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纵横谈74 | 修心还是修身

修心还是修身

我们先看两则故事。

故事一:

问:“影必肖形,今无形而现影,何也?”

曰:“人镜照形,神镜照心,人作一事,心皆自知,既已自知,即心有此事,心有此事,即心有此事之象,故一照而毕现也。若无心作过,本不自知,则照亦不见,心无是事,即无是象耳。冥司断狱,惟以有心无心别善恶,君其识之。”

又问:“神镜何以能照心?”

曰:“心不可见,缘物以形,体魂已离,存者性灵,神识不灭,如灯荧荧,外光无翳,内光虚明,内外莹澈,故纤芥必呈也。”

故事二:

昔卫仲达为馆职,被摄至冥司,主者命吏呈善恶二录。比至,则恶录盈庭,其善录一轴,仅如箸而已。索秤称之,则盈庭者反轻,而如筋者反重。

仲达曰:“某年未四十,安得过恶如是多乎?”

曰:“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

因问轴中所书何事?

曰:“朝廷尝兴大工,修三山石桥,君上疏谏之,此疏稿也。”

仲达曰:“某虽言,朝廷不从,于事无补,而能有如是之力。”

曰:“朝廷虽不从,君之一念,已在万民;向使听从,善力更大矣。”

故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

故事一是来源于纪晓岚写的《阅微草堂笔记》,故事是讲一个人到了地府看到一面特殊的镜子,镜子可以照射出一个人内心的想法,或者说是想法能够在镜子呈现出来。我们常常说“画人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尽管一个人内心的想法会通过很多行为表现出来,但要把内心的想法形成“像”,在大众看来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纪晓岚整理的《阅微草堂笔记》,就是通过讲这些狐仙奇异故事,以达到促进大众行善去恶的目的。

故事二是源于《了凡四训》的第三章,也是讲一个人到了地府,在接受审判时发现自己行善极少,作恶极多。所作之恶包括行为和念头,这里说明心头有恶的想法便是作恶。不过在称善恶的轻重时,发现恶虽然多但是很轻,善虽然很少但很重。恶轻的原因是因为仲达更多是念头作恶,而不是行为作恶;善重的原因是因为仲达的想法是为了整个国家,尽管没有在行为上做成这件善事,但想法是出于公心,所以“善力更大”。

两则故事的中心是心,心是一个人的根本,心在人就在,心死人即亡,所以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但没有说“哀莫大于身死”,虽然存在“行尸走肉”的情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修心呢?

心离不开身,修心当然离不开修身。修出来的心应该是一颗坚定的、活泼的、有爱的、不执著事物的心,而不是一颗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的心,但心的祥和离不开身体的健康。假如一个人的身体遭遇重大的创伤,这个人的心便很难正常,很多人应该经历过不争气的身体拉了心的后腿。我有一些学生,由于晚上通宵玩游戏,所以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在教室昏昏欲睡。在这种情况下,再强大的心也挡不住疲惫而缺少睡眠的身体。所以身体出问题,心便容易出问题;身体状况良好,心才容易安定。不过,也有身体好而心表现为两种情况的:一是心太“实在”了,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开窍。例如有些球员,身体素质非常好但心的层次没有很好地开化,从而又反过来约束身体的进一步提升;二是心太多了,心多基本上是直接影响身体的,忧郁、失眠都有心多的原因。

身心合一是一个人的理想状态:身体能够按照心的“指示”开展行动,身体能够按照心的改变而发生改变,所谓“相由心生”。或者通过调理身体,从而达到调心的目的。身心不能合一即是身心分离,两者之间我行我素。身体不能听从心的指挥,比如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内心清楚但身体控制不了;内心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但身体偏偏要去做;又或者是心想得多,但身体做得少或者做不来。其实根源还是内心不够强大,所以导致身体不能听从心的“指挥”;又或者是身体不能支撑“强大”的心,从而心“瞧不起”身体。

南岳怀让禅师问马祖道一:“譬如牛拉车,车不走,是打牛还是打车呢?”当然假如车的轮子坏了,还是要把车子修好,车才能更好地走。

修身的实质是修心,因为心是根本。当然身心不能统一,身心分离,便是修本身出了问题。

(0)

相关推荐

  • 以帮助孩子为名,越急着解决问题,越无法得到真正的解决

    导读:这是百篇[亲子教练日记]的第二十八篇,我会秉承[直指人心,只说真话]的原则,从家庭教育具体问题切入,聊聊青春期的孩子教养中,身为父母的各种教育盲区.今天的主题是<以帮助孩子为名,越急着解决 ...

  • 戒色两年记,开启人生新篇章!

    本人今年34岁, 戒色刚满两年,一路走来感慨良多,回首自己的人生之路,跌宕起伏,三十几载的光阴岁月,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5岁以前,阳光灿烂,无忧无虑,单纯快乐! 第二个阶段是15岁到30岁, ...

  • 内心清净 身心自在

    内心清净,自在祥和, 脚踏实地,无忧无虑, 做好本分,心安理得, 尽职尽责,身心自在. 内心烦躁,身心不安, 心烦意乱,六神无主, 忧心忡忡,伤心伤肺, 计较攀比,牢骚满腹. 内心清净,快乐自在, 心 ...

  • 太极修心与修身 | “入手于心,成就于身”

    自己为自己打一套拳 你的生命将与众不同 如何理解'太极入手于心,成就于身'? 太极拳对人的改变,可以概括为"入手于心,成就于身".太极拳是内家拳,即它注重的是内在修炼,古人讲:&q ...

  • 曾国藩经典100句:感悟修身、修心、治学、齐家的智慧

    平湖秋月.mp34:08 来自青梅煮酒论国学 1.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2.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3.心至苦,事至盛也. 4.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5.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 ...

  • 所有的功法,如果不是修心的,全是修身的,这功法高明不了多少

    现在是意拳徐东讲站桩时间,我是徐东. 徐东先生 现在再往下说.沉肩坠肘,肩一定要往下沉.沉肩坠肘现在可能大家做不到,很痛苦,那么怎么办?先松肩,把肩往下松.我们要学会放松.放松是一个过程.有的学员问我 ...

  • 修身先要修心

    男人要修身齐家治业.修身先要修心,要把内心理顺,不能自乱阵脚也少受外界干扰.我觉得人的心内常有四个恶魔,要揪出来并加以控制. 一是放不下过去,被过去的"恶行"."丑行&q ...

  • 《了凡四训》的人生智慧:改变命运,从修心开始

    在中国历史上,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存在. 入朝为官,在变局中他几度"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著书立言,<曾国藩家书>倍受世人 ...

  • 让你心静的七十五条经典修心修身格言

    让你心静的七十五条经典修心修身格言

  • 跟王阳明学修心,跟曾国藩学修身,跟南怀瑾学修行!

    王阳明:心是快乐的根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宋代大儒陆九渊,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王阳明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

  • 修心修身,请君品阅

    修心修身,请君品阅

  • 站桩是在修身、修心

     1 修心是什么  站桩是什么,这个问题之前专门写过的,站桩是否能养生,也是早就有答案.至于修心,这又是一个新的层次,一般不太好理解与把握,这里试着浅析一下. 修心,要了解什么是心? 从物质的角度来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