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际关系史】现代国际关系历史上发生过的大事件[第4页]

  伊斯兰会议组织

  简称“伊斯兰会议”。1971年5月在沙特阿拉伯的吉达成立的伊斯兰国家组织。该组织的成立旨在加强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团结和合作,努力消除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反对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斗争,支持一切穆斯林人民保障其尊严、独立和民族权利的斗争。成员国共四十三个:阿尔及利亚、阿富汗、阿曼、埃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林、冈比亚、吉布提、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喀麦隆、加蓬、卡塔尔、科摩罗、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亚、马尔代夫、马来西亚、毛里塔尼亚、孟加拉国、摩洛哥、突尼斯、尼日尔、塞拉利昂、马里、塞内加尔、沙特阿拉伯、苏丹、索马里、上沃尔特、土耳其、乌干达、叙利亚、巴基斯坦、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伊拉克、伊朗、印度尼西亚、约旦、乍得。该组织最高权力机构为首脑会议,另外还有外长会议和常设秘书处(在沙特阿拉伯的吉达)。

  非洲—阿拉伯最高级会议

  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第一次首脑会议。1977年3月7日至9日在开罗(Cairo)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六十个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元首或其代表以及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代表。会议讨论了在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犹太复国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共同斗争中,加强非洲一阿拉伯合作的措施。会议通过了《非洲—阿拉伯合作开罗宣言》、《政治宣言》、《非洲—阿拉伯经济和财政合作宣言》和《实现非洲—阿拉伯合作的组织形式和方法》等文件。这些纲领性文件就非洲—阿拉伯团结合作的原则、基础、方针、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

  非洲独立国家会议

  非洲独立国家为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举行的两次会议。第一次是由加纳总理恩克鲁玛(Kwame Nkrumah, 1909—1972)倡议,于1958年4月15—22日在加纳首都阿克拉(Accra)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加纳、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今埃及)、利比亚、突尼斯、摩洛哥、苏丹、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等八个非洲独立国家的代表,以及当时尚未获得独立的阿尔及利亚、喀麦隆、多哥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领袖。会议讨论了非洲国家的外交政策、非洲未独立国家的前途、阿尔及利亚问题、种族问题、保卫非洲独立国家的措施、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等问题,并通过了十一项决议。会议发表的《非洲独立国家会议宣言》宣布:非洲独立国家忠于《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和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的宣言,决心“保障我们得来不易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宣言要求“承认非洲人民的独立和自决权,并且采取适当步骤加速实现这种权利”。第二次非洲独立国家会议于1960年6月14—24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AddisAbaba)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非洲的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和观察员。会议讨论了有关非洲民族解放事业的一些重大问题,并就支持阿尔及利亚人民的斗争,谴责并全面抵制南非白人政权的种族歧视,阻止法国在撒哈拉或其他非洲土地上试验原子武器,以及加速发展非洲经济等问题作出了决议。

  泛非大会

  由泛非运动发起,非洲和在世界各地的黑人为反对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要求民族独立和全世界黑人大团结而召开的大会。泛非运动是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民族主义运动,主要社会基础是黑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泛非运动的创始人是美国黑人学者杜波依斯(William Edward BurghardtDu Bois, 1868—1963)。在杜波依斯倡导下,泛非主义者先后于1919年(巴黎)、1921年(伦敦和布鲁塞尔)、1923年(里斯本)和1927年(纽约)召开了四次泛非大会。第五次泛非大会于1945年10月在曼彻斯特召开,杜波依斯和恩克鲁玛任主席,大会发表的宣言提出了“全世界一切殖民地和被压迫的民族联合起来”的斗争口号。1974年6月,第六次泛非大会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举行。会议通过的总宣言指出:“泛非运动在本质上必须是一支谋求解放殖民地人民、解放被压迫人民和阶级的动力”。大会呼吁非洲各国人民、非洲血统的人和全世界人民采取共同行动,为结束外国统治,铲除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隔离和犹太复国主义的基础而斗争。大会建议把每年的5月25日作为“泛非日”。

