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 论

温病学概述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认识和防治温病的学说,是一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由于温病学提示了温病的本质,并有效地防治温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因而它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温病是急性外感热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因此,认识和防治温病对保护人民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长期以来,温病学一直有效地指导着温病的临床治疗,此外,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对内、外、妇、儿及五官等学科的某些疾病的治疗,也具有突出的指导作用,因此,温病学是学习中医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

温病学在中医学中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然而作为一门学科来讲,则有着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了解其发展概况,可加深对本学科的认识。温病学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内经》,到秦汉晋唐时期,对温病的病名、病因、证候及防治有了初步认识,在概念上温病隶属于伤寒,对温病的认识理论简朴缺乏系统;经过两宋金元时期的变革发展,温病始脱离伤寒藩篱,在理论上取得进展,提出温病病因的不同看法及从病名、病机和治疗上区分伤寒和温病,在治疗学上,主张灵活运用经方、强调热病的治疗以寒凉为主,提出外感病因按邪在三焦气血制方用药。两宋金元后,到了明清,温病学的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温病学家辈出,温病学专著丛现,这一阶段,以明代吴又可的《温疫论》和清代叶天士的《温热论》、薛生白的《湿热病篇》、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王孟英的《温热经纬》等温病学家的温病学专著为标志,有关温病的理法方药已有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从而形成了新的专门独立学科——温病学,因此,温病学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温病学得到了蓬勃发展,出现了令人鼓舞的广阔前景,这一时期是温病学发展提高阶段。

温病学的研究对象是温病,温病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疾病,而是多种外感热病的统称,温病的临床分类在于执简驭繁,有利于指导辨证与治疗,及学习与研究。温病的临床证候多样复杂,依据是否兼夹湿邪,可将温病大体分为纯热无湿的温热类和有热有湿的湿热类温病,温热类温病包括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疫疹、疟疾等。湿热类温病包括湿温、暑湿、伏暑、霍乱等,根据发病的迟早及表里不同分类,感邪即发,病发于表的为新感类温病,如风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等。感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病发于里的温病为伏邪类温病,初起以里热证为主,若无新感即发,一般无表证,如春温、伏暑。对温病的辨证,是以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的病机演变和临床特点为基础,阐发温病的病因、病机、辨证,从而为确立温病的治则和遣方用药提供依据。叶天士以卫气营血的生理功能为基础,将卫气营血的表里层次用来概括病变的浅深及病情的轻重程度。温邪一旦入侵人体,一是防御机能被激发,出现一系列的抗邪反应;二是温邪导致卫气营血功能失调及实质损害。一般而言,卫、气分的病机变化以功能失调为主,营、血分的病变以实质损害为主。卫气营血辨证的意义在于明确病变深浅层次,确定证候类型及病变性质,为确立正确的治法提供依据。三焦辨证起源于《内经》《难经》,发扬于温病学派,为吴鞠通所倡导,能反映温病的发生、发展及传变规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是从人体纵、横两个不同的角度,揭示温病的发病及传变规律,是研究和治疗温病的重要基础。温邪侵袭人体后,会导致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功能失调及实质损伤,产生复杂多样的临床症状。以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理论为指导,对患者的全部病情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辨析出各种症状产生的原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判断出病变部位、性质,证候类型,邪正消长,以及病变发生、发展、传变规律等。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理论体系,对临床外感病与各科热证辨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温病学》论述温病诊治过程所体现的整体观、动态观,理法方药一致的思维方法,对中医临证具有典范作用。对于外感病的诊察方法,《伤寒论》有关望、闻、问、切四诊的论述很多,但温病学对此又有新发展。尤其温病学家对辨舌验齿论述甚多,而且更提出明辨斑疹、白

等,可以说对《伤寒论》已有了很大发展。即使是对发热症状的描述,温病学在继承《伤寒论》相关论述的基础上,更提出了湿温病“身热不扬”、邪入营分“低热”、热在阴分“夜热早凉”等,也是对外感病辨证论治理论的补充、完善和发展。

