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疗效源于“四气五味”还是“有效成分”?
这个问题很有意义。这个问题其实也是中西医之争的问题。
张伯礼院士是一个有西医转学中医而来,它的论调很多还带有西医的观点,同时也代表了现在很多西医的观点。他们的观点就是把中药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用这些有效成分来治疗疾病。“废医研药”,就是废除中医,研究中药。这就是当今社会很多专家,以及社会人士的观点。
崔月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医,它代表的是中医的观点。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是中药治病的灵魂,也是中药治病的前提条件,没了前提,后面的有效成分都不存在。因此,避开“四气五味归经”来谈有效成分那是扯淡。
比如麻黄。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麻黄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麻黄之所以有发汗解表,是因为它是辛温的,它走的是表,不走里;利水消肿就是取其表,你让它去里水,它能吗?不能。去里水,就要用走里的药,比如甘遂。你让甘遂发表利水,它也不能,这就是四气五味的重要性。当你把它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它是治表水呢,还是治里水呢?再者说,中药的作用是团队性的,不是孤胆英雄。
再比如附子。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辛甘大热决定了它可以温里救急,归经决定了它的治疗部位。它是走里的,不是走表。你把它的有效成分提取了,它还会有这些作用吗?有人说既是有效成分,肯定有作用。这只是你的一厢情愿。要知道你提取的只是其中之一,不是里面的所有成分。那有人说了,我多提取几种,然后再混合在一块不就行了?我说,你那么麻烦干嘛?累不累?人家好好的一种药,你非把里面的成分提出来。然后再混合在一起,混合后的药是不是成了四不像都很难说。这不是浪费吗?浪费资源吗?说白了就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一种挺便宜的药,你折腾来折腾去,变成了高价药,哪一步不投资成本?
再说说屠呦呦的青蒿素吧。刚研究出来时,红极一时,也确实治愈了不少疾病,贡献也很大,可是随后又出现了大麻烦,什么麻烦呢?抗药性。在大量的应用后,患者出现耐药了,青蒿素补气作用了。于是有人开始研究青蒿素的耐药性的原因。青蒿,到处都有,资源充足,采集后,绞取汁液,让患者喝下不就行了?不照样治病?做那么多无用功,不就是为了利益吗?美其名曰:高科技!
中药就是中药,撇开“四气五味归经”而谈“有效成分”就是扯淡,瞎折腾!最后转一圈还得回到原点。没有意义。
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