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是万病之源
(注:细品此篇,在中医治病用药上,糖的危害相当大)
假如有人跟你说:糖有毒,吃糖的危害堪比吸烟!
你信不信?
可能你会说:小孩子才吃糖,大人只爱吃香喝辣~
这么想你就错了,你吃下的“隐形糖”,比你想象得要多,糖醋排骨、拔丝地瓜、锅包肉、甜豆腐脑,甚至果汁零食里面都是“隐形糖”,有些人甚至把糖称之为“白色毒药”,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是糖危害确实比我们想象的大太多了。
糖的危害被隐瞒了50年
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糖的可怕危害,在美国曾经隐瞒了50多年之久。
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肥胖、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升高。此前有一些研究认为,饮食中的高糖、高脂肪、高热量是“罪魁祸首”。
但是为了糖的市场销售,糖业协会花钱给糖“洗白”。他们收买了最牛的人——哈佛医学院的几名教授,在最权威的学术期刊——新英格兰杂志上刊登“糖无害、脂肪有害”的文章。
在这波窒息的操作下,糖顺利被洗白,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尽管有无数的人因为糖而死去,但糖的危害都没有出现在学术文章和官方膳食指南里,饱和脂肪则倒了大霉,独自承受骂名……
直到2016年,糖业协会的阴谋才被揭露发布出来。人们开始意识到,原来糖也是健康最大的敌人啊!
另外,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过23个国家的人口死亡原因,就得出一个令世人惊讶的“嗜糖之害,甚于吸烟”的结论。
这项调查还提示,长期嗜高糖食物的人,他们的平均寿命比正常饮食的人要缩短10~20年。
细数糖的七宗罪
过量摄糖的坏处,远远超乎你想象。【这里的“糖”,指精制糖,而非碳水化合物(主食)】
罪状一:容易上瘾
和吸烟相似,习惯性吃糖会刺激大脑中产生阿片类物质,一旦停吃,就会烦躁不安。
罪状二:伤牙
糖吃多了容易长蛀牙,小孩子都懂的道理。
糖停留在口腔内,在细菌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从而对牙齿造成伤害。
罪状三:导致肥胖
糖只提供能量,没有其他的营养素。如果糖的摄入量超过身体使用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引起超重或肥胖。
罪状四:营养不良
糖是高能量食品,会直接影响其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食品的摄入。
罪状五:骨质疏松
糖在体内代谢,需要消耗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吃甜食过多,可引起骨质疏松。
罪状六:诱发多种慢性病
长期大量食用甜食,会扰乱身体内分泌系统,诱发痛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
罪状七:加速皮肤老化
最最重要的一点,爱吃糖会显老、长痘痘,使皮肤变得黯淡!
大量的糖分短时间内进入血液,会引发胰岛素生长因子水平上升,从而使得表皮过度角化、皮脂分泌增加堵塞毛孔,导致形成痘痘。
另外,糖对胶原蛋白还有糖化作用,糖化会让胶原蛋白劣化,从而导致皮肤弹性降低,肤色发黄。
如果你有注意糖尿病人群,就会发现他们看起来会显老,皮肤也比较暗沉。
每天到底该吃多少糖?
吃糖多的危害都懂了,但“戒糖”很多人表示真的做不到啊!其实只要控制量,同样能愉快地吃糖。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
成人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最好不超过25克,一定要控制在50克以内。
天然糖,是不经过人工提取的、食物中自然存在的糖;
添加糖,是在加工食物或饮料中额外添加的、非食物本身含有的糖,比如白糖、红糖、蜂蜜等。
目前,我国平均每人每天吃糖大约为54克。
54克,听起来挺多的。然而,一旦变成食物,就会显得太少。
一瓶500毫升的冰糖雪梨汁,含糖就有63克,相当于一口气吃下去十几勺糖;一个金某门的甜筒,含糖量就有20克。
所以,要小心这些食物中的隐形糖:乳酸菌饮料、蜂蜜柚子茶、纯果汁,另外,还有辣条、咖啡中加入的糖、甜面包、甜饼干、蜜饯、巧克力……
说到这,有些人就不开心了:我们每天吃糖,不也还是活得好好的吗?