《温病学》治则治法理论,《伤寒论》作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之作,对《内经》治则治法理论进行了具体应用和发挥,而温病学治则治法理论在此基础上更有重要创新。叶天士《外感温热篇》谓“在卫汗之可也,入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所提到的“汗之”“清气”“透热转气”“凉血散血”等治法,与《伤寒论》发汗、清热、活血治法相较,实际上是既有联系,又有发展。《伤寒论》发汗多用麻黄汤、桂枝汤辛温发汗,温病学家则主张用银翘散、桑菊饮,或加减正气散、加味香薷饮等,辛凉清解,或芳香宣化。《伤寒论》清热多用白虎汤、栀子豉汤、大黄黄连泻心汤等,主要是清气分热,活血多用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主要是逐瘀泄热。而温病学家除清气之外,更强调透热,或投以凉血,或兼以散血,融入了凉膈散、犀角地黄汤(1) 等唐宋金元名方治疗热病的思想。再如热病神昏的治疗,在温病学家提出了“逆传心包”“热极生风”导致神昏痉厥病机理论,并提出了醒脑开窍(如清心泄热开窍、芳香化浊开窍、清热息风止痉)治法,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的应用,羚角钩藤汤、菖蒲郁金汤等方剂的创立,较之《伤寒论》均有突破性发展,为中医学理论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温病学家在《伤寒论》及前辈基础上收载了大量的治疗外感热病卓有疗效的方剂,如《伤寒论》治疗“伤寒,脉浮滑”的白虎汤,治疗“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的白虎加人参汤,都是治疗温病的有效方剂。温病学家创立的化斑汤、清瘟败毒饮、白虎加苍术汤、三石汤等,则是以此为祖方。承气汤,是《伤寒论》治疗阳明病的主方,吴鞠通《温病条辨》在此基础上更创立了宣白承气汤、陷胸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桃仁承气汤等一系列方剂,既是对《伤寒论》三承气汤的继承,但更是发展。《伤寒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炙甘草汤,又称复脉汤,吴鞠通《温病条辨》以此为基础,创立了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等,应用于下焦温病真阴虚亏诸证,是对张仲景炙甘草汤的重要发展。其他如麻杏石甘汤、栀子豉汤、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茵陈蒿汤、猪苓汤、小陷胸汤、黄连阿胶汤、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等,也是后世温病学家临床习用的有效方剂。现代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常用的方剂如五虎汤、桑杏汤、清燥救肺汤、柴胡达原饮、蒿芩清胆汤、茵陈五苓散、桂苓甘露饮,及银翘散、桑菊饮、三仁汤、青蒿鳖甲汤、增液汤等方,则是温病学家之创新,临床上与《伤寒论》所谓“经方”相比,同样卓有疗效,实际上是补充了《伤寒论》的某些不足,提高了中医药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的疗效。

综上所述,温病学辨证理论,诊法,治则治法理论及方剂对中医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传染病以及内、外、妇、儿各科杂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一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温病学理论与临床应用

温病是外感四时温热邪气所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预防与辨证论治的一门临床基础学科。温病的发生和流行,直接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至今仍为临床医学一大棘手难题。温病学蕴含着历代医家防治温病的丰富学术理论和经验,实践证明,这些理论和经验对于防治多种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认识和防治温病对保护人民健康,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长期以来,温病学一直有效地指导着温病的临床治疗,而如何使温病学的理论更广泛地指导临床实践,在当前乃至今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以来,医界多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与温病学(主要是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和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列为中医的“四大经典”。所以,中医外感病的辨证论治,自当以《伤寒论》与温病学为其代表。伤寒奠其基,温病绪其余。《内经》谓:“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谓:“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究其意,皆与《伤寒论》理一贯之。而温病学与之相比,则着重讨论了温热与湿热两类外感病。不过,《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纲领,以气血阴阳的消长变化为立论之理;温病学以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为纲领,同样以气血阴阳的消长变化为立论之理。因此,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一开始便说:“辨卫气营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叶氏的“同”,是就两者的立论之理而言的;叶氏的“异”,不独指两者的差异,理解为温病学的治疗方法之异彩纷呈,似乎更为合理。《伤寒论》在太阳病里讨论狭义伤寒与中风较多,温病学则在卫分证中讨论风温、湿温初起时的诊治为多。而《伤寒论》对于阳明病腑实证之后,因邪热进一步消烁营血,乃至耗竭真阴情况下的治疗,仅泥于大承气汤一方急下存阴,不免令人心生遗憾。比较之下,温病学在气分证之后的营分证、血分证的治疗上,从玉女煎、化斑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以及一路下来的“三宝”“三甲复脉”“大小定风”等等,确实给人以理法方药丝丝入扣、异彩纷呈之感。从“伤寒奠其基”里,令人看到了自《内经》以来中医理论体系的同一性;从“温病绪其余”中,令人看到了自《内经》以来中医临床诊疗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温病学理论对临床上多种急性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甚至对内、外、妇、儿及五官等学科的某些疾病,都具有突出的指导作用。如何使温病学的理论与临床实践更好的结合以造福于百姓是我们要潜心研究、实践并贯之以终的事情。

