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内容行业的一次大考

从产品使用的交互逻辑来看,当微信将内容到用户的推送方式从“订阅模式”改变为“信息流模式”,“内容发布主体”(即单一订阅号本身)在用户形成阅读行为过程中的驱动作用便被削弱了很多。

也就是说,现在你想阅读某个特定领域的内容,只需要和内容主体打一次交道就行(用于订阅),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先要精准地订阅“内容发布主体”,再通过折叠页来精准地选择内容。

我们可以把这样的改变看做微信订阅号的求生,但如果把订阅号看做一款月活跃用户接近9亿的“内容产品”来看,这次改版则清晰地勾勒出了内容行业的大趋势:“兴趣阅读”已经取代了选择成本更长、操作路径更长的“精准阅读”,成为了内容资讯行业的主要场景。

很显然,这样的变化需要内容平台们承担更多的责任,比如他们需要思考如何引起人们的兴趣,继而又需要思考如何在留住兴趣后规划好“用户成长路径”(也就是从兴趣到深度)——在这种思路的变更下,近期的俄罗斯世界杯带来的流量洪流,就成了内容资讯行业现阶段最重要的一次大考。

世界杯:兴趣阅读时代下的“真实模拟”

人们放弃“精准阅读”而选择“兴趣阅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被社交网络冲击破碎的阅读场景,已经不适合承载消耗时间和学习成本的专业性话题;另一个是被社交网络拉低的参与门槛,让整个行业不再拥有只服务于精准受众的独立平台。

前者让再专业的话题也会被拆分成“信息量更小”的子话题,从而会大幅度溢出“垂直场景”,更贴近参与度更浅层但覆盖面更广的“兴趣场景”;后者导致的受众群像变化让内容平台们进行相应的策略调整,即先用兴趣留住用户,再设法帮助他们成长为精准用户。

而这两点,几乎也是世界杯的“先天属性”。

首先,足球只是世界杯的基础场景,其辐射面往往“脱离竞技体育”。

最经典的例子发生1990年的夏天,传奇主帅米卢用不到30天的备战时间,就让业余球员为主、国内没有职业联赛的哥斯达黎加晋级世界杯16强——这是不是很容易让你想起今年世界杯上人们津津乐道的那支“由电影导演当门将”的冰岛队?

后来人们分析认为,这可能并不是一个“竞技体育”的故事,而是米卢想办法激活加勒比海地区人民骨子里的乐观和不拘一格,从而在杯赛这种“遭遇战”中制造意外。这个观点在2014年的一次专访中得到了米卢的认可,他说:

“哥斯达黎加人就是喜欢踢球,但并没有什么青训,足球带来的快乐才是哥斯达黎加足球崛起的关键……而且哥斯达黎加人一点也不怕热。”

民族特性、地域特征和群体心态,这些往往不会过多进入竞技体育层面的因素,却无一例外独立支撑起世界杯的某个热点话题。

其次,世界杯似乎并没有将“需求精准的真球迷”当做目标受众,其更像是国际足联“拉新促活”而执行的一次事件营销。

国际足联已经连续3届将世界杯的主办权交给金砖国家(2010年南非、2014年巴西、2018年俄罗斯),并将此后两届世界杯交给足球欠发达国家主办(2022年卡塔尔、2026年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是“事件营销”性质的最好体现,这种高度开放性让几乎所有领域都能得到参与的机会。

在这样的趋势下,“泛球迷”成为了世界杯的主力受众。他们看球的驱动力通常来自于情绪(比如开心、悲情、同情等)、社交(比如朋友聚会、男女朋友约会),因此他们的注意力不会过多地分配到足球的“竞技体育”层面中,而是会倾向于选择与之相关但相对不要求理解基础的“轻资讯”。

这个趋势甚至在数据层面得到很好的体现,在网易新闻的统计当中,有接近四分之一“德国粉丝”主动承认自己是“四年一度的伪球迷”。

(图片来自网易新闻世界杯德国队大数据)

总之,如果内容平台们想提前适应“兴趣阅读”时代可能会面对的传播环境,那么世界杯就是最真实的模拟沙盘。

新规则大考:谁能在这样的趋势下脱颖而出?

世界杯对“兴趣阅读”的传播环境与受众群像进行了具象化呈现,也同时提供了足够的研究样本,让内容平台们获得更清晰的发展目标,比如:

- 内容平台需要保留制作深度内容的能力。因为“兴趣阅读”的发生偶然而又浅层,此时需要一定专业语境的积累来维持“流量根据地”,为话题的进一步发酵提供物料基础;

- 其次内容拓展的广度也并不是没有边界的。正如上面所说的哥斯达黎加与其民族特性、地域特征之间的关联,只有内容与内容之间有信息上的关联性或延续性,才能让兴趣用户获得完整的成长路径,从而形成“流量根据地”之外有效发散空间,而不是被大量低质化同质化的无效信息填充;

