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碑''丑书''之冠,于右任称其“三绝''

有句谚语,“太阳下面没有新鲜事”,特别是中国古代书法,灿若星辰,异彩纷呈,当代书法家孜孜以求的所谓创新,其实古代书法家早已探索过了,而且做得更好, 书法艺术的功力更深,笔法结构灵动多变,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于古人先天的优势,汉隶八分以及章草的书写功力,可以说写来举重若轻,即使丑,也丑的纯朴自然,散发着浓郁的黄土文化气息。令人称叹。

北魏姚伯多造像碑

如图所示。著名的《姚伯多造像碑》,又称《姚文迁造像》。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造。碑出陕西省耀县(药王孙思邈故里)。造像和发愿文佛、道融合,是中原黄河流域一带,早期宗教祭祀的特点 。
姚姓历史上是生活在关中地区。西羌族中的大姓。姚氏族系起源于陕西蒲城,大荔一带。历史上著名的的后秦王朝就是姚氏族系为主建立的。后来生活,发展到咸阳、耀县,三原一带。“二十五史”里的《魏书》《晋书》中姚氏家族系的传记,记载很多。

北魏姚伯多造像碑

《姚伯多造像碑》碑刊刻精致、造形优美。,特别是铭文文笔华美,是目前发掘的造像里,碑铭文字数较多者。碑阳就有624个字。如此精工之作绝非普通百姓和一般部族可以完成的。因此可断定姚伯多家族当是后秦西羌族姚氏的望族。
从书法风格上看,由于《姚伯多碑》为魏晋南北朝早期刊刻。时间接近汉代, 所以书体中多含有汉隶八分的笔法。但却与魏碑书体、隶书有别,有个别结体笔法与《龙门二十品》的 《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接近。然而字形大小、斜正变化十分自由活泼,要超出上者,整体古朴,稚态,拙中见巧,巧中寓拙,而别具风神。

北魏姚伯多造像碑

其用笔方圆兼备。书体楷中兼隶意,体以拙朴,自然,灵动,变化为美,虽然笔法复杂,奇崛,然并非刻意表现, 基本都以方整、宽博取势, 特别是结体的大小,欹侧,跌宕,看似随意书写而成,不究于笔画的细节,从而展现出 雄壮,淳朴,道法自然的神韵。时工整处,时跳跃,活波处神气十足。用笔平直率意,不作明显提按,而能方圆合宜。这比北魏中后期笔法规范、开张雄强的书风更显朴实。

北魏姚伯多造像碑

此碑最为独特的是将汉隶,章草,魏碑的楷书化,结合在一起,结构新奇令人耳目一新,其用笔有方有圆,有收有藏。书体楷中兼隶意,如“遵、灵、因”诸字即是。此造像碑的铭文中亦有六朝碑刻中常见的变体和造字,如“第,辩、克、”等字。自由书写,不拘一格的特点。
民国时期。现代草圣于右任先生将其同符秦的《广武将军碑》、《豆卢恩碑》并称“三绝”,细细观赏,妙趣横生。特别对有创新融合思路的当代书法家,会受益良多。

民国拓本局部,北魏姚伯多造像碑

民国拓本局部,北魏姚伯多造像碑

当代书法泰斗沙孟海,在他著名的《致信五位同学信》中谆谆告诫,学书法外,还要有史学,文学,传记的积累,以免走弯路,就是这个道理。下面原文摘录片段如下:
“现在我对五位同学(注:朱关田,王冬龄,祝遂之,邱振中,陈振濂)学习研究上想到几点小意见:一般书人,学好一种碑帖,也能站得住。作为专业书家,要求应更高些。就是除技法外必须有一门学问做基础,或是文学,或是哲理,或是史章传记,或是金石考古……当前书法界主张不一,无所折中,但如启功先生有学问基础,一致推崇,颠扑不破。回顾二十年代,三十年代上海滩上轰动一时的人,技法上未始不好,后来声名寂然,仅是缺少学问基础之故。这点我们要注意……”

民国拓本局部,北魏姚伯多造像碑

所以不要轻言创新,没有深刻挖掘,深厚的学养和文史功底,广泛临习继承传统书法经典,你自命清高。煞有介事,倾其一生心思搞得所谓进步,创新意识的书法,即使以丑为美,以丑论丑来说 你还是远远'丑'不过古人,你以为的创新,其实古人一千多年前,玩玩写得东西,刻在石头碑刻都已经古老得斑驳了,成了珍贵的文物古迹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