温病,是感受温邪所引起的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不同季节产生不同温邪。春天,温暖多风,若温风过暖,则产生风热邪气,感之为风温;夏天炎热,易产生暑热邪气,感之为暑温;秋天,天气干燥,早秋近夏,气候特点是热而燥,易产生燥热邪气,感之为秋燥(温燥);晚秋近冬天气渐凉而干燥,易产生燥凉邪气,感之为凉燥,凉燥近乎伤寒;冬季寒冷多风,易产生风热之邪,感之为冬温;夏秋之交,所谓长夏季节,天气较热而多雨,易产生湿热邪气,感之多为温热夹湿或湿温。

风温、春温、冬温、暑温、湿温、秋燥(温燥)等统称为温病。另有伏暑、温毒等,其包括西医称的多种急性传染病,如乙脑、流脑、伤寒、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以及某些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败血症等,近年有人把急性泌尿系感染、急性肠道感染,虽无明显传染性,因其具有温病的特点亦归入温病范畴;少数既非传染,也非感染性疾病,如中暑、夏季热、某些急性白血病、亚急性败血症等,因其具有温病某些特点,也归入温病。

温病的另一特点是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见症,其传变是按卫气营血和三焦规律传变。不同温病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伤阴。卫分证发热微恶寒,因伤阴不重,仅见口干,口微渴;气分壮热,口大渴,不恶寒;营分身热夜甚,口不甚渴或竟不渴;血分则正虚发热,口渴均不明显,但以动血为主症,主要见吐血、便血等出血之症,其已伤血分之阴,当属重证。

温病因邪气有温热与湿热之分,所以温病又有温热与湿热之别。如风温、春温、冬温、暑温、秋燥,属温热性温病;湿温、伏暑属湿热性温病。温热性温病,以伤阴为主,其伤阴程度不同,有卫气营血之变;湿热以湿邪阻滞气机多见,且湿为水之类,有流下的特点,所以湿热病多按三焦规律传变。

在临床上,理论需指导实践,实践当印证和进一步完善理论,在此过程中我们尤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病邪在表切忌寒凉滋腻

温病初起,邪在肺卫,病轻邪浅,只宜辛凉清解,宣郁清热,开达肺卫郁闭,郁开热清,肺恢复其宣降功能,津液得以布散,自然微汗而愈,此即“在卫汗之”意也。需强调的是,在卫的“辛凉清解”,绝不是发汗解表,温病不同于伤寒,温病卫分证,属肺经郁热证。“火郁当发”,与治火热证不同,因此治疗应注意宣郁达邪,不可寒凉滋腻。寒凉,使气机闭塞,郁不开则热不能清,常可使邪气内逼深入。用药当取辛凉轻清透泄之味,配入少量辛温之品,以成辛凉清解之剂。药如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淡豆豉、桔梗、杏仁、前胡、枇杷叶、芦根、蝉蜕等,轻清举上,即叶氏所谓“上者上之也”。并且,使用辛凉清解,药量也不宜过重。若误用甘寒滋腻,如生地、麦冬、玄参之类,多致热势不退,或高热成低热久留不退之证。肺在上,用药必须轻清,方能使药达病所,且取辛凉微苦之味,使肺复其宣降之能,则郁开热清而愈。卫分证病情轻病位浅,苦寒滋腻,均使气机涩滞,邪不得外透,若兼湿邪,湿遇寒凉凝涩不行,日久将成湿热裹结之势。

