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从鳌头走出去的世界华文媒体大鳄——冯团彬

冯团彬,1963年生于河南省汝州市临汝镇鳌头村,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198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分配到河南日报社文艺处,主要负责河南日报文艺副刊的编辑、组稿工作。1990年赴澳大利亚求学,历经艰难困苦,后移民澳大利亚,现为澳洲大洋传媒集团董事局主席、大洋出版公司总裁、澳大利亚高斯登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澳洲河南同乡总会会长,河南大学澳洲校友会负责人。其在祖国北京、郑州、香港均设有办事处,在京办事处有工作人员70余人。

冯团彬在《河南日报》社工作期间,策划组织了“汝河笔会”,为临汝发现和培养了大批文学新人。他还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河南日报》《莽原》发表大量诗歌、报告文学、评论,1986年在花城出版社出版《当代诗人处女作》,在学林出版社出版诗集《凝神》,主编有诗集《新世纪风流曲》,散文集《华夏游记》等。他移居澳大利亚后,创办《大洋时报》、大洋出版公司,从事文化事业。2003年5月,冯团彬主编的《大洋文丛》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同年11月,他又主编了《澳华文萃》(上、下卷),以散文随笔为主,共收入82位作者的204篇作品,近47万字,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冯团彬曾应邀出席香港回归仪式、全国第九次文代会、纪念抗战胜利70年阅兵仪式。

冯团彬是我的鳌头同乡,他是靠父亲打铁、卖柿子供他读书的。他上高中那一年,一次回家背粮饭 ,看到父亲累弯的腰,母亲累病的身子,就萌生了退学回家帮父母干活养活弟弟妹妹的念头,是学校的老师苦口婆心又把他劝回学校继续读书的。1981年9月,我在临汝镇公社见到了他,他见了人就怯生生的,不敢大声说话,我给他让座,他也只跨了凳子的一边边坐下。原来他是来办理上大学的手续的,我领他见了公社的秘书,给他按了公章,办理了户口和粮油关系。送他走后,公社秘书说:“你这老乡,腼腆成这,连一句话都不会说,咋还能考上大学来?”

他到开封上大学后,经常给我寄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说稿子,经我推荐,多篇作品在《洛神》《汝水》发表。他每次从学校回来,文化站就是他的家,我们常常秉烛夜话,共谈文与人。1984年暑假,我主编全国第一家乡级小报《乡音》时,冯团彬成了我的得力干将,帮我改稿、画板,还带我见了著名诗人苏金伞,苏老亲自出任《乡音》顾问,并题词祝贺。冯团彬执笔写的发刊词《乡音——农民的知音》还被选入《全国报纸发刊词选登》一书。冯团彬编发在《乡音》创刊号上的《黑旋风女婿》被《文学报》《河南日报》转载。冯团彬也在《乡音》创刊号发表了散文诗《故乡的柿林》:

故乡,我回来了,我颤抖着,一头扑向故乡的土地,扑向故乡的柿林。

        故乡的柿林啊,蓊蓊郁郁,夕阳下,每片绿叶闪耀着力的旋律,晚风中每棵金果流溢着诗的情韵。成熟了,成熟了,柿林中流出的小溪哗哗啦啦地宣布着,像是醉了。是的,小溪醉了,在这香甜的季节里,土地也醉了,一条条地垄,一片片田畴都淌着蜜,流着芬芳。柿乡的人也醉了,哼着曲儿收获着,然后——
       给亲友们送一篮,送一篮山里人的淳朴;往集上挑两筐,挑两筐大山的慷慨馈赠。
        于是,山娃爷放置多年的三弦又唱起来了;桂花嫂换上了洁净的花褂子;妹妹的辫梢上飞舞着鲜红的蝴蝶结。
       啊!故乡的柿林啊,你装饰着故乡人单调的梦境;故乡人的梦因你而变得甜蜜,有了音乐和色彩,有了亮度。
       故乡的柿林,一见到你,我的心便不能平静,被你浓得化不开的乡情紧紧缠住。我多想在你怀中,变成一棵棵柿树呀,在旷野里、大山下。

