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春天永不寂静
愿春天永不寂静
文/大象
读了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我深深陷入了沉思:假如春天没有鸟声,没有虫鸣,没有飞翔的生命,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什么样?这本书饱含忧患,所述的事实还发生在我们现实当中。
《寂静的春天》描述了美国一个小镇,从前到处树木葱茏,花草芬芳,鸟集鱼归,蜂飞蝶舞,一切是那么美好。可是,好景不长,有一天,这个小镇迁来了第一批建房、挖井的村民,从那时起,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着这个地方,一种不祥的预兆降临村落。鸡、牛、羊等禽畜开始莫名其妙地患病,到处都是死神的幽灵。动物、植物纷纷死亡,就连人们也难以幸免于难。后来,人们发现,在房屋、地面上都有白色的物质,于是,人们产生了恐慌和猜测。
小镇被寂静吞噬的原因是什么呢?《寂静的春天》给了我们解答——村民为片面保留庄稼而大量使用DDT农药,从杀死昆虫和自以为有害的杂草开始,生态系统逐渐遭到破坏,最终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寂静的春天》之外,我无法对孩子讲述属于我们那个年代的故事。因为孩子们不知道也不理解,他们父辈在童年少年曾经生活的环境:每天有一群又一群叽叽喳喳的鸟儿,飞到菜园,又飞向田野;老鹰们似乎要主宰整个村庄,每天在云下盘旋,忽然俯冲而下捉住屋前的小鸡;午后成群的蜻蜓在阴郁的水面低飞,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刻来临;漆黑的乡村夜晚,一队队萤火虫提着灯笼在村里村边飞行,给孩子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夏夜从池塘传来的阵阵蛙声,那是村里的交响乐,伴着我们轻轻入梦……
现在回到家乡,这些动人的情境已经无从体味了,对今天的孩子而言也许成了传说。我们也只能无奈地回忆多姿多彩的童年。
如果说我们失去的只是那些美好的情怀,还不算得什么,我们更担忧的是,我们会失去健康和生命,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
过去人类长期处于麻木、愚昧,破坏自然而酿成的悲剧在世界各地不断上演,虽然有后来的觉醒,然而,如今一一盘点春天,我们才发现真的已经失去了许多许多。
《寂静的春天》让我们醒悟:扼杀春天里的鸟唱虫鸣的罪魁祸首,是人类自己。人们为除去害虫和杂草,到处滥用杀虫剂、除草剂,杀死了大量的生物。化学药物的荼毒,无异于给大自然一遍遍施以酷刑,导致生态系统遭受极大破坏,有的动植物因此消失或濒临灭绝。
在我的家乡,虽然有大片的甘蔗、瓜果,但村民无法大规模发展生态养殖,因为到处喷洒的农药会让鸡鸭牛羊死掉。记得鲁迅《故乡》中的少年闰土,在西瓜地,一轮金黄的圆月下,手执一把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这场景今天只能成为孩子们的梦幻了,因为西瓜地里的农药,足以吃掉各种动物,不用人看守。
自然界的生物与环境原本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自然平衡的,而我们不停地研制出化学药品去对付田地里的 “天敌”,造成生物链失衡。达尔文曾说过:“适者生存,而不适者则被淘汰”。那些“天敌”为了生存也在本能地抵抗和适应那些农药——说到底,这是一场人与自然的斗争,然而我们还是输了。由于我们大量使用农药,污染了土地、河流和庄稼,食物上残留的农药也在残害着我们的健康和生命。
如果我们再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空气污染、病疫流传、鱼鸟消失……种种天灾人祸会更加剧,我们也就生活在一个充满危害的世界里。
好在,春天在留还给我们难得的机会,我们还可以对受伤的环境进行精心修复,对染疾的家园进行对症治疗,尽量挽回我们曾经的失去。
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也是保护我们自己,为了让我们的春天不再寂静,为了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绿色健康、幸福美好,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寂静的春天》一书是美国女作家蕾切尔·卡森的代表作,环境保护主题的经典散文,20世纪极具影响力的书籍之一。它以寓言为开端,描绘了一个风景优美、充满生机的小村庄突然跌入一片死寂之中,由此引出了对以DDT为代表的化学药剂如何对自然环境、动植物甚至人类带来巨大伤害的详细阐述,提出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心怀敬畏、和谐共生。
作者简介
大象,原名陆志峰,壮族。毕业于广西民族大学,曾任相思湖文学社社长,相思湖作家群成员,广西作家学会会员、广西诗词学会会员、广西写作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