二、祛湿定要宣畅三焦

治疗湿热病要懂得分解湿热之理。据临床观察,不仅温病,就是杂病中夹湿者也较多,究其原因有三:①空气潮湿,温邪中兼有湿浊,此即外湿;②由于人们饮食中多食肥甘厚腻,油腻食物,易于生湿;③素体脾胃虚弱,脾不运湿,致湿浊内停。后两种情况,即使感受温热之邪,亦多成温热兼湿之证,若湿热不解,日久湿阻热郁,即成湿温病。湿为阴邪,其性黏腻而重浊,最易阻滞气机。三焦为水道,湿邪必沿三焦水道而下行,所以湿邪停滞必阻滞于三焦之中。三焦受阻,气机不畅,湿浊外达之路不通,则湿必不去。因之宣畅三焦气机,是祛除湿邪的根本方法,抓住恢复三焦气机功能以畅三焦,使湿去热孤,而达到分解湿热邪气的目的。上焦湿热,以肺气受阻,宣发肃降失常为特征,用药从三方面着手:①辛微温芳香,化湿浊以利肺之宣降。肺得宣降则湿浊可布散而消。药如苏叶、藿香叶、佩兰叶、大豆黄卷、淡豆豉、白芷、香薷等味。②宣降肺气,以布化湿邪。药如杏仁、前胡、桔梗、枇杷叶等味,以助肺之宣降。③用渗下之味,疏通下源,以利肺之宣降。肺为水之上源,膀胱乃水之下源,下源通利,肺气易于肃降。药用滑石、通草、芦根、冬瓜皮、茯苓皮等。湿郁中焦,以脾胃升降受阻为主要特征。治疗重在开湿郁、降胃气、升脾阳,以运化湿浊。用药亦从三方面着手:①芳香化湿,以利脾升胃降。药如藿香、佩兰、苏梗,湿化则中焦气机可宣畅。②辛苦温开郁燥湿行气。药如半夏、陈皮、白蔻仁、草豆蔻、厚朴、大腹皮,并以升降散、木香、檀香、降香之类以宣畅中焦气机。③加消食导滞之味。药如保和丸、鸡内金、焦三仙之类。湿热蕴郁下焦,以淡渗、导浊为主。湿阻膀胱,用淡渗利湿之剂加开宣肺气之味,宜开上源、利膀胱并用之法。药如茯苓皮、泽泻、通草、滑石、芦根、冬瓜皮之类,并加杏仁、前胡、枇杷叶等。湿滞大肠,以宣清导浊为主,兼以化滞。药如:晚蚕沙、皂荚子、莱菔子、茯苓、猪苓、炒枳壳、槟榔、焦三仙之类。因湿阻三焦,常成弥漫之势,用药宜三焦兼顾,使湿去热清而愈。

三、清营透热必宣畅气机

热邪入营,病情深重。营分证具有三个特点:营热炽盛,营阴重伤,气机阻滞,入营之热不得外达。在治疗中能抓住营分三个特点,用药亦从以上三个方面着手:①清营分之热以凉血,药用咸寒苦寒之味,如:犀角(或水牛角、广角)、羚羊角、黄连、连翘壳、莲子心、玄参之类。②滋养营阴以清营热,药以甘寒为主,如:生地、麦冬、玄参、石斛、天花粉、西洋参之类。③宣展气机以开营热外达之路而透热转气。在营分证中,造成气机不畅的原因很多,如服药不当、饮食积滞、痰热内停、燥屎内结、瘀血内阻等。在治疗时,当于方中加入消导、化痰、通下、行瘀等药物,使气机畅达,导营热外透,均属透热转气之法。临证中,若忽视了透热转气,治疗较难。所以要认真分析热邪入营的原因,病程的长短,气机阻滞的所在,阴伤的程度,以决定选药的准确性。