这篇散文被《洛神》1984年第6期选载,篇末注明选自临汝镇文化站《乡音》

1981年9月,冯团彬来到古城开封,成为河南大学(当时叫河南师大)中文系的一名新生。河大是个老牌大学,学风纯朴,尤其文科专业名师多影响大,中文系学生都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初识《学报》是在入学后不久。当时,81级刚刚搬入平房不久,每个宿舍(或一个班)分到一册新出版的《学报》。开始并不知道《学报》是何物,只是正处于大学新生的狂热阅读时期,无论什么东西抱住就看,还真认认真真看了两期。冯团彬们发的是《学报》的社会科学版,双月刊,不太厚,装帧简单大方,有中英文目录,刊登的都是哲学,文学,历史,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学术性文章。一位高年级学生告诉冯团彬,《河南大学学报》是社科界学术地位很高的专业刊物,作者大都是学界精英,教授讲师们想在上面发表文章都不容易。所以,冯团彬每当看到他们中文系老师的论文,总会有一种亲切感和自豪感。有一次,他读到年级辅导员李慈健老师和他的同学关爱与老师联名发表的一篇论文,好像是近代文学方面的,冯团彬对他们更是格外敬佩,因为,他们就比冯团彬高几届,也是刚刚毕业的学生啊。

20世纪80年代初,大学校园里瀰漫着浓郁学术气氛和文学气氛,中文系的学生都想当文学家。冯团彬那时候也参加了学校的“羽帆诗社”,经常忙着写诗作文的,后来干脆和几个同学成立了中文系的“铁塔文学社”,理想远大,责任感超强,搞得像一个文学活动家似的。冯团彬非常怀念河大那一段时光和那一群好老师,他们以无私的爱去鼓励和支持学生在专业上的不安分之想,不管这种想法是胆大妄为,还是无知无畏。教他们当代诗歌课的周启祥老师,一个参与过抗战“街头诗”运动的老文化人,当右派二十年刚刚归队,九死不悔,依然以火一样的热情,点燃着年轻学子们的文学梦想。大学二年级以后,冯团彬已经初步接触现当代文学史,阅读了一些作家的作品,了解了文学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周启祥老师就鼓励冯团彬找一个感兴趣的方向“搞研究”。冯团彬同宿舍的沈卫威同学(现为南京大学教授)已经在课余时间查资料,跑采访,开始了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群的研究。也是在这时候,在周老师鼓励下冯团彬开始关注河南老诗人苏金伞的诗歌创作。这事情看来有点不靠谱,一个二年级本科生,在知识积累,学养,视野,甚至严格的文字训练都还不充分的情况下,去搞特定对象的文学研究,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其实,当时中国正在进行文化上的拨乱反正,文学研究领域有很多荒芜地带,连初步的资料性研究都还没有。冯团彬雄心万丈想做的,只是一点基础研究而已。另外,围绕着一个选题或对象,一边进行知识和学养积累,一边形成一些初步成果,作为文科学生,可能更有助于增长学业知识,历练专业能力。

那几年的课余时间是比较充实的。上课之外,就是阅读和创作,还要搞所谓的文学研究。苏金伞的诗歌不是很多,冯团彬从整理他的创作年表开始(后来发表在《中州学刊》),搜集了几乎他的全部作品,对他进行了两次访谈,又陆续在《文学知识》和《河南日报》等报刊发表过几篇关于他的文章,一直到大三结束,才完成一篇论苏金伞诗歌艺术风格的论文,冯团彬打算把它作为毕业论文。在整理苏金伞创作年表期间,冯团彬查阅过大量三,四十年代的旧报刊,一个经常看到的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李白凤。冯团彬知道他是河大教授,现代派诗人,右派没有平反就去世了。读了他的长诗《八个如云的幻想》后,冯团彬一下子被震撼了。那恢弘的气势,奇诡的意象,让一个正沉迷于诗歌之梦的文学青年彻底折服了。冯团彬开始在翻阅旧杂志时留心李白凤的相关资料,主要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到解放初的一些诗作,还有很少一些文章,并试着写了一篇类似读后感的评论文章。

