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文苑】华学诚校友:瘦西湖畔发奋苦读——六十自述并代序《潜斋文献语言论集》节选

华学诚:我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1981届校友,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史、古代语言学文献,兼及文字、训诂。

瘦西湖畔发愤苦读经典

1977年高考初试不利,我不得不放弃了南京大学志愿,最后以高出南京大学当年录取分数线20多分的成绩被扬州师院录取。扬州师院坐落在“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瘦西湖畔,三二同窗各自携书一卷,或散步,或划船,神侃畅聊,那时放时收、宛如锦带的一泓曲水,以及那如飘如拂、似烟若云的长柳,因此而融进了我的生命。

扬州师院这所不大的地方高校藏书丰富,中文系专家云集,城市更是秀外慧中。带着沮丧走进学校的我惊奇地发现,这里实在是个读书的好地方!我的所有课余时间几乎都泡在了图书馆里,大一大二到底阅读了多少中外经典名著已经记不清了,图书馆阅览室外国文学名著专柜上的一两百种肯定全看完了;那时还疯狂地购书,菲薄的助学金和家里的资助除了最简单的果腹之需外,几乎都送进了书店,“文革”后首印的《说文解字》《十三经注疏》等经典使用至今。

大三即将来临之时,我对泛泛狂读已不能满足,开始寻找主攻方向,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献语言的艰涩难懂,吸引了我的目光,民国时曾任东吴、大夏、圣约翰大学教授的王善业先生成了我步入专业研习的启蒙老师。王先生传统学问根底深厚,精研唐韵,通晓多国文字而尤擅德文,慈眉善目、温柔敦厚。在学界还是一片萧条的景象下,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叩门求教古文献、古汉语的学习,王先生欢迎的热烈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先生为我开出了第一份专业书单,记得王立达的《汉语研究小史》就是先生让我精读的第一本入门书。先生还允我随时登门请教,后来主动提出每周一见,让我汇报读书情况,一起讨论问题,我给先生介绍新到的《中国语文》目录,并诵读先生感兴趣的文章。我非常感激王先生,是先生打开了我的智慧之门,这样耳提面命式的指导,现在的研究生也无法得到。

在王先生指导下读书的时光持续了不到一年,白内障终于让先生失去了最后一点儿视力,先生介绍我拜识了他的高足、正届中年的赵航先生。赵先生长于训诂,尤精乾嘉之学,其时赵先生正致力于研究扬州学派,并已经发表论著多种,因此阅读清代小学名著成为赵先生给我规定的功课。那时寻找这类古籍很难,图书馆找不着(其实还被封存着),就辗转向私人求借,借到了就狠命看,宿舍、教室熄灯了就秉烛夜读。记得《说文段注》就是同学帮我从一位中学退休教师那里借到的,万有文库本,每次只借给我两册,还回去才会借给我下面两册,因为太喜欢这部书了,怕以后借不着就动手抄录,当段注影印本在上海古籍出版社首印时,我已经抄完了全书的十之七八。我至今觉得这是一段非常有意义的训练,自己此后一直受惠于这样的“原始”训练。

在扬州读书期间,我登门求教过的专家还有很多,还曾写信求教过徐世荣、蒋礼鸿等先生,这些先生的热情鼓励和具体指导,坚定了我走上这条道路的决心,先生们的来信我至今都还保存着。大学后两年和毕业后在盐城工作的三年多期间,我发表了六七篇论文,其中1981年发表的处女作《读<反训探原>》被人大复印资料专题卡片收录,补正梅祖麟教授的文章则刊发到了《中国语文》上。

扬州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改变了与生俱来的农民身份,收获了美好甘醇的爱情,更重要的是,这里成为我走上学术之路的起点和第一站。到哪里我都忘不了书香飘逸的扬州师院,忘不了美丽如画的瘦西湖,这所学校、这座城市,特别是与学校连在一起的瘦西湖,已经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

(来源:转自“北京语言大学”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