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只道是寻常(随笔)

上个月18号,义弟打电话给我:父亲的坟墓20号迁到别处。

那时我刚从乡下回到珠海,有些事务纠身,无法回来,在电话里跟义弟解释。义弟说,下次回来再去看看。

义父去世距今刚好十年。义父义母在世时,他们是最疼我的,待我有如亲生。

义母弥留之际,交代义父,属于她的财产,要算上我一份。义父一辈子都疼爱义母,对她的话总是恭敬听从。

办完义母的后事,义父拿出义母遗下的钱物,平均分给义兄姐弟们和我,除了这些,每个人还分得一个金戒指。

义母生前有个外号叫“恶婆”,其实义母是很讲道理的人。她老人家爱抱打不平,看到有些做非理的事,她总看不惯,挺身而出,据理同别人辩论。一些理亏的人,往往被义母驳斥得哑口无言。他们背后给义母起了“恶婆”的外号。

义父不善言辞,是一个老实人。在菜市场卖蔬菜,那些买菜的家庭主妇,买菜时欺负他老实。秤好蔬菜临走时,总不忘再抓一把菜塞进菜篮。

义父会做纸鹞,他每年端午节前都会做一个叫“鳌鱼”的巨型纸鹞。晚上他收档口回来,叫上我和义弟到田地里放纸鹞。义父曾经多次要教我和义弟做纸鹞,当时我们俩个都没学。

一转眼,他们都成佛成仙,每每记起他们对自己的种种好,都暗自垂泪。

前年端午节回乡下过节,节后在朋友家吃饭,期间聊到纸鹞,朋友的父亲对我说:“你义父的纸鹞做得最精致,有学到他的手艺没有?我年轻时,龙船节到了,经常与他一起放他做的纸鹞。”

当得知我没有学到时,他叹着气摇着头惋惜:“可惜了那一手手艺了。”

说真的,义父以前年年都做纸鹞,可能是见得多了,总感觉平常。再说,纸鹞在乡下,一到端午节,通街有得卖,何必做得那么辛苦呢!

昨日下午回到小城,好友保全带我和雨霖到他朋友家吃饭。保全朋友家在马嘶村,是做婚纱庆典等生意的,叫兴哥,很年轻,大约四十岁左右。

兴哥家门口是一个庭院,种着龙眼树和两棵大树。保全跟门口坐着的一个老太太打招呼,他告诉我,是兴哥的奶奶,今年一百岁。

门口那两棵不知名的树,有些树叶枯了,有些还是翠郁。我问保全和雨霖:“这是什么树?”雨霖答道,黄花梨。我有些奇怪,黄花梨可是珍贵树木,平常人家种黄花梨做什么呢!

黄花梨树树下堆着一些短木头,大约有七八厘米长,木头筒径有三十厘米左右。我问保全,这些木头是做什么用的?保全说,是樟木,刻木像的。他说完指着厨房窗旁的一尊半成品木像告诉我:“这些就是兴哥刻的木像,他父亲刻木像在我们这里,可是出了名的能工巧匠。”

我这时才留意到窗口旁边的那尊木像,刻的是关公的半成品,木像的站姿和袍甲已经成型,细细一看,仿佛看到关公威武雄壮的气势流溢出来。保全说,屋里还有很多刻成的木像,很多庙宇都过来订刻。

兴哥领我们进屋里欣赏上了色彩的木像,大多是神像。每一尊神像,都刻得栩栩如生。

从屋里出来,迎面走来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矮敦壮实,保全叫他大哥,并介绍给我:这是兴哥父亲。

回去路上,雨霖说,兴哥父亲的手艺,兴哥是传承到了。

晚饭后,和保全去旧南山庐喝茶,永忠指着泡在茶几小瓷盆的茶壶说,一个茶壶好不好,聚不聚人气,真的有讲究。

我知道,那是阿凯做的手工壶,单凤朝阳。永忠捞起茶壶说:“今晚开壶,你们就来了。新南山庐还有一盒月饼,福梅刚才让我去拿来给大家品尝,我没去取。”

到小园帮永忠抬一盆景进屋,永忠说,这树刚裁剪过,出了新蕊。玩盆景的乐趣就在这里,当室外的树木一片萧然时,室内却保持着春色盎然。

永忠用新壶冲了一道茶给我和保全喝,刚喝一杯茶,海哥和志勇,还有他们的一个朋友上来旧南山庐。

坐下来喝茶聊天,过不久,保全的电话响,雨霖来到楼下。保全下楼开门。

素芹带他儿子来,小家伙把他的糖分给大家。开心果福梅说,大家发财了,这小家伙平时很小气的。素芹帮我们拍了照片。

永忠跟我们分享了他这次外出旅途的精彩,讲述了大家在武当山看到下雪的各种神情和表现。

也不知道谁提到月饼,永忠聊到他的《闲话月饼》那篇文章,其中写到小城北街一间老饼店的月饼,他喜欢吃那个店的月饼,每次经过,都会买两封。那个做饼的老师父去世了,近来就没有尝过那种味的月饼了。他写的文章在滨海作协公众号发表,有个朋友在文章后留言:当是只道是寻常。

永忠告诉我们,留言的是他朋友,就是月饼店老师父的儿子。很奇怪,他没读过什么书,却说出这句话来。

回到静心斋,想起“当是只道是寻常”这句留言,好像在哪里读过,百度了一下,原来是清代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以前读过,全词是: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2020年12月1日夜,记于小城静心斋

图片来自永忠

(0)

相关推荐

  • 民间故事:老汉欲收义子,妻子反对,多年后才知道老汉的良苦用心

    醉人花气 关注 昨天17:30 话说古时候在严州府建德县,东边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子里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家中有三口人.张老汉是个很勤劳的人,不仅耕田地种庄稼,还挖了个鱼塘养鱼.张老汉的妻子朱氏会刺绣做女 ...

