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解密“跟痛症”(二)

我们接着上次的内容继续讲解:

跟骨下脂肪垫萎缩:正常足跟部脂肪垫U字型包裹跟骨,超过40岁,脂肪组织退变,水分减少,纤维结构变性等原因,将导致脂肪垫的厚度及缓冲效果降低。常常表现为足底深部疼痛,无放射感,多位于跟骨结节负重区中央。尤其是光脚行走或在硬地板上行走症状可加重,减少足跟压迫后,症状可缓解。触诊可发现跟骨结节正中压痛,脂肪垫萎缩、软化,变得扁平,弹性变差。

跟骨疲劳骨折:相对较少见,常常发生于于行走或奔跑等运动之后,突发剧烈疼痛,休息后疼痛不缓解,负重时疼痛加重伴跟骨周围肿胀,跟骨周围肿胀,青紫瘀斑。

跟骨骨骺骨软骨病(Sever病):本病好发于爱好运动的8~14岁少年,疼痛一般位于跟腱止点,跟骨疼痛剧烈,但是没有明显肿胀. 青少年发育过程中,骨骼的生长速度快于肌肉和肌腱组织,使得腓肠肌和跟腱过度拉伸,尤其在跳跃或奔跑的过程中反复牵拉跟腱止点,导致跟腱止点损伤。主要表现为足跟后部疼痛、肿胀和有压痛,患儿用足尖行走或呈轻度跛行。奔跑、跳跃、行走过久或牵拉跟腱附着处过久,可使疼痛加剧,患儿因此不能参加体育活动。

病因判断:根据疼痛的部位不同可对局部病因作出初步的判断。

  • 足跟底面疼痛,多见于足底筋膜炎、跟骨脂肪垫萎缩或炎症等。
  • 跟骨后疼痛,多见于跟腱炎、跟腱滑囊炎。
  • 跟骨内下方疼痛,可见于足底外侧神经第一分支卡压等。

影像检查:对于跟痛症根据病情可行跟骨X线片或核磁共振检查,通常X线片可能发现跖腱膜止点跟骨骨刺或钙化病灶,50%的患者可以发现足跟骨刺,但是这种发现与患者症状没有明确的相关性。根据核磁检查病变部位异常信号改变,对判断具体病因有指导意义。(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