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通权和达变——《论语》悟读【267】
龙得云斯灵,道在通权达变;
潭之水不涸,学须穷委究源。
《论语》第十七篇第七章:
【原文】
佛肸(bì xī,晋大夫赵简子之邑宰)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薄石);不曰白乎,涅(染黑)而不缁(zi,黑色)。吾岂匏(pao,葫芦的一种)瓜也哉?焉能系(悬挂)而不食?”
【译文】
佛肸召孔子前往,孔子想去。
子路说:“过去我听老师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进入的。’佛肸以中牟为据点反叛,你去那里,为什么这样呢?”
孔子说:“对,我说过有这样的话。但不是说有坚硬的东西吗,就是磨了也不会损薄;不是说有洁白的东西吗,就是染黑也不会黑。我难道像匏瓜一样,怎么能只悬挂着不食用呢?”
【悟读】
因时制宜,因人制宜;
因地制宜,因事制宜。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因此,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应该审时度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凭“那一张旧船票”,登上今天的“客船”。
夫子曾谈到人生的三个最高境界:仁,权,乐。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仁”,做事的最高境界是“权”,做学问的最高境界是“乐”。
佛肸依托中牟起叛,召夫子出山。如同公山弗扰请夫子那次一样,这次夫子也很想去,被子路劝阻。
子路劝阻之理由是夫子曾经告戒弟子们的“乱邦不入”,而夫子之辩解是凡事因人而异。真正硬的磨不薄,真正白的染不黑。子路引用的是守身常法,夫子争辩的是行道权变。夫子强调的是一种“变”的人生哲学;同时,夫子也是用世心切,不想做系而不食的葫芦。
菜根浓淡宜慢嚼,人生苦乐须细品。
生活五味杂陈,社会风云变幻。夫子是意志坚定之人,他的一生,心忧天下,总想着践行仁道改变世道;夫子也是豁达通变之人,始终渴望着机会,实现自我梦想。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