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股市是不可能的,又是必要的!为什么这么说?
岁末年初,股票市场上的各类投资者,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预测大游戏,有预测后市走向的,有预测“2021年十大金股”的,媒体上充斥着类似的预测,很是吸引眼球。遗憾的是,从过往的各种预测来看,真正预测准的,可谓少之又少,能够持续几年预测准的,几乎没有。偶尔某个年度预测对了的,也不排除蒙对的成分。
那么,如何看待股市上的各种预测呢?这些预测对我们普通投资者有何意义呢?
股市能够预测吗?
为什么岁末年初各类机构和投资者热衷于五花八门的预测呢?本质上来说,中国人喜欢一年到头了,来一番各种总结;其次,大家都来一番总结,偶尔谁不整一下总结,好像少了点什么,或者落伍了似的;最后,来点年终总结,展望预测一番,也可以吸引一下人气,对品牌影响力也有好处,至少,可以刷刷存在感。基于以上几个原因,每逢岁末年初,各类机构的预测,轮番上场、好不热闹!
不禁要弱弱地问一句:股市真的可以预测吗?或者换句话说,股市可以预测得准吗?
这个问题,还真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说A股市场未来会怎么样?把预测的时间跨度拉长一点来看的话,我觉得预测准确是毫无疑问的。比如,A股市场未来肯定会上涨的,长期投资、理性投资是一定可以赚到钱的。未来股市在投资者资产组合中的比例,一定会越来越高的。股市未来给投资者的回报,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再比如,机构投资者的话语权一定会越来越大的,散户买基金的比例一定会越来越高的。科技、消费和医药一定会越来越强的,牛股会诞生更多!
这些带有未来方向性、趋势性的问题,当然是可以预测的,而且是可以预测得准的。问题是,如果把预测的时间跨度缩短为一年,预测的准确度如何呢?
众所周知,股票市场,包括个股的走势,是受到流动性、基本面、情绪面等多方面影响的,比如白酒股2020年涨的这么厉害,相信2019年底的时候大部分投资者都没预测到;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和股市影响如此大,也是2019年底绝大多数投资者预测不到的。
所有的预测,都是根据当下和过去一段时间对未来进行推断,问题是,未来的走向一定是基于未来具体一些时间的宏观经济基本面、流动性,基于过去推测未来的股市,本质上是失效的。
比如流动性,央行到底何时会收紧流动性?流动性边际收紧的信号什么时候出现?这些其实是无法预测到的。而对于股票市场来说,流动性是极为关键的因素,本轮结构性大牛市,最大的驱动因素,就是流动性宽松。一旦未来哪一个时点流动性收紧的信号非常明显,股市调整就会到来。
既然流动性这个极其关键的因素短期之内都无法预测,未来一年之内的股市又如何能精准预测得到呢?所以,很多时候,对于热闹无比的股市预测,千万不要太当真!认真,你就输了!
股市预测的意义何在?
在股票市场,任何存在的现象都有其存在的理由,股市预测既然大多数时候是不可靠的,但为什么人们又如此喜欢预测,或者听别人预测呢?股市预测的意义何在呢?
如果因为对未来的预测不够精准,就否认预测的意义,那其实也是不可取的,显然,按照这个逻辑,任何未来学都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实际上,未来学一直都是一门显学。
对于股市的各种预测,一般投资者最应该关注的,其实不是预测的结果,而是预测的根据和逻辑,也就是说,预测者最终说了什么,其实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预测者作出一番预测背后的思维方法和逻辑路径,其实是最应该学习的。换句话说,学习如何学习,其实是比学习本身这件事重要至少100倍的事情。
比如对宏观经济未来一年走势的预测,各类知名机构或者知名经济学家的各种预测,背后都有其一套缜密的逻辑体系和知识框架作为基础,他们是如何做出结论的?这个推演过程,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
再比如券商预测2021年的十大金股,我们不一定非得要记住具体的股票名称,卖方机构推出十大金股背后的行业判断、个股逻辑,以及如何分析一只股票未来的走势?他们分析一只股票时使用了哪些维度?使用了哪些指标?等等,这些才是一般投资者最应该重视的。
所有过去或当下的情形,并不能让我们精准地预测未来,但过去或当下可以让我们作出深刻反思与总结,不断及时调整和改进我们的思维框架与思维方式,有了好的思维方式,我们才能更接近于未来,才能更灵活地适应未来。
放到股票市场上,同样是这样一个道理,每天几百上千份研究报告,都可以说是对未来的预测,但也是对过去和当下的总结与复盘,背后是研究者的思维框架与思维方法,我们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形成自己独有的投资体系,才能在未来的股市中获得更高的胜率,减少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