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苏东坡

苏东坡是幸福的,即使他处在贬谪中。

在那篇著名的日记《记承天寺夜游》中,苏东坡写道:“怀民亦未寝。”正是这短短的五字,在作者看来,是何其自然质朴,仿佛脱口而出,毫不雕琢;而在我看来,却是字字千钧,道出了苏东坡一个秘密,就是他在悲凉的贬谪环境中,拥有一个心有灵犀、心心相印的真朋友!

真朋友表现在苏东坡对友人的信任。老苏在一个初冬的寒夜里,已经脱了衣服将要睡觉了,突然发现今夜的月亮是那么宛然可喜,水银泻地,玉盘高悬,天地澄澈,万户寂然。一下子睡意全无,立即高兴地披衣而起,绕室而行,对月吟哦。月亮,自古就是中国文人的掌上爱物,更是内心万千情感的寄托。此时此刻,对月光赏玩不已的苏东坡,必定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一定要找个好朋友共同欣赏这难得的月色,让快乐加倍,让幸福爆棚!

对,去找张怀民!他住在承天寺,离这儿不远,说去就去。

是的,苏东坡是有妻子,也是有书童的,但他们不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也理解不了一个大男人,在寒冷的初冬不躲在被窝里却要跑到户外去看月亮的怪异行为。对,苏东坡心中的朋友是张怀民,他能够理解苏东坡,能够陪着苏东坡一块赏月。

所谓好朋友就是下意识地能够想到你,无论多晚去拜访你都不会觉得唐突。

于是,苏东坡就自然而然地去了,在一个初冬的寒夜。

真朋友就表现在那种不谋而合、不约而同、不期而遇的默契上。想想也真是神奇。936年前,那时候,没有电话,没有微信,苏东坡没有提前联系,也没有派书童提前去通知对方。等老苏到达承天寺,张怀民就像知道苏东坡要来一样,“怀民亦未寝”!

这是苏东坡意料中的吧?

一定是。

不然,苏东坡高兴地赶到那里,发现张怀民已经往别处去了,或者已经睡下,或者敲了半天门才开,或者张怀民见到苏东坡很讶异甚而愠怒,这岂不是大煞风景?

不会的,是936年后的我多虑了。

好朋友必定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的。

如此想来,再往前的“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就显得逊色了一些。王子猷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乘船赶了很远的路来的,而他要拜访的对象戴逵未必知道他要来访。所以,等到了门口的时候,王子猷心里也没有把握:戴逵睡没睡呢?他乐意见我不见呢?与其碰一鼻子灰,不如现在干脆就回。于是,“造门不前而返”。当别人要质疑要嘲笑王子猷这种傻子行为时,他故意编出这样的话来标榜自己——“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真正是打肿脸充胖子。

苏东坡是幸福的,因为他有一个真正的朋友。

昨读《聊斋志异》中的“王六郎”,为之坠泪。文末蒲松龄有评论:“今日车中贵介,宁复识戴笠人哉?”

不太懂,最后查到如下资料。

《太平御览》卷四○六引周处《风土记》:“越俗性率朴,意亲好合,即脱头上手巾,解腰间五尺以与之为交,拜亲跪妻,定交有礼……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虽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