因为着手较早,冯团彬提前几个月就把毕业论文送给指导老师张俊山老师。张老师刚刚出席过苏金伞诗歌创作研讨会,提交给会议的论文也将在《河南大学学报》发表,所以看完冯团彬的论文很快就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把文章修改好再次送给张老师时,冯团彬鼓足勇气问他:我能否也送到《河南大学学报》试试?当时,他心里不知天高地厚地想,您写的苏金伞的论文不是要在那里发表吗?张老师笑道,好啊,找张如法老师,他是学报的现当代文学编辑。那天,张老师把论文很细致地看了一遍,花了很长时间,冯团彬趁机蹭了他一顿饭,吃的好像是小笼包子。师母的厨艺很好,这使冯团彬去张老师家蹭饭成了常态,一直到几年前回国,赶着饭点去看张老师,他问想吃啥,冯团彬答道:怀念阿姨做的美食,啥都行。

终于见到张如法老师,是在第二次唐突造访《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时。学报编辑部当时在校行政办公大楼一楼,两开间的地方,摆满了办公桌,给人的感觉很狭窄。编辑部好像是值班制,张老师不是天天坐班,所以,第一次去就扑了个空。如法老师高高的个子,微卷的黑发梳理得很有型,说话时一双有神的眼睛看着冯团彬,流露出几分温良和亲切,一口带着江浙口音的普通话,充满了儒雅和书卷气。如法老师毕业于上海华东师大中文系,可能是支援内陆吧,和师母从上海落脚到这个北方古城,在河南大学扎下根来。见到如法老师那一天,没有说太多的话,冯团彬提了俊山老师的名字,慌乱地做了自我介绍,并递上两个大信封。其中一个信封是冯团彬的毕业论文,另一个信封是临时誊写的,关于李白凤诗歌的评论。冯团彬的想法是,横竖蹭一回面子,多让老师看一篇,总是多一个机会吧。

过了差不多两周,张如法老师让沈卫威捎信,让冯团彬马上去学报编辑部一趟。当时,沈卫威关于东北流亡作家群论文正在如法老师指导下修改,准备在学报发表,所以和他来往比较多。一听到这个消息,冯团彬马上动身,跑步赶往学报办公室。

如法老师正在等着冯团彬。他先递过来一个大信封,和蔼地对冯团彬说:这一篇苏金伞的论文花了一定功夫,写的也有一定功力,但我们不会刊登了。因为张俊山老师一篇写的很好的苏金伞诗歌散论已经在学报发排,近期我们不可能另外再登一篇。看着冯团彬失望的表情,如法老师取出来一叠稿子,缓缓说道:还有这一篇,关于李白凤诗歌的稿子。冯团彬探头看过去,已经有一些红笔批注在上面,便觉出几分希望来。张老师用手中的笔尖点着稿子,对冯团彬说:这一篇比较粗率,并且单单是对诗人作品的感受,而没有深度评论。还有明显的不足,就是没有涉及诗人生平,把创造和生平联系起来,这对于当代文学界已经陌生了的诗人来说,非常重要。李白凤在三四十年代现代派诗歌中有一定地位,打成右派二十年,现在虽然平反了,还没有一篇对于他的创作和生平的全面评述,这是一个缺憾,也是一个空白。他本人曾是河大中文系教授,如果能有这样一篇研究文章,对于《河南大学学报》是有价值的。

其实,这番话的要点,他也同时写在稿子的空白处了。说完,他给冯团彬介绍了一条线索,河大中文系唐诗研究室的佟培基老师,原来当河大小车班司机时,师从晚年李白凤做过学问,应该对李白凤的生平比较了解。临走,又取出几本《河大学报》的稿纸送给了冯团彬。

从学报编辑部走出来,冯团彬几乎没有停顿,直接投入了李白凤一稿的资料准备和重新写作。冯团彬找到了佟培基老师,并通过佟老师访问了李白凤的遗孀刘竹英老师,和他的另外两位学生王澄、王宝贵。刘竹英老师等提供了很多关于李白凤生平与创作的第一手资料,大大充实了冯团彬草拟的李白凤年表;而在省图书馆和校图书馆的的意外发现,丰富了冯团彬整理的李白凤诗作篇目。两个多月过去了,几万字的笔记和抄录材料汇集了厚厚一摞,一个形象完整的李白凤出现在冯团彬面前,他的个性和作品风格也渐渐明晰起来。冯团彬用二十岁文学青年的感性和知性去试图理解和感受这位现代诗人的赤子之心和迷茫之痛,去领略中国现代派诗歌成熟的意象之美和灵性之妙。这中间,冯团彬没有再去找过如法老师,怕拿着空白稿纸,尴尬面对那双目光温良的眼睛。一直到3个月后,冯团彬终于在河大学报的稿纸上,将12000余字的《不该遗忘的凤鸣声——论李白凤的生平和创作》誊写完最后一个字。