- 内容策略规划时需要有跳出基础场景的视野,避免将精准受众的需求混淆为大众层面的兴趣点,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基础话题与不同受众群体(例如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之间的契合点;

- 更关键的是要有足够多的“试错资源”,包括内容资源、平台资源和配套服务内容的生态资源,才能在信息严重过载的现实条件下逐渐寻找到自己在行业内的“不可替代性”。

这些要求虽然明确,但也对应需要内容平台支付更多的前期成本(例如渠道的铺设、产品生态的建立、团队的组建等等)。

因此与2014年世界杯不同,在2018年世界杯期间所呈现出来的内容行业大体趋势是,人们越来越多地把内容需求交给优酷、网易、新浪这类拥有积极内容主导能力的成熟平台,而不是领域过分垂直的小众社区。

以网易为例,网易新闻分别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与法国国家队、德国国家队签约,成为其世界杯的中国独家网络媒体合作伙伴,获得了跟队采访的“独家报道权”以及“球星与球队更丰富的合作空间”——而这样的资源优势,在网易先天自带的“游戏基因”和“兴趣社交基因”的加持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放大:

在原创内容方面,世界杯期间网易新闻分别策划了《豪门会客厅》、《冠军德易制》、《法星社》三档原创栏目。其中设置于莫斯科前线的《豪门会客厅》,主要内容是邀请德尚、勒夫、格里兹曼、拉姆等众豪门退役名宿及现役球星与用户进行互动,为深度的足球内容设计了新的呈现方式。而《冠军德易制》、《法星社》则像面向于精准球迷提供的深度参与的机会,同时通过拉长获取世界杯信息广度的方式,为球迷们寻找新的接触面。世界杯决赛前,由著名的“中国通”、法国主持人朱利安串场,法国队一线球星格里兹曼、 博格巴、吉鲁等球员,给网易新闻用户专门录制了非常接地气的汉语小视频,增强了信息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另一方面,网易新闻也通过“游戏性”为“泛球迷”群体设计了很多“轻量化”的参与模式,例如“头号球星”集卡活动、“猜球星”、“网易超级球迷俱乐部”、“金币猜球”等,获得超4000万球迷的关注和参与。

这样的布局在市场当中得到了正向的反馈。

据Ipsos数据显示,在世界杯期间,网易新闻「世界杯频道」在“独家内容”及“互动性强”等特点在球迷认可度排行中位居综合资讯行业榜首。在内容“专业性”“丰富性”层面,在互动型活动规则设计、奖品设置层面,也明显优于其他同类APP。

而在最终用户留存质量方面,几个数据已经足够说明问题:

- 高学历人群(本科以上)认知率位于综合新闻资讯行业第一(在传统四大门户新闻媒体中位列第一);

- 网易新闻APP用户相较其他APP用户在主动评论/跟贴、参与直播讨论方面的展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世界杯频道总跟贴数达到3818万条,按每条跟贴15字计算,相当于191本《资治通鉴》;

- 80后球迷在网易新闻用户中占30%,频次达到了4.69次/天。值得注意的是,00后球迷在世界杯期间使用网易新闻客户端的平均单次时长达到33.21分钟;

总结

虽然从精准阅读到兴趣阅读并不是“世界杯”期间才发生的转变,但毫无疑问地是,“世界杯”对于“兴趣阅读”时代的集中演绎,在给内容平台们提前适应新时代环境的同时,直观地加速了整个线性发展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谁能够更好地完成世界杯带来的大考,谁就能够在新规则的赛道下占据有利身位。

我们更应该注意到的是,在本届世界杯结束之后,人们或许已经习惯了内容资讯平台不再是内容集散地,而更是技术、创意、服务和生态的集中入口,也必然会以此为标准进行更严苛的评判。

所以说,世界杯或许只是吹响了“兴趣阅读”时代的开场哨,真正的“比赛”此时才刚刚开始……

营销千货:

《被标签化的创业者们需要甩掉哪些锅?》

《“工具必死”?工具类产品创业还有机会吗》

《“营销”不是你“负面”的挡箭牌》

公关传播:

《新世相卖课:当聪明人开始使坏》

《网易,一个“乐行僧”》

《海底捞公关满分,粉丝负分》

《如何以正确姿势解读44岁的被告罗永浩的庭前自白?》

行业观察:

《人民不需要“让水变油”的抖音》

《“不在一线”:成都脱口秀生存实录》

《风波后的“太古里”:知识付费的地下江湖》

《谁“杀死了”papi酱?》

产业解读:

《你的旧iPhone卖吗?我们来谈一下价值1000亿的大生意》

《为什么中国两大游戏巨头腾讯、网易还不撒币?》

《小米“低烧”,OV“高烧”》

本文来自微信订阅号“互联网指北”(hlwzhibei),专注于互联网文化、营销、产品。转载必须保留作者、公共账号信息,必须与本文严格一致,不得修改/替换/增减本文包含的任何文字和图片,不得擅自增加小标题、引语、摘要等。如有疑问请联系作者微信:melodyfu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