确实,糖不会立刻就会要命,就如呼吸被污染的空气一样,也不会马上要命。
然而,当你日积月累多吃糖,就好像日积月累吸入雾霾空气,很可能会让人早生病、早离开。
当然了,做不做在于自己,毕竟嘴长在自己身上。但有一些减糖、限糖的参考给到大家:
1、最好别主动喝糖饮料,少喝乳酸菌饮料;
2、与其喝纯果汁,不如直接吃水果。如果非要喝,控制在1杯(一次性杯子的量)以内。
3、若当天喝了蜂蜜水或红糖水,则之后最好避免其他甜的食物。
4、喝咖啡、豆浆时,少加或不加糖。
5、打着“低糖”和“无糖”标签的食物要注意。
★无糖中创造甜味的是人工合成甜味剂。虽然不会导致人发胖、高血脂,但甜味剂不是营养素,不会产生能量,也不能被人体利用,喝下去的甜味剂要想排出体外,要大费周章,会加重身体负担,可损害肝肾。
★低糖食物,则要看看它有没有达到了低糖标准。(100毫升液体或固体中,糖含量低于5g)
吃糖60天,身体发生惊人变化
澳大利亚导演 Damon Gameau,为了弄明白糖对健康的影响,做了个有趣又勇敢的实验,并把它拍成了记录片:《一部关于糖的电影》。
实验前,他有着非常好的健康状态,身体指标正常。
为了实验,他连续 60天,每天摄入40勺(约160克)的糖分,当然不是直接吃白糖,这些糖主要来源于一些大家认为健康加工食品中,如果汁、谷物、奶酪、吐司等。那么,60天之内,他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 12 天时,Damon 的体重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增重了3.2 Kg 。原来的腹肌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圈赘肉,也就是所谓的内脏脂肪。
随着实验的进行,Damon不再是从前那个心平气和的人,而是变得喜怒无常,情绪极其不稳定。一吃甜食心情就很好,但过一会又开始抑郁心情低落。
Damon本来以前精力非常充沛,但实验不久后他就发现经常早上睡不醒,没精打采,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这是因为他体内的血糖水平在刚吃完糖后迅速升高,短时间内又迅速下降。
大量地食用糖类扰乱了 Damon 的新陈代谢,不久他的脸上就长出了粉刺……
除此之外,Damon 出现了轻度的脂肪肝症状。
60 天后,他的腰围增加了 10 厘米,长胖了8.5千克。他也没有吃垃圾食品,只是吃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这就导致了肥胖,脂肪肝以及糖尿病的结果。
戒糖十天,血压、胆固醇都好转
美国加州大学儿童内分泌科教授罗伯特 拉斯汀博士选取了43名肥胖儿童,进行了一项持续10天的试验。
在这段时间里,研究者尽可能地去除了受试儿童饮食中添加的糖(包括有甜味的蔗糖和面食中的淀粉等多糖),比如用酸奶代替甜面包和点心、用水果代替薯条等。
试验结束后,孩子们的血压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降低了,糖耐量(人体分解糖的能力)则有所升高。这说明,糖对人体的害处是可以逆转的。
大量证据表明,糖摄入多了,会导致“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诱发心脏病,招来糖尿病,还会增加患脂肪肝、直肠癌、肝癌、乳腺癌等疾病风险。
这项新研究无疑给人们带来希望。拉斯汀博士指出,尽管目前还没有研究证据,但相信这一效应在成年人身上同样会显现。
不过,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儿童医院的一位专家也指出,减少糖摄入仅仅是改善健康的一部分,控制脂肪摄入、多吃植物性食物、坚持锻炼等同样重要。
糖是甜蜜的慢性“毒药”,虽然不会立刻要命,但对身体的伤害是日积月累的,危害不可估量。为了健康,少吃糖!
