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大家王伯敏
王伯敏(1924-2013),浙江台州人。别名柏闽,笔名田宿蘩,斋号半唐斋。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美术史学家和山水画大家。
1947年毕业于上海美专,专攻西画,后考入北平艺专徐悲鸿研究生班,又是黄宾虹的弟子,“1947年冬,我受业于黄宾虹门下,得到他的很多教益,我也非常推崇他。”
可以说,王伯敏先生一生的心血都是在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上,也是这个学科公认的领头人,著有《中国美术通史》《中国绘画史》《中国版画史》等七部美术专史,花费六十余年,把我国美术史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评论家楚图权称赞道,“就我国画史专著出版而论,陈师曾的画史著作为20世纪的开创本,继黄宾虹、郑午昌、潘天寿、俞剑华的著作之后,王伯敏的画史著作,既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本出版物,又成为20世纪出版的压轴本。”
1992年国务院授予王伯敏先生“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荣誉,2009年获国家级美术最高奖“首届中国美术终身成就奖”。被誉为“画史通儒”“七史罕人”。
王伯敏先生在梳理中国美术史同时,也关注到中国山水画的研究,对于山水画技法上水的用法作出了自己的独到解释,提出“水法”理论:水调墨、水带墨、水破墨、墨破水、水破色、渍水、泼水、凝水、铺水,称为“水法九种”。这一论点的提出对中国画界产生过重要影响。
同时,对于中国历代山水画的研究上提出著名的“七观法”理论:步步看、面面观、专一看、推远看、拉近看、取移视、合六远。进而还延伸提出山水画透视表现法的“六远”理论:高远、深远、平远、阔远、迷远和幽远。这一系列理论提出,王伯敏先生也是身体力行,常常用于自己的创作中去,潘天寿先生极力称赞他说,“王先生不仅专史,能诗又工画,实在难能可贵。”
王伯敏先生在自己的创作上,最常见的题材是山水和竹石,“当我要模山范水时,可以不假思索,落笔便是一片山;有时却苦苦寻思,支颐无语半日,纸上仍无一点墨。在画上,我力求水墨神化,要求自己的笔底,在经意又不经意间,充分体现自然变化的微妙。”
在笔墨用色上,师尊黄宾虹先生对他的影响至深,“年轻时,受黄宾虹的用水启发,修'龙王行雨之业’。我人笨,经验又不足,酿成水灾,所以废画一堆。有时遇巧,水生波澜,自得其乐。”王伯敏先生一直推崇和研究尊师黄宾虹先生的笔墨技法,黄宾虹先生提出的古人笔法五要,平、留、圆、重、变,在王伯敏先生的作品笔法中也是能一一对应。
1947年在上海美专学习西画的经历,让王伯敏先生比一般画家对色彩感觉要敏感,“我在上海美专求学,一度在西洋画系学油画。陈士文先生是指导老师。他一再地说,各种颜色,放上一些白色去调一调,会生出另一种色彩效果。所以我现在喜用白粉,受陈老师的一定影响。目前还在试验中,谈不出甘苦有得之言。”加之长期以来对敦煌壁画色变的研究,在用色上也显得更加直接、干练。“到了八十岁以后,我喜欢以重彩来画山。对石青、石绿、朱砂、赭石,以单色用,或以复色用。多数以白粉代水用来调色。”
这一时期作品是王伯敏先生重要的一个节点,他的学生陆一飞评价道,“80岁后,王先生的绘画炉火纯青、日臻化境、朴茂雄浑、变化万千,将长期积累的人文情怀挥洒出来,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阶段的绘画作品更加醇酿。”在“水法”的运用上,王伯敏先生更是发挥到淋漓尽致。
“我喜欢以渍水、凝水、泼水、铺水在生宣上运笔。或以水破墨、水破彩,或以墨彩去冲水,或让水去冲宿墨。有时冲出一片氤气,又在一片氤气中,缀点焦枯的墨色去提一提。说不上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之功,总想有那么一种变化的味道。我的这种想法与做法,傅抱石早已经说过,这是一种'闯画’。
他的意思是:'闯’,突破常规来作画。'法’为画家所用,却不可被'法’所束缚。”也表明一直以来,王伯敏先生都是以画识史、以史鉴画、理论先行,理论研究落实到自己的绘画实践中。
王伯敏先生毕生潜心研究中国美术史学,对古今书画理论的研究可以说是达到了学术顶峰。在学术之外,如他所说的“余事”书画上,也可以说进入到一个中国文人画新境界。
王伯敏学生的尹舒拉说,“人们在品读王伯敏先生的绘画时,除了对王伯敏先生的笔墨意境背后的东西越加看重,这里大概可以试用'学术纵深’这个词汇,来解读这个只可以属于像王伯敏先生这样至仁至善的贤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