟城中百姓过冬,李傕又说:“国库里的布太少,不够给他们分的。”然后干脆把布都运到自己的军营里。贾诩实在看不下去,劝道:“此上意,不可拒”,李傕也没有听,就是不肯把布料分给汉献帝。

刚吏虎穴,又入狼窝的汉献帝

一朝大权在握,再也不是听闻王允不肯赦免就战战兢兢不知所措的那个人,现在的李傕感觉良好,在内把持朝政,大小官员全凭自己喜好赏罚;对外结好刘表、韩遂、马腾等人,关中诸侯互相攻伐根本无力关注朝廷。连王允得到权力后都头脑发昏,本就没有政治头脑的李傕更加喜怒无常。在他掌控下的关中地区饿殍遍地,残破不堪。

这种统治势必不会长久,而凉州诸将的内讧也即将爆发。下一期,将继续为您讲述李傕及其同党之间矛盾的大爆发。感兴趣的话敬请点击关注吧,您的支持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

(0)

相关推荐

  • 撕裂汉帝国的终极杀手——袁绍(十四)

    尽管省略了许多情节,想努力写得简单一点,但还是无法在一期内大致写完长安发生的事情,而要从全局了解当时的形势和后期的发展,不知道这些事情又不行,只能继续写,争取早点结束,回到袁绍身上. (紧接上期) 成 ...

  • 贾诩:出自陇上的汉末三国谋士

    原标题:[溯源甘肃] 贾诩:出自陇上的汉末三国谋士 他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曹魏初年的著名谋士,智谋超群,"算无遗策",名闻天下:他献计凉州兵团反攻长安,东汉王朝从此走向衰亡,吹响了三国 ...

  • 张济:恕我直言,董卓余部内斗太严重了

    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汉末董卓入京,随之而来的是众多凉州将士,等到董卓身死,凉州将领们也一一登场了.本篇就来聊聊其中一位,张济. 张济是凉州人士,张绣是他的族子,案<三国志·董卓传&g ...

  • 第四十七战:兖州风云(2)董贼死汉末陈平毒计乱长安

    公元192年四月,初,献帝大病初愈,百官在未央宫集合恭祝天子龙体安康,吕布派同郡心腹骑都尉李肃与杀手泰谊.陈卫等十余人穿着卫士服守在北掖门等着董卓. 董卓刚出门,马就惊了,把太师扔泥里面了. 太师只好 ...

  • 董卓死后,李傕郭汜为什么不跟随吕布?

    董卓被杀后,西凉军惊恐,诸将请求归附朝廷.表面上看,是王允不懂变通,坚决拒绝李傕郭汜请降,把他们逼到死路上,于是经过贾诩煽动,就叛乱起来.李傕郭汜是凉州人,吕布是并州人,大家根本不是一路.古代人地域排 ...

  • 杨定:董卓余部,真是争斗不休

    飞絮满天人去远,东风无力系春心.汉末天下动荡不已,有志向者会试图抓住机遇,比如董卓就带着大量的凉州人以及羌胡入京.本篇来聊聊杨定,字整修. 杨定是凉州人,他在凉州颇有名望,<九州春秋>中称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李傕篇(尾声)

    汉末群雄系列之李傕(尾声)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李傕重大事件之十一--迷信鬼神,不遵皇权 之前讲到李傕.郭汜内斗以双方和解告一段落.接着再讲讲这期间李傕的一些表现. 李傕此人没有文化,而且非常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李傕篇(下)

    汉末群雄系列之李傕(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李傕重大事件之八--铲除樊稠 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讲到以李傕为首的凉州军阀掌控朝廷,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四人按实力大小进行排序.李傕实力最强,但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李傕篇(上)

    汉末群雄系列之李傕(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说起汉末乱世的大魔王董卓,他的罪行罄竹难书.如果不是王允吕布刺杀成功,不知董卓还会祸乱到何种地步.董卓的突然死亡使他的部下们群龙无首四散奔逃,大汉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袁绍篇(特别篇)——董卓进京与袁绍失策

    汉末群雄系列之袁绍(特别篇)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上期讲到袁绍为何进出谋划策铲除宦官集团,但何进屡屡坐失良机优柔寡断,最后把性命断送,引发十常侍之乱,洛阳城血雨腥风,董卓趁机携凉州精兵进入都城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尾声,其二)

    汉末群雄系列之吕布(尾声,其二)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吕布重大事件之十五--反客为主,袭取徐州 在往期文章里,笔者已经用多篇文章介绍了吕布自出道以来至争夺兖州期间的主要历史事迹,本期咱们来聊聊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尾声,其一)

    汉末群雄系列之吕布(尾声,其一)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吕布重大事件之十二--兵力来源 吕布入主兖州,是一次突然袭击,在曹操全力向徐州陶谦倾泻复仇怒火时,吕布被张邈.陈宫为首的反曹势力迎接到兖州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特别篇)

    汉末群雄系列之吕布(特别篇)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吕布重大事件之九--出逃武关,投奔袁术 吕布在历史上的人生轨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刺杀丁原投奔董卓以前的时期:第二阶段为效命董卓时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下)

    汉末群雄系列之吕布(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吕布重大事件之六--合谋王允,诛杀董卓 吕布与董卓之间最直接的矛盾,就是董卓因为一点小事拿手戟扔吕布,由此吕布认清了所谓义父子,不过是利益的结合,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中)

    汉末群雄系列之吕布(中)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吕布重大事件之三--盗掘皇陵 本期文章我们接着讲吕布,主要为您介绍吕布投靠董卓期间的历史事件. 初平元年(190),以袁绍为盟主的关东联军讨伐董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