  非洲统一组织

  非洲独立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组织。1963年5月22日至25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非洲独立国家首脑会议,有三十一个非洲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代表参加,通过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成立了非洲统一组织。该组织旨在促进非洲国家的统一与团结,加强非洲国家的合作,保障和巩固非洲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从非洲根除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促进国际团结。非洲统一组织有成员五十个。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是该组织的最高机构,每年至少开会一次。此外有部长理事会和秘书处等。总部设在亚的斯亚贝巴。

  非洲自由日

  非洲人民争取独立和自由的纪念日。1958年4月15日,第一次非洲独立国家会议在加纳首都阿克拉举行,会议提出了“不许干涉非洲,非洲必须自由”的口号,并决定每年4月15日为“非洲自由日”。

  非洲解放日

  非洲人民团结战斗、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纪念日。1963年5月22日至25日,三十一个非洲独立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和代表,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非洲国家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成立了非洲统一组织。会议决定把《非洲统一组织宪章》签字的日子——5月25日定为“非洲解放日”。

  七十七国集团

  发展中国家在反对帝国主义控制、剥削和掠夺,争取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集团。1964年3月至6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联合发表了《七十七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宣言》,从此被称为“七十七国集团”。此后,在每次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七十七国集团都要举行一次预备性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立场,以便在贸易和发展会议上采取联合行动。第一次部长级会议于1967年10月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Algiers)举行,通过了《阿尔及尔宪章》,决定以联合行动共同抵制帝国主义特别是超级大国的剥削和控制。第二次部长级会议于1971年10月在秘鲁首都利马(Lima)举行,通过了《利马宣言》,要求在国际领域中改变发展中国家的无权地位。第三次部长级会议于1976年2月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Manila)举行,通过了《马尼拉宣言》和《行动纲领》。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于1979年2月在坦桑尼亚的阿鲁沙(Arusha)举行,通过了《阿鲁沙纲领》。随着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七十七国集团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反帝反霸斗争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七十七国集团成员已增加到一百多个,仍沿用“七十七国集团”名称。

  非洲前线国家

  指地处南部非洲民族解放斗争前线的国家。从1974年11月起,邻近南部非洲一些国家的元首不定期举行会议,就南部非洲民族解放斗争同题进行磋商和协调行动,由于会议参加国地处南部非洲民族解放斗争的前线,被称为“前线国家”。参加前线国家的最初有莫桑比克、坦桑尼亚、赞比亚、博茨瓦纳,后来安哥拉(1976年)和津巴布韦(1980年)也先后参加。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JuliusKambarage Nyerere,1922— )为前线国家首脑会议常任主席。前线国家对于支持南部非洲民族解放斗争和解决南部非洲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石油输出国组织

  亚、非、拉主要石油生产国为反对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和剥削、维护石油资源和民族经济权益而建立的国际组织。1960年9月,伊拉克、伊郎、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委内瑞拉五个产油国在巴格达(Baghdad)举行会议,宣布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后来卡塔尔、印度尼西亚、利比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加蓬、厄瓜多尔和突尼斯等国陆续参加,成员国增加到十四个。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Vienna)。该组织的主要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旨在单独地或集体维护成员国利益的最有效手段。石油输出国组织同西方石油公司不断进行斗争。多次提高石油标价和石油税率,增加股份并实行国有化。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后,该组织的阿拉伯产油国团结一致,运用“石油武器”,采取减产、禁运、提价和国有化等措施,沉重打击了国际石油垄断资本。通过这次斗争,阿拉伯产油国联合其他成员国,夺回了制定油价的主权。通过参股和国有化,成员国已全部或大部地控制了本国的石油资源。

