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素传真】| 老人言的智慧
农村俗语,俺老家的说法是老俗话,并不是哪一个人的原创,也寻不到是哪个年代创作的,但是代表的是谦和为上,勤劳智慧,和吃亏是福等等传统文化,由于现在受的教育等问题农村俗话也正在慢慢消失。
狗不嫌家穷,子不嫌母丑
这句俗话就比较好理解了,类似于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说的意思是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加,失了本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意思是自己不亲自当了家,就不知道操持一家的生活多么不容易。自己不亲自生儿育女,就不能体会到父母恩情的深厚。若是我们没有当家,没有去操心家里的生活起居,大大小小的事务,我们就不可能知道柴、米、油、盐的贵,这些在我们的心里有概念吗?小编在想看着这篇文章的朋友们并不全知道关于柴、米、油、盐的价格,这或许一点概念都没有吧。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砍柴是为了烧火,不是为了盖房子要木料,所以,砍小头(小树枝),一来方便、快捷;而来回去以后晒干比较快,三来使用时比较方便,四来留的大树在,不怕没柴烧。问路时,希望对方能听明白自己的意思,同时也希望对方能详细的指引。对于年轻人来说,一般比较毛燥,可能还没有听完你说什么就匆匆的回答,容易出现误会,另外,年轻人相对来说知道的较少,不会使自己得到满意的答复,所以,要问年纪比较大的长者。
六十不赴宴,七十不留宿
60岁左右的老人由于消化能力不太好,而且饭量也不是很多,主人在对待客人的时候就不会刻意的规劝老人一直吃菜或者吃饭。七十不留宿的意思就是70岁左右的人,由于身体不是非常的好,如果住在别人家的话,容易出现意外,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因此这个岁数的老人不会在别人家过夜。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水和草对于鹰和鱼而言都是是极其熟悉的事物,草和水挡在了鹰和鱼的面前想阻碍它们时,这些现象对于鹰和鱼而言根本不在话下。
针没线长,酱没盐咸
说的普普通通的事物表象,针是没有线长的,酱是跟不上盐咸的。但是,缝衣服的时候,穿针才能引线,没有针,线再长也缝不了衣服。酱的咸度来自于盐,肯定不如盐咸,但是我们不能直接吃盐,吃的是酱。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针离不了线,线离不了针。没有盐也就做不成酱,没有酱,人们不能直接吃盐的。
该井里淹死的河里死不
这句话表面意思就是一个人命中注定要淹死在井里,而无论多么湍急的大江大河也不会要他的命。这句话更深一层的意思是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与其杞人忧天担心未来将要发生的不幸,不如坦然面对命运。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我们先说上半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实顾名思义很好理解。无非就是说我们在种庄稼的时候下的种子是什么,结出来的果实就是什么。不会出现下的瓜种却结出了豆子,种的豆子却结出了西瓜这样荒谬情况。古人虽然说的是种庄稼,其实影射的还是人性,如果人不学好,那么就会越来越坏。这也就是为什么“孟母三迁”至今为人称道,她就是担心不好的环境在孟子心中埋下不好的种子。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不去摸锅的锅底,自己的手就不会黑。我们都知道,锅底经过火的燃烧之后,锅底就会出现一层黑灰。而油瓶呢,是人们用来倒油的工具,瓶子上可能会沾油。所以,拿油瓶的手上也可能会沾油,变得比较油腻。既然摸锅底手会变黑,拿油瓶手上会沾油,那么我们不碰锅底,不拿油瓶不就好了。引申意义是:身正不怕影子斜。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形容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听来的传闻是靠不住的,亲眼看到才算是真实的。谓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它是说听别人讲和自己看到是不同的,看到的可以是真实情况,而听人讲往往是虚假的,道听途说,没有亲眼所见就不要相信。但眼见是不是一定为实呢?其实不一定。因为事物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如果眼睛看到的是假象,把假象误认为是真象,就会把虚误认为实了。
一人不入古庙,两人不看深井
古庙的危险在于未知,你不知道进去后会遇到什么,所以不要一个人进入。深井的危险是已知的,不知的是人心,两人看深井,危险在于你不知道与你同看的人是否危险。
逢桥先下马,过渡莫争船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想要借助这句话告诉人们道理,bai比如“逢桥要下马”是说骑马过桥的话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很容易的发生危险,遇到桥的时候要先下马再过去,意图也是想告诉人们做事的时候要谨慎,要善于去观察,这样才能做到最好;而“过渡莫争船”主要还是说在上船的时候要选择礼让,如果彼此争斗的话那么很容易就会发生危险,所以古人们基本上也是想要借助这句话,让人们在相处的时候要相互谦让,毕竟退一步海阔天空嘛。
今天脱下衣和袜,不知明天穿不穿
出自如下典故: 在古时候有着幺个故事:有三个老人,一个九十岁,一个八十岁,另一个七十岁。一次三老在一起聚餐聊欢,七十岁那位说:“今年酒度筵前会,不知明年又少谁?”就是说今年我们三个在一起,喝酒吃饭,可是不知明年我们三个中谁会不在。八十岁的听了就说:“你说的太远了,今天脱了鞋和袜,不知明天提不提?”说今天晚上我们把鞋和袜子脱了,明天能否穿了,但九十岁的老翁却说:“你说的也太远了,我这口气喘出去,不知下口气来不来。”说我这口气呀出去了,下口气来不来都不知道。这幺可怕,八十岁老翁认为脱袜子很无常,但那九十岁老翁说那还不行,还是粗的。这就告诉我们生命无常在呼吸之间。
本栏目编辑:宋蔷
作者简介:马枚素,原名马兰,笔名:素素、小马扎。1995年4月出生,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退役后,在国外某航空公司工作。热爱写作,阅读,舞蹈。在本平台开辟了【枚素传真】栏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