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通权和达变——《论语》悟读【267】

龙得云斯灵,道在通权达变;

潭之水不涸,学须穷委究源。

 《论语》第十七篇第七章:

【原文】

佛肸(bì xī,晋大夫赵简子之邑宰)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薄石);不曰白乎,涅(染黑)而不缁(zi,黑色)。吾岂匏(pao,葫芦的一种)瓜也哉?焉能系(悬挂)而不食?”

【译文】

佛肸召孔子前往,孔子想去。

子路说:“过去我听老师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进入的。’佛肸以中牟为据点反叛,你去那里,为什么这样呢?”

孔子说:“对,我说过有这样的话。但不是说有坚硬的东西吗,就是磨了也不会损薄;不是说有洁白的东西吗,就是染黑也不会黑。我难道像匏瓜一样,怎么能只悬挂着不食用呢?”

【悟读】

因时制宜,因人制宜;

因地制宜,因事制宜。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因此,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应该审时度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凭“那一张旧船票”,登上今天的“客船”。

夫子曾谈到人生的三个最高境界:仁,权,乐。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仁”,做事的最高境界是“权”,做学问的最高境界是“乐”。

佛肸依托中牟起叛,召夫子出山。如同公山弗扰请夫子那次一样,这次夫子也很想去,被子路劝阻。

子路劝阻之理由是夫子曾经告戒弟子们的“乱邦不入”,而夫子之辩解是凡事因人而异。真正硬的磨不薄,真正白的染不黑。子路引用的是守身常法,夫子争辩的是行道权变。夫子强调的是一种“变”的人生哲学;同时,夫子也是用世心切,不想做系而不食的葫芦。

菜根浓淡宜慢嚼,人生苦乐须细品。

生活五味杂陈,社会风云变幻。夫子是意志坚定之人,他的一生,心忧天下,总想着践行仁道改变世道;夫子也是豁达通变之人,始终渴望着机会,实现自我梦想。

(0)

相关推荐

  • 【第412期】音频学《论语·阳货篇第7章》“吾岂匏瓜也哉”是何意?

    音频学<论语·阳货篇第7章>"吾岂匏瓜也哉"是何意? 17·7  佛肸(音bìxī)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 ...

  • 论语日课273:登堂入室的水平有多高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先进>11.15) 据<孔子家语·辨乐解>记载, ...

  • #每日学论语#17.7【2017-9-28】

    #每日学论语#17.7 [原文] 佛肸(bìxī)召,子欲往(wǎnɡ).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fū)子曰:'亲于其身为(wéi)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wǎnɡ)也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41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阳货第十七 17.1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馈)孔子 ...

  • 佛肸召,子欲往【论语】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 ...

  • #每日学论语#7.11【2016-12-13】

    走过几千年,越走越厚重.<论语>的价值,不能包治百病,但可以强身健体,学习它,思考它,探究它,与时俱进-- 01 - [原文]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

  • 十方:论语选读(九)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十方:论语选读(九) 阳货第十七 17.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 ...

  • 再读《论语》(41)

    22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 ...

  • 潜居抱道待其时——《素书》悟读之【10】

    潜居抱道,以待其时. <原始章第一>悟读[10] [原典]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 ...

  • 立身守道善通变——《论语》悟读【231】

    立身守道,通权达变. <论语>第九篇第二十九章: [原文]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往赴)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守道):可与立,未可与权(通权达变)." [译文] ...

  • 世道从来非诡道——《论语》悟读【342】

    世道从来非诡道,人心自古是良心.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六章: [原文] 子曰:"晋文公谲(jué,欺诈)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译文] 孔子说:"晋文公 ...

  • 六根清净方为道——《千古诗心一趣通》里的禅悟诗

    以"六根清净"方可习禅悟道,比喻插秧时洗净秧根可以有利于秧苗成长,令人拍案叫绝."六根"一词,源出佛典,指眼.耳.鼻.舌.身.意.它们分别接触色.声.香.味.触 ...

  • 学问之道求放心——《论语》悟读【350】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论语>第十四篇第二十四章: [原文]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 孔子说:"古代学者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 ...

  • 君子相交也以道——《论语》悟读【297】

    以文会友求真谛:邀月裁诗透惠风. <论语>第十二篇第二十四章: [原文]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 曾参说:"君子以合乎礼仪的标准和方式 ...

  • 治国之道富民始——《论语》悟读【282】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论语>第十二篇第九章: [原文] 哀公问于有若(即有子)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hé何不)彻(彻,西周时流行于诸 ...

  • 以道事君臣之道——《论语》悟读【271】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论语>第十一篇第二十三章: [原文]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zēng,乃,竟)由与求之问.所 ...

  • 重人轻物圣贤道——《论语》悟读【244】

    重人轻物,圣贤之道. <论语>第十篇第十二章: [原文] 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 [译文] 马厩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到人了吗?&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