  • 关如是:倚天屠龙后记||圣火昭昭

    倚天屠龙后记:圣火昭昭 关如是 第一章.分骨肉 我的记忆已经模糊,可是骨子里还刻着幼年的欢愉时光. 那个时候,我生活在一座岛上,入目便是一望无际的蓝.海水是蓝的,天际也是蓝的. 那时候的爹娘很恩爱,可 ...

  • 刘君湘[刘君湘]

    1933年秋,刘君湘父亲李德钧受中共满州省委委派,进关寻找东北军何基沣.常恩多等率部出关抗日.她随父入关途中,于锦州西突遭日机轰炸,其父为掩护逃难学生冯冬生不幸牺牲.刘君湘被冯父冯仲邨收为义女,更名冯 ...

  • 《广盛原传奇》纪实文学连载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一章 归同始知天降祸 韩进无奈密会亲 书接上文,韩进在海外漂泊两个多月后,终于搭了一艘琉球国前往大明的商船返回中国,不过是在福州. 韩进暂时不想表露自己官员的身份,你想你本应该在朝鲜留学的,这突 ...

  • 《金书红颜录》家国天下篇(二十二)

    [秦香莲]说: 〈卧在炕上的稻草之中,气息奄奄〉孩儿,我的孩儿-- [霜儿]说: 妈妈,快点好起来--呜呜-- [雪儿]说: 妈妈,你不要死--呜呜-- [秦香莲]说: 〈回忆〉-- [秦香莲]说: ...

  • 【身边人物】赛林花‖义父

    作者简介 赛林花  六零后,中共党员,蒙古族,退休警察.以文字丰富人生,用文字抒发情感,以墨绘家乡风情,以笔书父老故事,与文字相伴四十几载,有诸多作品见于国家级.区级.市级.旗级书刊杂志.参与< ...

  • 乡韵鲁北:趣谈博兴话

    作者:初绍庆 作者简介: 初绍庆,滨州市作协会员,著有长篇纪实报告文学<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在<中国教育报><农村大众><作家选刊>等十多家媒体发表文章 ...

  • 离别只道是寻常|梁华姐姐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东海岛.带着去年没有替他们完成的愿望来,带着期待新面孔的憧憬来.我很开心又一次作为开营的主持人,在开营的第一天,见到了那么多新朋友,也见到了那么多老朋友. 现在,写下这行字的我,回想起 ...

  • 人生10大修行 当时只道是寻常

    人生10大修行 当时只道是寻常

  • 当纳兰容若遇见李清照:一生一代一双人,当时只道是寻常

    有人说:"读纳兰容若和李清照,仿佛读到了自己的一生." 纳兰容若,清朝最为风流倜傥的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却情根深种,一生为爱所困. 李清照,宋朝第一才女,率真洒脱,闪耀千古, ...

  • 当时只道是寻常

    作者:于彬 九九年上半年,我才六岁多一点,迫于生计,爸爸也要去浙江打工了,妈妈九八年就去了.临走前他把我塞在了小姑家,姑姑和姑父都在家务农,勉强过了温饱线,家里还有个比我小不到一岁的表弟.记得当时赶集 ...

  • 3月3日∣ 当时只道是寻常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发了一段话,诗一样的文字,越读越熟悉,感觉像一首歌,只是一时半会找不到调.上网一搜索,果然是一首老歌. 北京今天挺适合放风筝的,在全力防控疫情时期,不知是否有人带着口罩出来放风筝. ...

  • 11首宋词里的人生真谛,当年只道是寻常!

    宋词作为中国古代的闪耀遗珠,它的伟大,不仅在于唯美的遣词造句,其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直到今天,依然散发着光芒. 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 ...

  • 只道是寻常

    只 道 是 寻 常 作者:嘉木 一个普通的春节,因为一场突然袭来的疫情而变得不寻常. 我所处的城市,形势有些严峻,好在还没有封城封路.疫情袭来后,政府决策果断,措施很得力,确诊新冠肺炎的人早已在医院治 ...

  • 【诗梦撷英(第1846期)● 冷月】当时只道是寻常 //诵读:阳春白雪.

    当时只道是寻常 作者: 冷月.诵读:阳春白雪. 编辑:玫瑰推荐精品 收听以上朗诵音频 当时只道是寻常 从指缝间流走的的日子,是春绿还是秋黄,是欢乐还是忧伤,是静思还是奔忙,是庸碌还是辉煌--不管是什么 ...

  • 陈清:村墟远近起炊烟,当时只道是寻常!

    有些事物,当时觉得平常,无意中,却早已经扎根在心底. 难忘故乡的迷雾和炊烟 文/陈清 离开故乡已经四十多年了,要我描述故乡是什么样的,我的记忆已经模糊,现在变化得更加不认识了. 小时候,我在乡镇待的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