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字角度理解经络
在不同的工具书中,最早的字体就是金文的写法。
比如毛公鼎中的经字(见上图)。
还有大盂鼎中的写法。
对于经的本义,在《金文形义通解》中有具体的介绍。简单来说就是织布过程中的纵丝。
我们来看看织布机的样子。
还有这个动图。
说起织布,还要从养蚕说起。
在《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两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神话传说中把她说成养蚕缫丝方法的创造者。北周以后被祀为“先蚕”(蚕神)。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悠久文明大国,先民创造了著名于世界的灿烂文化。嫘祖是我们先祖女性中的杰出代表,嫘首倡婚嫁,母仪天下,福祉万民,和炎黄二帝开辟鸿茫,告别蛮荒,功高日月,德被华夏,被后人奉为“先蚕”圣母,与炎帝、黄帝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为人文始祖。(上图为嫘祖雕像)
在北京北海公园里,还有一个地方叫先蚕坛呢,面积17000平方米,是清朝皇帝的后妃们祭祀蚕神的地方,为北京的九坛八庙之一。(上图为北海公园的先蚕坛)
因为我们中国人最早懂得自然,讲究天人合一,也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养蚕织丝的民族,一直到丝绸之路的时候,中国的丝织品都是世界上高级的奢侈品,领先世界几个世纪,在北京几次参观丝绸之路展,或者一带一路展,展品中必定有丝绸。
好,我们还是回来讲经这个字。
因为我们祖先很早就掌握了养蚕织丝的技术,所以,我们中国人也是世界上最早拥有华丽衣服的民族。甚至中华民族的另外一个称呼:华夏,就有穿漂亮衣服的含义。想想今天的某些少数民族原始部落还不会织布呢。到现在,我们国家好几个地方的丝织工艺都还保留着传统,比如四川,杭州,南京,苏州等地。
经的本义就是织布过程中的纵线部分。
到了金文,尤其是小篆时期,为了强调经和丝织的关系,后来加了纟旁。
在农业社会,织布对于人民的生活来说,至关重要(工业社会时期也很重要,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起还跟织布有关系呢,比如蒸汽机的发明)。那么织布过程中的纵线更至关重要,经线的宽度就决定着布的宽度,经线的长度决定着布的长度,经线的密度决定着布的密度,所以,经线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是重中之重。
经的引申义就是重要的,以至于离不开的。比如:经典。如果说,几千年前,因为先民的智慧,掌握了织布技术,让人们穿上了漂亮的衣裳,那么今天的我们,就需要用经典来武装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智慧,让我们发出更耀眼的光辉。
络,这个字没有甲骨和金文的写法,最早的写法是战国时期的写法,见上图。络主要含义是缠绕,总之也是和丝织品工艺相关联的。
我们知道了,在织布过程中,经线的铺设很重要,在人们做学问方面,经典很重要。对于人体生命和健康来说,至关重要的,从中医角度说,是经络。那么什么是经络呢?
我的一个微友,中医师——易云龙,我们来听听易云龙老师如何说的经络吧。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谈一谈经络的问题。
经络,经是经,络是络,二者有区别,赵老师已经从说文解字方面把这问题说清楚了。
在中医经典当中,也是分开来讲的:经,指经脉;络是络脉。经脉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等;络脉又有十五络脉、浮络、孙络之分,后二者可以理解为现在西医学的表浅的动静脉、毛细血管之类。因二者遍布全身,常相互联系与作用,故并称经络。
下面就经络基础问题,我们简单谈几个方面。
一,什么是经络?
经络是通道,气血运行的通道!其中经脉是比较大的通道,络脉相对而言是小通道。大家都知道条条道路通罗马,但羊肠小道有时会让你更快走到目的地。
那经络之脉,从哪里发出来的呢?我们身上的五脏六腑。《灵枢·经脉第十》有言:“经脉始生……内次五脏,外别六腑……”再问经络既然是通道,又通往哪里去呢?通往外界——这就沟通了天地之气,贯穿身体表里内外。
二,经络的重要性。
《灵枢·经脉第十》言:“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能“决死生”的经脉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经络真实存在吗?
当然!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感受。经络存在于活性人体中,修真之人,可內视感观。平常人因不关注自己的身体,故而不知不觉经络的存在,但可以从五常色来辨别。
四,如何理解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气血是经络运行的物质基础。气是气,血是血。血看得见摸得着,像浮络、孙络在于人体体表,出血自然能有所知;而气呢?则稍难理解,但不是不可理解,试分析如下。
身体如房子,至少由五部分砌成——骨架是栋梁、筋膜是钢筋、血脉是电线、肌肉是砖头、皮肤是墙壁。房子里有五个房间住着肝、心、脾、肺、肾五位老人。五个房间通九窍,九窍如窗户:肾主大小便二窍、肝主目窍、心主舌窍寄于耳、脾主口窍、肺主鼻窍。房子做好,有客厅、阳台、房间、厨房、厕所等等。主人平素进进出出,神情舒适,不知觉也。然偶有一天,门窗紧关,空气流通不够,遂发闷矣。是故空气因空间不同而立名,故有肝气、心气、脾气、肺气、肾气之分,而空气能游于不同房间,正如经络之气所归之处不一样。
如何识别经脉病变。
可以从颜色识别。五脏正常的颜色叫五常色。肝色为青,心色为赤,脾色为黄,肺色为白,肾色为黑。其所属的经脉颜色也是一样的:肝(胆)经脉之色为青,心(小肠)经脉之色为赤,脾(胃)经脉之色为黄,肺(大肠)经脉之色为白,肾(膀胱)经脉之色为黑。
这有什么意义呢?当然有。我曾见一位患者,他左手小指掌侧面一条线,且发红疹直到上臂,奇痒。我一看,红疹所长出的位置正是手少阴心经经脉所过之处。而红色皮疹,其颜色正是心脏为赤色显于外的表现。这说明什么?她的心火太大,热毒比较重。再看看其人比较瘦,鼻子尖,说话比较冲,正是心火比较大的人。这不就是以经脉症状表现的颜色和其脏腑颜色相对应嘛?若没有中医经脉知识,很难和其性格对应起来。
络脉之色的辨证。
《黄帝内经·素问·经络论第五十七篇》载有相关内容。“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
帝曰:经之常色何如?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也。
帝曰: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五色具见者,谓之寒热。
帝曰:善。”
这篇其实讲述了经脉颜色和络脉颜色的区别。经脉有常色,和五脏颜色的颜色是一样的。络脉因其位置的不同,而随季节的不同而变化。(络脉还可以细分阴阳,阴络脉其实和经脉颜色一样,也不容易改变。因此这里讲随四时变化的是阳络脉。)
比如像上面这张图片,腿上外侧很明显看得见青色的络脉在足少阳经脉的位置,这是寒邪引起的络脉瘀阻显于外候的表现。
易云龙,男,1986年生,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2014年返回家乡于都县人民医院工作于至今。平素以经典“伤寒”理论与临床运用结合方向,主攻“经方”,参以时变。先后跟诊多名老中医,2016年拜于“药王十三代”陈涛师父门下。现与其师合力推广孙思邈《大医精诚》之宗旨,广结众缘,宣传身心健康有利之道!
左为易云龙医生。右为陈涛老师。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明中的一朵奇葩,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用生命体验和总结出来的人体科学。为了自己和家人健康,建议大家都学习一些必要的中医药知识。以前我说过,现在我还要说一遍:中国传统文化不只是书本上的,而是可以应用到实践中的,甚至可以明显改善身体和生活质量的。生活结合经典,才是真正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