  美洲国家组织

  美洲国家区域性组织。1889年10月—1890年4月,南北美洲各国,除加拿大外,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第一次美洲国家会议(亦称泛美会议),成立“美洲各国商务局”。1910年第四次会议改称“泛美联盟”。1948年第九次会议通过“美洲国家组织宪章”,改名为美洲国家组织。成员国有:阿根廷、巴巴多斯、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厄瓜多尔、萨尔瓦多、格林纳达、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巴拉圭、秘鲁、苏里南、特立尼达、多巴哥、美国、乌拉圭和委内瑞拉。古巴于1962年被排除泛美体系,但作为国家,该组织仍视其为成员国。此外,一些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国家向该组织派有常驻观察员。1967年又通过新宪章修正案(1970年2月生效)规定最高权力机构为成员国大会,大会每年召开一次,由成员国外长级代表出席。执行机构为常设理事会,由会员国大使级代表组成。理事会下设泛美和平解决委员会,泛美经济和社会理事会、泛美教育、科学文化理事会等。总部设在华盛顿。美洲国家组织最初是在美国控制下为其侵略、控制和干涉拉美各国服务。60年代以来,美国对该组织的控制逐渐被减弱,拉美各国利用这一组织同美国侵略政策进行了坚决斗争。为了对抗尼克松政府于1971年8月宣布的新经济政策,二十个拉美国家发表了《拉丁美洲宣言》,并在泛美经济和社会理事会第七次会议上强烈谴责这一政策严重损害拉美对美国的出口贸易。美国被迫于1972年取消了对进口商品征收百分之十附加税的规定。1975年以来苏联策动古巴雇佣军入侵安哥拉等国,在1976年美洲国家组织第六届大会上,许多拉美国家代表强烈谴责苏联干涉拉美国家内政。1977年6月,召开第七届大会,一致通过人权问题应同西半球国家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提案。1978年6月,召开第八届大会,通过了有关跨国公司行为准则,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政策。在1979年召开的第九届大会上,拉美国家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提出强烈抨击,强调防止“大国间的紧张中心扩展到拉美和加勒比地区”。1980年11月,召开第十一届大会,强烈批评卡特政府的人权政策,通过了谴责玻利维亚军事政变的决议。1982年11月,召开第十二届大会,抨击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拉美国家转嫁经济危机的做法,要求英国和阿根廷通过和平方法解决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争端。

  大厦谷战争

  一称格兰查科战争。1928—1935年间,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争夺大厦谷地区的战争。玻利维亚与巴拉圭两国关于大厦谷地区归属问题的争执由来已久。该地区面积大约有二十五万平方公里,北接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而且在这一带没有明确划定边界,两国都想据为己有。1926年,“美孚石油公司”进入玻利维亚,在该地发现石油以后,矛盾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1928年12月,巴拉圭部队袭击玻利维亚炮台,冲突开始,时断时续,至1932年演变为公开战争,英荷壳牌石油公司与阿根廷支持巴拉圭,玻利维亚则有美孚石油公司与智利为后盾,战争持续大约四年之久,双方伤亡惨重。1935年10月,玻利维亚接受停战协定,战争以玻利维亚的失败而结束。1938年双方签订和约,大厦谷地区约有七万平方公里土地归并于巴拉圭,占争执中的四分之三土地。玻利维亚则保留约三万平方公里领土,包括石油矿区,并得使用巴拉圭河上的卡萨多港,通往大西洋。这一战争实际上是英美两国长期争夺拉丁美洲统治权斗争中的一个插曲。

  圣地亚哥宣言

  1952年8月18日,智利、厄瓜多尔和秘鲁三国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开会,讨论海洋权问题,通过了《圣地亚哥宣言》。宣言中宣布他们对邻近海岸的二百海里海域(包括海床)享有专属的主权和管辖权。这是对超级大国的“最大限度的公海、最小限度的领海”的海洋霸权主义立场的公开反抗。1954年12月4日,三国又通过了圣地亚哥宣言的补充协定,重申二百海里的海洋主权并制定了保卫海洋权的共同措施。圣地亚哥宣言的制定和公布,对第三世界各国保卫海洋权的斗争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在它的影响下,第三世界各国纷纷宣布二百海里海域的主权和管辖权。

