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与山水诗的兴起
遠山之巔,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老庄与山水诗的兴起
文丨骆玉明
山水诗是中国文学的大宗。对于自然景物的浓厚兴趣,以此为素材的丰富多彩的创作,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特色。而这一特色的形成,与老庄思想有极密切的关系。
诗歌中写及自然景物,早在《诗经》中就有了,不过只限于一草一木的片段,用作比兴的材料。此后在《楚辞》以及曹操的《步出夏门行》中,开始有了较为完整的画面。但在很长时期中,山水自然的描绘,始终是零星地出现,而没有被当作重要的题材。这种情况发生根本的改变,是在东晋后期。
东晋时候流行一种以老庄哲学为核心的诗歌,文学史上习称为“玄言诗”。这种诗由于说理的成分浓厚,以致掩盖了文学的特质,而受到后人严厉的批评。但是,正是在这种枯燥的哲理诗中,孕育了山水诗的萌芽。这主要取决于老庄哲学的基本特点:老庄哲学,尤其《庄子》,是一种超世的哲学,它强调人不仅在世俗的人与人的关系中生活,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人即每一个精神主体,都是直接面对着宇宙存在的。因此人生的根本意义,也不在于世俗的荣辱毁誉、得失成败,而赖于精神的超越升华,对宇宙、对生命的彻底把握。宇宙的本体是玄虚的“道”,四时运转、万物兴衰是“道”的外现。从这种观念中引导出人对自然的亲切追求,引导出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自觉。另外,东晋前期的士大夫多由中原迁徙到开发未久的江南,这里旖旎的山水景色,也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的兴趣。因此玄言诗虽以说理为主,却也每每与观察自然结合在一起。
在东晋永和九年(353),名士王羲之、谢安等四十二人于兰亭修禊,留下一批诗文作品,典型地反映了玄理与山水审美结合的特征。王羲之《兰亭序》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孙绰《兰亭后序》说:“故振辔于朝市,则充诎之心生;闲步于林野,则寥落之意兴。”这些都清楚说明了他们热爱山水自然的原因。下面再录王羲之的《兰亭诗》为例: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视碧天际,俯瞰绿水滨。寥朗无厘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这首诗大量使用《庄子》的语汇,仍属于玄言诗的范畴。从诗歌艺术来说,由于景物的描写不能构成鲜明完整的意境,哲理也多用抽象枯淡的语言来表达,而不能直接从景物本身透现,所以不能说是很成功的。但是,诗歌从哲学、人生观的意义上来理解自然、描绘自然,特点是很明显的。这是东晋文士对中国文学艺术的一大贡献。以后的山水诗以及山水画,都特别注重自然中所蕴藏的情韵,追求空灵澄澈、蕴藉悠远的意境,追求溯源,就是发端于此。
随着文学的发展进步,诗歌中抽象说理的成分逐渐减少,哲理隐藏于景物的形象描绘中,真正的山水诗就宣告成立了。这里值得一提的人物是陶渊明。陶诗通常被归类为“田园诗”,但其实田园诗和山水诗是相通的,并且陶诗也有直接描写山水之作。下面是他的名作,组诗《饮酒》之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语言浅近,意境完整,而理蕴深厚,千年来令无数读者为之折倒。理解它的关键,就是物我泯一,内外无分,人与自然达成充分的和谐。在暮岚紫霭、群鸟归飞之中,诗人感受到造物的奥秘,人生的真谛。尽管诗中明说“欲辨已忘言”,即不可言说也无从言说,他的感悟仍可从诗中体会到,那就是:当人生化合于自然之中,与自然同为自在自足无外求的一体,便能消除生命的一切焦虑、勉强与缺损。这可以说很好地发挥了《庄子》的意旨。
与陶渊明同样生活于东晋末和刘宋初而年龄略小的谢灵运,是文学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从而使得山水诗成为一大宗派的诗人。他出生于当时最显贵的家族,生性高傲,却在政治上屡受挫折,因此经常自放于山水之间,在自然景物和老庄思想中求得慰解。下面是他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赡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愜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这首诗写了诗人在家乡(今浙江上虞)一带游玩山水,自晨至暮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谢诗与陶诗最大的不同,是对自然的观赏和刻画更为细致,这一点对后来山水诗的发展有极大影响。谢灵运作为一个始终渴望在权力舞台上大有作为的人,其归顺于自然的态度也许不像陶渊明那样真切,而多少带有勉强,但发言的立场是一样的:同样是在自然中求得一席安身之地,安顿自己的身境和心境。全诗最后总结的几句,也是发挥《庄子》的意旨,认为在大自然中可以使人思虑淡泊,因而看轻外物——世俗的荣华,顺遂宇宙间至理常道,得以养生。
自谢灵运以后,山水诗日渐兴旺,一发不可收。在这一条诗歌的长河中,始终有老庄思想的成分流漾于其间。这也是老庄对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
来源:骆玉明《长得逍遥自在心》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