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正道的方法很多,但最关键点在静

       回归正道的方法,说起来很多,有可以用语言文字讲清楚的,也有确实不可以用语言文字讲清楚而必须在有实际修为并且有一定程度的实际修为后才能体认的,但总的来说,回归正道的关键点,其实就是一个“静”字,就是在放松而安静的身心状态中体认一切事理、明白一切事理,体认了一切事理、明白了一切事理,也就体认了一切道理、明白了一切道理,自然能收获到有一定的付出后应有的一种更加自由、更加解放、更加完善、更加美好的健康的身心状态。

  静有四仪,静处、静融、静续、静化。静处,就是静静安住,静静安处;静融,就是静静调整,静静消融;静续,就是静静含容,静静相续;静化,就是静静涵养,静静转化。

       古圣先贤说的“空灵妙有”、“心死神活”,其实,就是这个道理,首先得不执妄有,做到看空一切、放下一切,一切看空、一切放下了,自然能在无物、无心的身心放松至极佳状态中体认到一切生命体的真实存在的本有状态即本来面目,体认到了本来面目后,自然也就知道了返本还原的真真切切的做法,一切生命体自然能在一定的付出后在机缘成熟时收获到应有的收获。由于一开始时见地不同、付出的精力和时间也不同,自然收获到的也会有所不同,但只要是真心付出而且是往好的方面付出、方法又对(体认到本来状态后,一切正确的返本还原的方法自然会在其后的继续修养身心过程中逐一明了),都能有一个更好的应有的收获。

       静是一道门,无是一道坎,虚是一层天,化是一世界。静是一切的起点,而体认无、虚、化都离不了静。静,看似无为,看似不动,其实在静中体认无、虚、化等都是动的,只是在静的状态下的生发的动,外在形态上看似乎一时好像也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同,就只是看到一种静的状态的相续或说是静的状态的持续的存在,所以,这样的静中的作为,有的说成是“无为而为”,有的刚脆说成是“无为”,其实,这样的状态是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亦动、动亦静的状态,所以,准确地来说,应该表述为“无为而为”,而不是“无为”。所以,古圣先贤在引领初学修养身心时,为了保证初学有一个灵动活泼而又不心猿意马、不妄想妄执的真心,才有了“不入顽空”、“不随妄想”、“保任涵养”等这样的引领方面的语句。但不管怎么说,古圣先贤最后都会很强调“静”这个字,因为,静是回归正道必须经过的一个状态,静在修养身心过程中很重要,所以,最后,就算初学有了很深的实际修为,但如果还处在还没有真真切切地体认到生命体的本来面目的状态时,古圣先贤都还这样对初学说:回归正道的方法很多,但最关键点在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