  巴拿马运河事件

  巴拿马人民反对美国占领巴拿马运河的斗争。巴拿马运河是巴拿马人民在自己领土上创造的宏伟业绩,1881年开凿,1914年峻工,运河使从太平洋到大西洋的航程缩短一万多公里,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的国际航道。巴拿马运河区原属哥伦比亚,1903年,美国企图强行租借巴拿马地峡一百年,遭到哥伦比亚拒绝。后来美国策动巴拿马城政变,成立了巴拿马共和国,并脱离哥伦比亚而独立。随后巴拿马与美国签订了不平等的《美巴条约》,取得“永久使用、占领和控制”运河和运河区的权利。几十年来,巴拿马人民为全部收回运河和运河区主权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1964年1月9日,巴拿马爆发了激烈的反美爱国斗争,运河区美国军警悍然出兵镇压,当场开枪打死二十多人,打伤三百余人。美国这一暴行更加激起巴拿马人民的强烈反抗,愤怒的群众袭击了美国大使馆,焚烧了美国新闻处,全国各地举行罢工、罢课和罢市。12日,又发生了有十多万群众参加的反美大示威。巴拿马人民的反美斗争得到全世界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人民的广泛支持。经过斗争,美国被迫同意同巴拿马进行谈判。谈判历时十三年,1977年9月7日,美国政府被迫与巴拿马政府签署了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废除不平等的1903年《美巴条约》。新条约规定,条约到1999年底期满;在这期间,巴拿马将逐步收回对运河及运河区的管辖权。新运河条约的签订是巴拿马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斗争的重大胜利,也是拉丁美洲和第三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斗争的重大胜利。

  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

  拉丁美洲最早的经济合作组织,原名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1960年2月,根据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智利、厄瓜多尔、巴拉圭、秘鲁、乌拉圭、委内瑞拉和墨西哥十一个国家签订的《蒙得维的亚条约》而建立。 1980年6月,该协会第十九次特别会议决定改称现名。协会宗旨:加强缔约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推动这一地区一体化,促进各成员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最终目的是建立拉美共同市场。协会下设:部长理事会、协约国会议、常设执行委员会和秘书处等。总部设在蒙得维的亚。协会成立后,这个地区的内部贸易额逐年增长,成员国之间的进出口总额,从1961年的九亿美元增加到1976年的七十亿美元,协会原来计划通过逐渐减税和撤除其他贸易壁垒,在1973年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作为建立拉丁美洲共同市场的基础,这个计划后来推迟。这一组织对拉美国家促进贸易发展民族经济起了有益作用。

  加勒比共同体

  加勒比地区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1973年4月,第八届英联邦加勒比地区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乔治敦协定》,决定建立加勒比共同体和加勒比共同市场,以代替1968年5月成立的“加勒比自由贸易协会”。同年7月,巴巴多斯、圭亚那、牙买加以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四国总理正式签署《查瓜拉马斯条约》,宣布8月1日正式成立加勒比共同体。后来,格林纳达、多米尼加、伯利兹、圣文森特、圣卢西亚、蒙持塞拉特、安提瓜、圣基茨—尼维斯—安圭拉也陆续参加进来。加勒比共同体的宗旨是加强各方面的区域合作,努力改变单一经济、促进本地区的一体化和经济发展,协调成员国的对外政策。最高权力机构是成员国政府首脑会议,任务是决定共同体的政策。常设秘书处设在圭亚那首都乔治敦。共同体成立后,设立了加勒比投资公司,以协调对工业的财政刺激,均衡工业布局;制定了共同的对外关税,实行地区性的保护政策;还就控制价格,增产粮食和畜产品,保证石油供应等方面协调了立场。但由于经济利害不一致,加之近年来,牙买加和圭亚那受苏联、古巴拉拢,在政治上与其他成员国有些矛盾。这些矛盾导致共同体内部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出现分歧。

  安第斯条约组织

  一称“安第斯集团”,拉美国家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1969年5月,位于安第斯山脉地区的玻利维亚、哥伦比亚、智利、厄瓜多尔和秘鲁五国,在哥伦比亚的卡塔赫纳开会,签订了《安第斯区域一体化协议》(又称《卡塔赫纳协议》,通称《安第斯条约》),组成安第斯条约组织。委内瑞拉于1973年正式加入,1976年10月,智利退出,但仍在科学、教育、文化等一体化方面与安约保持联系。最高权力机构为卡塔赫纳协议委员会,由各成员国政府派一名全权代表组成。每年开会三次,主席轮流担任,任期一年。委员会下设技术、咨询、经济和社会顾问委员会等。总部设在秘鲁首都利马。该组织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成员国之间的共同市场,增强对外经济贸易谈判能力,限制外国经济势力,维护成员国的经济利益,实行互助合作。成立以来,在逐步消除内部关税壁垒,争取共同对外关税,限制外国资本和协调发展计划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