无糖饮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澳大利亚的编剧和导演达蒙·加梅乌多年来一直坚持无糖饮食,为了弄清糖对人体的影响,他用自己做了一个实验,然后把实验和采访制作成了纪录片《一部关于糖的电影》,引发了世界各地网友的关注。
实验开始后,他开始摄入大量食用糖,除了日常饮食中的糖分,他还要每天吃40勺真正的白砂糖,加到麦片、酸奶、鸡肉、饼干等食物中,期间每天进行医学检查。
化验结果表明,仅仅过了18天,他就形成了脂肪肝。
在很久以前,糖是贵族身份的象征,普及之后,糖被应用到各种食品中。
1955年,美国总统患上了心脏病,医学界持两方观点,一方认为是脂肪惹的祸,另一方认为是糖在捣鬼,双方争执不休。
到20世纪70年代,持脂肪观点的一方胜出,糖幸免于难,脂肪成为罪魁祸首。从此,人们开始提倡“低脂饮食”,为了弥补口感,还在食物中加入大量的糖。
与此同时,糖对人体的影响也开始日益凸显,陆续有人质疑,当年那个结论的可信度。
一、糖的危害被刻意隐瞒了50年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科学家发现,糖对人体的影响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科学家的猜测和理论也得到了验证,2016年,一个埋藏50多年的“惊天阴谋”被发现。
原来,研究人员在回顾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糖业研究基金会的来往信函、内部文件和历史报告后发现,制糖企业收买了营养学家,写了一篇综述来弱化糖与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最后让脂肪“背了锅”。
就这样,糖顺利洗白了,留下脂肪独自承受千万人的“唾沫”。
纸终究包不住火,近年来,糖的危害开始被频频曝光,看完这些研究结果,你会发现,糖的危害是从上到下、涉及全身的。
2007年,一篇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指出,糖会升高血尿酸,导致痛风发作。
2017年3月,一项研究指出,过多的糖,尤其是含糖饮料中的果糖,会让大脑的体积变小,损伤记忆力。
2017年,发表在《Clinical 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指出,高糖饮食会改变脂肪代谢,诱发心血管疾病。
2019年,《细胞》子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高糖促炎。
2019年,哈佛大学一个研究团队刊文指出,摄入过多的糖会增加死亡风险。
……
二、一口糖,“伤”遍全身
糖,是甜蜜的象征,也是甜蜜的负担。一口糖,可以甜到心头,也可以伤遍全身,摄入过量的糖,可能会引起:
1.癌症
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会通过胰腺转化为细胞能量,如果摄入过多的糖,就会促使胰腺分泌大量胰岛素来抑制血液中糖分的飙升,刺激癌细胞的生长,诱发癌症。
2.肥胖
糖进入人体之后,一部分被胰岛素分解,另一部分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被合成糖原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但是,人体合成糖原不是无限量的,多出的糖会转化成脂肪,导致体重超标,引起肥胖。
3.高血压
研究表明,摄入过多的糖会影响血压。一方面,体内摄入多余的糖会转化为脂肪,升高血脂。另一方面,摄入糖过多,胰岛素水平也会升高,导致血管过度紧张,心率过快,最终导致高血压。
4.痛风
尿酸分为外源性尿酸和内源性尿酸,如果糖摄入过多,就会增加内源性尿酸的形成,促进尿酸重吸收,引发痛风。
5.糖尿病
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会被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进入血液后成为血糖。如果摄入糖过多,导致控糖系统出现问题,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发展成糖尿病。
6.骨质疏松
糖会消耗体内大量钙、镁、钠等,导致体内钙的不足,减弱肌肉硬化和张力,使血压调节机制出现紊乱。大量的钙被中和,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
此外,摄入过量的糖,还容易引起胆结石、阴道炎、长龋齿、长皱纹等多种毛病。
三、远离“糖危害”,这些东西要少吃
中国人是出了名的爱吃糖,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人均一年吃掉的糖多达19.6㎏,平均下来每人每天接近53.7g。
糖分为果糖、蔗糖等种类,到底什么糖能吃,什么糖不能吃?
在现有眼疾的基础上,WHO强烈推荐人们终生限制游离糖的摄入量。所谓游离糖,是指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WHO认为,摄入过量的游离糖,会提高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因此,WHO建议将游离糖摄入量降至摄入总能量的 10% 或者5%以下。
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远离糖危害呢?
第一,少喝饮料和果汁。
大部分含糖饮料的糖含量都在8%-12%之间,存在高糖分的问题。以 500ml 的可乐为例,喝一瓶相当于摄入52.5g糖,已经远远超过了WHO所提倡的45g糖的限量。
第二,少吃零食,尤其是甜的。
众所周知,糖果、饼干、巧克力等零食的含糖量很高,商家在制作的时候,为了调整风味、防止变质,往往会加入大量的糖,导致糖超标。