等冯团彬再次站在如法老师面前,将40多页的稿子交给他时,如法老师当场翻着稿子,嘴角漾出一丝笑意。对于冯团彬来说,如同交上了一次作业,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因为已经快年底了,毕业班的学生还面临着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毕业分配等一系列大事呢。

过完春节返校,冯团彬联系在《河南日报》文艺处实习,学习着编辑别人的稿子。这中间曾从郑州回河大,去学报编辑部看张如法老师。他告诉冯团彬,李白凤的那篇文章已经初步编好,正在送审,如有可能,将在当年9月份出版的《河南大学学报》第五期发表。

文章在《河南大学学报》发表时,冯团彬已经在《河南日报》文艺处做编辑了。在编稿子时,冯团彬总是小心翼翼地对待每一个作者特别是初写作者的作品,哪怕有一丝机会,冯团彬都愿为他们一试。这种待人习惯,从国内一直延续到现在。冯团彬在国外做编辑,朋友们称之为热心和认真。只有冯团彬知道,那是因为如法老师那温良和善的目光,多年来一直在看着冯团彬。

冯团彬在《河南日报》社工作期间,策划组织了“汝河笔会”,编发了十几期临汝专版,为汝州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作家。我写冯火秀董事长的报告文学《行路难》,也是经他编发在《河南日报》的。1985年夏,冯团彬和李长华老师借到济源开笔会的机会,专程到洛阳地委《豫西报》看望借到这里编《伏牛》文艺副刊的我,我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共进午餐,谈笑风生,其乐融融。其后我们还一起游了豫西的伏牛山、探朔了汝河源头。这期间,冯团彬还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河南日报》《莽原》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报告文学、评论作品,1986年他在花城出版社出版了《当代诗人处女作》,在学林出版社出版了诗集《凝神》,主编有诗集《新世纪风流曲》,散文集《华夏游记》等。他移居澳大利亚后,创办了《大洋时报》、大洋出版公司,从事文化事业。

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会见出席首届华文传媒论坛人士,希望华文传媒帮助华侨华人融入当地主流社会,越办越好,作出特殊的贡献。不少与会人士均称这一见解是至理名言,澳大利亚《大洋报》社长冯团彬在接受记者采访表示,钱其琛的这段话,符合海外华文传媒的实际,入情入理。

    冯团彬说,海外华人特别是中青年移民,同母体文化有一种断裂感和变异感,而华文媒体在传播家乡和祖籍国的信息,以及当地华人华侨创业历程、融入当地社会和传递华人心声等方面,均起到沟通的桥梁作用。

    冯团彬以从澳大利亚前来参加华商大会的维州华商团团长林美丰为例。林氏原为维州工党移民事务的影子厅长,但工党执政后,林美丰反而没有得到任用。为此,华人社区反映强烈,一些华人社团写信反映,《大洋报》和其他华人媒体也纷纷披露,表达华社的意见。结果,维州工党对林美丰另有重用,从中也可以看出华人社区和华文传媒的独特作用。

     冯团彬说,《大洋报》帮助华人融入当地社会作了一些努力,出版了上下卷的《墨尔本华人的故事》,在当地发行时,澳大利亚移民部长等澳大利亚政要和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官员均前往祝贺,中央电视台等中国大陆媒体也加以报道。最近,《大洋报》领衔编辑华人新移民居留澳大利亚的纪实作品,其中包括融入与回归的种种事例,得到新移民的热烈反响。

  “华人融入主流社会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因为涉及到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冯团彬说,参加这次传媒论坛大会,各地同业得以交流经验,寻求合作,相信华文媒体今后在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国与当地人民的友好交流合作,增进各族裔的相互了解,以及帮助华人融入当地社会等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2003年5月,冯团彬主编的《大洋文丛》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同年11月,他又主编了《澳华文萃》(上、下卷),以散文随笔为主,共收入了82位作者的204篇作品,近47万字,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冯团彬还曾应邀出席香港回归仪式、全国第九次文代会、纪念抗战胜利70年阅兵仪式。

201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国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