四、始终注意饮食宜忌

治病应注意饮食宜忌,并要求病人注意适当运动,以助体内气机之宣畅和药力之行散,治疗温病尤其是如此。其饮食宜忌,归纳为以下几点:①温病初起,邪在肺卫,饮食宜限量,且以清淡为好。②邪在气营,或素来阴虚之人,除禁食用上述食物外,辛辣油腻、味厚皆忌,辛辣之品,伤阴助热,使病情加重,或内窜营血,逼血外涌成动血之证。③湿热病的治疗中,当以化湿为急务,凡有碍于化湿者皆当禁忌。禁食寒凉食物:因湿为阴邪,非温不化;禁食甜腻食物:甜味食物多入脾,湿热病中,脾失健运,多食甜物,内困于脾,“湿自内生”;禁食油腻厚味:油腻厚味,不易消化,多停滞中焦,阻滞气机,湿不得化,郁热日重,湿阻热郁,治之更难;禁食一切硬的、有渣的食物:湿温病,硬的、有渣的食物会导致肠穿孔。湿温病人饮食以米粥为好,且应限量,以正常量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为好。④瘥后要少食静养,以防食复。

温病学是一门涉及范围极广的学科,它对临床各科的发热性疾病都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而温病学的理论如果不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必须将温病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只有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才是学好温病学并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的必由之路,也是继承发扬、开拓创新的必由之路。

温病学名方与临床应用

医学是在不断发展的,即便是在古代,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认识的不断深入,临床治法方药亦渐趋丰富,中医对外感热病证治的历史,便具有十分的说服力。在平均寿命较短、生存环境较差的古代社会中,外感热病的流行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原因,人类在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所面对的主要的对手也是热病,所以过去有“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不能治伤寒,不可为医”之说。换个角度来看,由于热病发生的频繁,医生也最容易在此过程中积累经验。所以从《素问·热论》到《伤寒论》,到《医经溯洄集》,到《温疫论》,到《温热论》,再到《温病条辨》,认识是在不断加深,治法方药也是在不断完善,仲景既定的一些方药显然不够使用,后世医家在这方面的拾遗补缺也是无可厚非。这方面的临床经验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竟然也蔚为大观,形成了一定的体系,最终提供给我们的是以六经为基础,以卫气营血、三焦为补充的这样一个辨治外感热病的证治体系,所以温病作为一种学说的出现也是水到渠成。温病治法与方药的运用,体现了温病辨证的水平,反映了温病医家临床思维和经验的独到。细细品味,常能感觉到温病医家功夫的高深、经验的宝贵。温病方既有对经方的巧手化裁,又有自己独特的基本方、代表方、通用方,既有很多辨证的方,也有不少对病的方,体现了中医理论和临床证治的结合,在中医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温病方也是在“大乱之后必有大疫”、重证大疫出良方的时势下应运而生的,其有效性得到了历史的肯定,直至今天仍发挥着它的光和热,救死扶伤,造福百姓。我们暂且通过普济消毒饮与李东垣的故事来感受温病方疗效的确切性和悲天悯人、普济众生的情怀吧。在中国的古代,常大规模流行瘟疫。一年春天,一场瘟疫席卷了北方大地。病人最初的感觉跟普通的感冒有点相似,感觉身上发冷,浑身没有力气。但是,很快情形就和普通的感冒不同了,这些人的头面开始出现肿大的表现,肿胀到几乎眼睛都难以睁开,咽痛声嘶,症状很快恶化,很多人没有多久就死去了。人们为这种瘟疫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大头天行——大头瘟。医生们采用了各种办法,下法、解表等等,不见效,最后患者还是死去。李东垣以自然之理参悟人身之理,人的身体和自然是一样的,人的上半身,与大自然中的天气相通;下半身与地气相通。现在病邪进攻了心肺,邪毒向上攻,则导致了头面肿大,而泻下这种方法只是泻去了胃肠里的热,并不能集中攻击处于上半部的邪毒。方用黄连苦寒,泻心经邪热,用黄芩苦寒,泻肺经邪热,上二药各半两为君药;用橘红苦平、玄参苦寒、生甘草甘寒,上三味各二钱泻火补气以为臣药;连翘、鼠粘子、薄荷叶苦辛平,板蓝根苦寒,马勃、白僵蚕苦平,上六味散肿消毒、定喘以为佐药,前五味各一钱,后一味白僵蚕要炒用七分;用升麻七分升阳明胃经之气,用柴胡二钱升少阳胆经之气,最后用桔梗二钱作为舟楫,使上述药性不得下行,把药研成粉末,一半用水煎五钱,另外的做成药丸让病人含在嘴里。服药后,患者渐渐症状消失,痊愈了。人们把这个方子刻在石头上,希望它永远流传下去。这个方子的名叫:普济消毒饮子。在治疗热性传染病的时候,这个方子还在经常用。这只是温病方浩海中的一粒砂石,却在历史的洗涤磨炼中如一颗珍珠散发出它的美丽,还有若干颗珍珠在等待我们的拾遗和赏识,将它们更好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例如清营汤,《温病条辨》上焦篇第30条讲的是暑温清营汤证:“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谵语,目常开不闭,暑入手厥阴也。手厥阴暑温,清营汤主之。”中焦篇第20条论述了阳明温病清营汤证:“阳明温病,舌黄燥,肉色绛,不渴者,邪在血分,清营汤主之。”临床实践证明,清营汤可广泛用于杂病,不论什么病,只要出现了上述舌绛、烦渴等清营汤证,就可以用清营汤治之,无需考虑是否是手厥阴暑温或风温阳明病。期刊杂志报道用清营汤治疗杂病的文献很多,如中风、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肾衰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蚕豆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肉瘤、烧伤等病,这些资料进一步说明,温病方经过辨证“有是证用是方”能用于现今的疑难杂症并疗效肯定。