第三,少吃重口味菜肴。
红烧肉、鱼香肉丝、醋溜白菜、酸辣土豆丝等重口味食物,在烹饪时为了增鲜和提色,都会加入不少的糖。此外,番茄酱、烧烤汁等调味料本身含糖量也高,所以饮食要清淡,少吃重口味食物。
第四,学会看标签远离糖。
购买食物之前,要看加工食品上的标签。如果成分表上白糖、砂糖、蔗糖、果糖等成分比较多,一定要少买。
虽然,医学界一直强调摄入过量糖的危害,但生活中仍然很多人没有重视。再次强调,不管是糖也好,脂肪也好,绝对不能过量摄入,否则将会给身体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都说现在中国人无辣不欢,但跟另一种味道比起来,辣还是得相形见绌,那就是——甜。
从远古时期开始,人类就很难在自然界获取到甜的滋味,因此能吃到糖的人非贵即富。直到制糖业的出现,糖的价格迅速降低,人人都能享受糖带来的“幸福感”。
沉醉在甜蜜中的人们可能没意识到,从一出生开始,它就在伤害你的全身。
一、新研究:吃糖伤脑,降低记忆力
2021年3月31日,美国三所高校研究人员通力合作,对关于含糖饮料与大脑海马区的课题进行相关研究,结论发表在国际期刊《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上。文章一经发布,访问量就达到了4万,说明这一话题极受关注。
研究结果显示,青春期每天食用含糖饮料会损害成年后学习和记忆的能力,而肠道细菌的改变可能是糖诱导的记忆障碍的关键。
研究人员给予幼鼠正常食物和11%的糖溶液,发现早期食用糖的大鼠辨别能力受损,而没有食糖的大鼠可以顺利依赖海马区完成记忆任务。结果表明,在生命早期食用糖,似乎有选择性地损害了海马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无独有偶,威尔康奈尔医学院也进行了一项“糖与人类疾病”的研究。
Lewis Cantley博士花费数十年的时间研究糖与健康的关系,他发现,人在摄入糖后,不是只有血糖水平增加,胰岛素大量分泌,同时,一种叫磷酸肌醇-3激酶(PI3K)也会被胰岛素激活。
对于健康人而言,PI3K可以帮助胰岛素将葡萄糖移动到肌肉和肝脏中,为细胞提供营养。但在癌症方面恰恰相反,PI3K途径会为癌细胞提供葡萄糖,而不是健康细胞。也就说,一旦PI3K途径发生故障,可能导致多达80%的癌症。
图源:science
意识到糖对于人体健康的威胁,世卫组织早在2015年就发布了《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食品生产商不应在3岁以下婴幼儿食品中加入游离糖,经常食用这类食物,会给婴幼儿带来多种健康问题。
二、糖,能成瘾的“合法毒品”
糖的甜味可以给人带来喜悦的心情,日常饮食中,民众“心水”的菜榜里,总能看到糖醋鱼、红烧肉、糖醋小排……的身影,而这些菜品都离不开糖的提味和提鲜。
但你知道糖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吗?
几十年前,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巴博总结出有关酒精成瘾的4个特征:易获取性、毒性、滥用的潜在性和社会负面性。
2012年,加州大学Robert教授在《自然杂志》上发表题为《糖的毒性真相》的文章,文中他提到,糖同样符合酒精的四个特征,需要某种形式的社会干预,因此,糖也被称作一种“合法毒品”。
事实上,越来越多流行病学和生物学研究证明,糖摄入过多,影响的不仅是卡路里,它还可以诱导所有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从头到脚伤全身。
1.糖尿病
《糖尿病治疗》的一篇文章明确指出,大量食用果糖易患糖尿病,每天喝1~2罐250ml含糖饮料的人,患糖尿病概率比不喝含糖饮料的人增加26%。
2.心血管
大量研究表明,每天摄入过量糖可以显著增加血液中的中性脂肪,这些脂肪会随血液流入冠状动脉,沉积在动脉壁,日积月累诱发冠心病。
3.骨骼
河南省骨科医院叶进主任表示,一些中老年人所食用的补品中含有不少糖分,糖分摄入过度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钙质的吸收,易导致骨质疏松。
4.内分泌
糖进入人体后,会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分解成人体所需的能量,还有一部人形成糖原存储起来。但若是存储量超标,就会转成脂肪,久而久之引起肥胖。另外,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潘慧介绍,儿童食用过多的糖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抑制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影响身高的发育。
5.智力
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给刚出生小鼠投喂高糖饮食,发现在“智力测试”中,接受高糖饮食的小鼠表现要差得多。在动物粪便分析中发现,可能与食糖后肠道中的几种细菌数量增加有关。
三、哪些糖要少吃?
在营养学上,“糖”特指简单碳水化合物,也就是单糖和双糖。其实,几乎所有食物都含有碳水:大米的淀粉、水果的果糖、牛奶的乳糖……若要减少糖摄入量,岂不是意味着“节食”?
实际上,“添加糖”比“天然糖”对身体危害更大,所以减糖的首要关键是减少食物中的添加糖,包括蔗糖、黄糖、冰糖、玉米糖浆、果葡萄糖、麦芽糊精、焦糖等等……
减糖的第2个关键就是少吃精制主食。白米、白面等精制主食,消化吸收快,升血糖效应强,我们要多选择粗粮,如全谷物、薯类、杂豆等含有很多不能被消化的膳食纤维,会减缓单糖的吸收,同时增强饱腹感。
在味觉界里,甜味“混得”风生水起,一旦尝过就很难让人戒掉。不过为了你的美丽和健康,糖这个东西,还是要少吃为妙。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