丰澳·轩丽红总裁冯团彬作为海外华人华侨的优秀代表受邀出席纪念大会,大会结束时冯团彬在接受首都媒体采访时表示,能够现场参加纪念大会不仅是他个人的无上光荣,也是丰澳·轩丽红的无上光荣。丰澳·轩丽红在4年的运营中,开创了多项河南省进口酒第一,获得了多项国际、国内重要大奖,作为中国酒商500强,下一步要形成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争做中国进口酒第一品牌,为中国的葡萄酒行业健康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冯团彬关心故乡的发展和建设,时任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建生曾与来访的澳大利亚大洋集团董事长冯团彬在平安大厦进行了亲切交谈。陈建生与冯团彬畅叙了友情,展望了合作前景,并就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发展文化产业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大洋集团是澳大利亚一家集媒体、房地产、旅游于一体的大型企业,旗下《大洋时报》是澳大利亚墨尔本第一份中文周报,覆盖全澳大利亚。参加河南省政府“中原文化澳洲行”活动的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建生,在悉尼接受了该报记者的专访,展示了中平能化集团的良好形象,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冯团彬说,大洋集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通过展示中华文化,增加华人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我们愿意与中平能化集团在文化产业领域开展合作,不断提升企业软实力。
    陈建生对冯团彬在“中原文化澳洲行”活动期间给予的支持与协助表示感谢。他说,近年来,河南省通过“中原文化澳洲行”等活动向世人展示了中原文化的魅力,同时为企业搭建了合作平台。我们愿意与大洋集团在文化产业上开展合作,把中原文化发扬光大,共同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0)

相关推荐

  • 冯新林/镌刻在人生履历处女地上的记忆(诗歌)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镌刻在人生履历处女地上的记忆 --写给我的母校冯营中学 冯新林 当人生履历的处女地 郑重而神圣的 把高中母校的名字填上 这近乎图腾的标志 就烙在了我们的翅膀 这 ...

  • 学习时代楷模 成就出彩人生

    2019年5月21日下午,在焦作市教育局教育电视台演播大厅,以"学习时代楷模,成就出彩人生"为主题的焦作市师德演讲比赛如期举行,来自焦作市六县五区的21位参赛选手参加. 焦作市创客 ...

  • 读书:老师,您好!┃冯树铮

    绘画让生活更美好 作者┃深圳上合小学六(7)班冯树铮同学 指导┃张奕老师 朗读┃孙海林   编辑┃丄学号 韩愈的<师说>里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无论山林村野,溪边海里,草屋陋室 ...

  • 太阳升起 文/ 冯新林 主播/ 梅儿

    长风文艺 太阳升起 冯新林 冲破黑暗 冲出静寂 从渐渐醒来的梦境 从匆匆走出的步履 在曾月上柳梢的枝头 在正奔流入海的天际 太阳升起 太阳升起 太阳升起 磅礴是它的力量 喷薄是它的刚毅 红似寒梅 透出 ...

  • 傅承洲:周兆新老师的严与宽

    周兆新老师在北大中文系的教师名单上叫周强,课表.招生简章.通知上都写作"周强",而周老师的著作.论文一律署名"周兆新",很多人以为"周兆新" ...

  • 中国诗歌报:【献给母亲的诗】冯俊英篇(一)

    <中国诗歌报>纸刊选稿基地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中国诗歌报& ...

  • 中国诗歌报河南工作室临屏诗精华作品《听说风要来》(49)

    中国诗歌报 点亮人生  照亮诗途  中国诗歌报河南工作室编辑部全体成员 顾 问:海底月 丁 子 主 编:周清怀 副主编:冯俊英  顾君义 叶晓燕 王迎勋 编  辑:赵冬梅  谢旭晴 何光静 本期精华挑 ...

  • 中国诗歌报:冯俊英|回眸(外三首)

    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关注中国诗歌报]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中国诗歌报★中国诗歌第一 ...

  • 中国诗歌报河南工作室临屏诗精华作品《我的眼前一片白》(55)

    天安门文学 中国诗歌报河南工作室编辑部全体成员 顾  问:海底月 丁 子 主  编:周清怀 副主编:冯俊英  顾君义 叶晓燕 王迎勋 编  辑:赵冬梅  谢旭晴 何光静 陈守丰 牛国安 本期精华挑选: ...

  • 中国诗歌报:邀你共读冯新宇的诗

    <中国诗歌报>纸刊选稿基地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作者小传:冯新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