再如,开窍三宝方“安宫牛黄丸最凉,紫雪次之,至宝又次之”。“邪入心包”为温病中以神昏为主的病证。神昏是指意识不清,甚至完全丧失,可见于急性感染性和急性传染性疾病,也可见于许多脏腑和器官疾病,如中风、重症脑损伤、肝性脑病、肺性脑病、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引起的意识不清或昏迷等。民国时期名医张锡纯有用安宫牛黄丸治疗鼠疫、湿疹病热闭心包成功的案例;当代著名中医学家潘澄濂用三宝治疗病毒性脑炎、中风、乙脑、肝炎等病的神昏疗效明显。开窍三宝在急性脑病救治中的应用和成就,反映了温病方在急重症领域中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以后,温病方、温病学理论及防治经验被广泛用于温病的防治。1954年我国部分地区乙型脑炎流行,石家庄地区用白虎汤加味治疗,取得满意疗效,被医学界认可,引起广泛关注。几十年来,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温病方对于防治传染病、急性感染性疾病有其独特的疗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如流行性感冒、麻疹、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白喉、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病毒性肝炎、肠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病、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败血症、急性胆道感染、急性泌尿道感染等,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在预防医学方面,1958~1959年开展的群众性除害灭病工作,用中草药灭蚊、灭蟑螂、灭臭虫、杀蛆虫等取得一定成效,显示了中医中药特别是温病方、温病理论在预防疾病方面的价值。

温病方不仅疗效肯定,而且应用广泛,不仅用于防治外感急性热病,同时也可以用于内科杂病,特别是对一些疑难病,用之每获良效。内科杂病,不论是阴阳、气血、津液、经络、升降出入的失调或损伤,也莫不与一定的脏腑相联系,并由此影响或波及其他脏腑与经络。其在与温病卫气营血或三焦证某一阶段所引起的脏腑功能障碍或物质损伤相同情况下,仅病因不同,而病机的本质是相同的,二者应有大致相同的临床见症。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原则,可以按温病的辨证论治方法进行治疗,通过恢复脏腑的功能而达到治愈的目的。临证应以疗效为客观标准。如银翘散、益胃汤、清燥救肺汤、甘露消毒丹、达原饮等,至今仍有效地被用于诸多疑难杂病的临床治疗之中。北京中医药大学赵绍琴教授曾用杨栗山治疗温疫病的主方升降散论治杂病火郁证,得心应手而疗效显。另有北京中医药大学王洪图教授用吴鞠通治疗疟疾的草果知母汤治疗癫痫获得良效。这些经验已经为温病方的研究以及温病方论治杂病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料。温病方可以更加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实践之中。

从温病学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温病学理法方药的形成与发展,都是来自于大量的临床实践,所以它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师,要想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温病学,一方面要熟读温病经典著作,另一方面必须早临床,多临床,只有勤于实践才能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提高临床疗效。面对纷繁的药物和方剂,要理解临床的治则治法,要抓住基本方、代表方,然后熟悉各自加减变化而衍生出来的方剂,这样就能够执简驭繁,驾轻就熟,临证时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注释】

(1) 犀角地黄汤:方中犀角以水牛角代,下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