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捡垃圾来激发学习动力?不仅无效,反而会让孩子丧失一优良品质
现在是暑期,于是看到了很多这样的视频,就是父母让孩子捡矿泉水瓶,或者是让孩子去工地干活。这样做的目的是啥?看看视频中父母跟孩子的对话就知道了。
“捡瓶子苦不苦”、“上学苦还是捡瓶子苦”、“以后你是上学还是来捡瓶子”……
很明显,父母是想以此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让孩子努力学习。
我不知道父母为什么会觉得让孩子吃吃苦就会努力学习,事实上,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无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反而会让孩子丢失一项优秀的品质。
为什么这样的教育方式无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不是我说,估计很多父母都没搞明白学习动力来自哪里。
采用这种教育方式的父母,大概是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吃苦受累了,就会意识到学习的好处,然后就会努力学习了。
从表面逻辑来看,好像说得通。毕竟跟生活的痛苦比较起来,学校的生活简直是天堂。让任何人选,估计也会选择学校的生活,而不会选择在35度高温下去捡垃圾、去工地干活。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吃了生活的苦就真的会激发孩子学习动力?
当然不是了,即使孩子选择了回学校学习,也是因为他们想逃避捡垃圾的痛苦,而不是因为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何况不上学将来就一定要在35度高温下去捡垃圾、去工地干活?孩子就不能干别的工作了?就不能当网红、就不能开挖掘机、就不能坐办公室吹空调?
吃苦受罪跟学习内驱力没有必然联系,它只会让孩子想要逃避吃苦受罪的生活,但是逃避并不是一定要通过学习来实现。
那什么情况下才一定会产生学习动力呢?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到学习的本质。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学习的本质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适应环境。
当我们跟环境处于一种不协调状态时,如果我们不做出改变,就不适应环境,就会被环境所淘汰,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学习一些新的知识、技能,调整自己,从而使得自己更好的适应环境。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平常也不喜欢学习,但是自从有了孩子,你是不是开始学习育儿知识,研究如何教育孩子了?或者你平常根本就不看医学书,但是自从你得了某种难治的病之后,你是不是也开始关注学习医学的知识了?
这才是学习的本质。只要当环境给予的反馈需要我们去学习才能适应时,我们才会去学习,否则我们根本就不会去学习。
理解了学习的本质,我们再来看孩子捡垃圾、去工地干活的行为,这会促使他们产生学习动力吗?
他们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只不过这种学习可不是我们期望的那种学习。
对于捡瓶子的孩子来说,他会学习什么地方瓶子多、什么瓶子卖的贵这类知识;对于去工地干活的孩子来说,他会学习如何和泥、如何抹灰的、如何更省力地搬砖这类知识……但他们就是不会产生去努力学习学校知识的动机,因为他们学校学习的知识跟他们当前的环境没有任何联系。
那有的父母可能会说了:孩子说了,回去后会努力学习。
他当然会这样说,因为这是他在逃避这种吃苦受罪的生活。但逃避之后,他们就努力学习了?孩子所处的环境需要他通过学习学校的知识来适应吗?孩子的环境并没有变化,所以孩子的行为也不会发生变化。
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说说另一个重要问题,这种企图通过让孩子逃避吃苦受罪方式,来激发孩子学习动力的教育方式还有一个严重问题,这个问题比孩子没有学习动力更严重。
可以这么说,即使父母用这种方式激发了孩子学习动力,父母也是干了一件“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蠢事。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教育
我们来回顾一下,父母在采用这种教育方式时经常对孩子说的话:
捡垃圾(工地干活)苦不苦?
捡垃圾好,还是在学校学习好?
很明显,肯定是学校学习轻松了,让谁选谁也会选学校学习,因为人的本能就逃避痛苦。那父母这样教育,就等于鼓励孩子逃避痛苦,选择轻松愉快的生活。那以后孩子再遇到这样的类似问题,是不是孩子也应该选择逃避痛苦,选择轻松愉快呢?
显然这样的选择有很大的问题。
我们的本能是逃避痛苦,但是要想成功,哪一件事不需要吃苦耐劳、不需要忍受痛苦呢?如果看到痛苦就逃避,你还指望孩子能努力学习?难道学习好就不需要吃苦吗?
判断是不是选择某一个行为,绝不是以吃苦受罪为标准的。
显然在这场教育活动中,父母给孩子做了一个非常错误的榜样,给孩子树立了一个错误的价值判断标准。孩子是回到学校学习了,但是孩子却可能永远丧失了为了目标而艰苦奋斗的精神。
那即使你的孩子将来学习好又有什么用?一遇到困难痛苦就逃避,什么工作能干好?父母是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总结
让孩子捡垃圾、去工地干活,是无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的,反而会容易让孩子丧失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父母要想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归根结底还是要打造一个有效的环境,通过环境的反馈来让孩子觉得学习是有必要的,他们只有通过学习才能适应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才会产生学习动力。
具体如何打造这样的环境,父母可以去我的同名工号学习,按照我的方法,只要父母能坚持3个月,就可以大概率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